摘 要:生產實習能幫助學生獲得組織和管理生產的初步知識,使學生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方法。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航空專業在推進生產實習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采取措施,進一步完善。
關鍵字:航空;生產實習;教學改革
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實現形式,更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好方式,它可以使學生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1 我校航空專業生產實習現況
生產實習目的是讓學生參加企業某些生產環節,通過實際操作或頂崗實習,比較深入地了解生產過程,收集有關資料,獲得實踐經驗,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航空運輸學院對生產實習工作歷來重視,抓得比較緊,效果也比較顯著。目前,海南航空公司、東方航空公司、東航物流公司已與我院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書,已經成為學院穩定的實習基地。通過雙方積極參與、共同配合,形成了教與學、工與學的良性互動。
2 我校航空專業生產實習的效果
生產實習教學不僅提供機會給學生將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運用于實踐,而且對學院的發展建設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1)實習教學促進了學院運用教學成果,檢驗教學成果。通過實習,學院能夠發現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到底有多大距離,并通過綜合分析,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便為完善教學計劃,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提供實踐依據。近年來,我院根據實習反饋情況陸續增設與調整了一系列課程,受到用人單位和同學的歡迎。
(2)實習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實習活動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深入社會,加強其與他人的溝通協調能力,培養他們的環境適應能力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一些在實習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在畢業時找到了較為滿意的單位。
(3)實習加強了學院和企業之間的聯系,體現了學院依托產業、產學研結合的辦學特色。參加實習的學生在各自的實習基地認真學習,積極工作,服從崗位安排,他們的精神風貌及工作能力受到了各單位領導與工作人員的普遍好評,這也提高了學院在各單位的聲譽。
3 我校航空專業生產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我校航空專業生產實習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難免存在一些問題:
3.1 部分學生對生產實習目標不明確
航空專業學生通常在三年級即第五、六學期安排生產實習,目的是通過專業生產實習來強化課程理論知識,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部分學生對生產實習的目的了解不足、積極性不高,從而在實踐中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有機結合。
3.2 部分學生適應能力差
生產實習時,航空企業對實習生是按照企業員工的標準進行管理,由于行業特點和企業性質,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上早班、晚班、工作時間長等問題,而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部分學生從小嬌生慣養,很少受累,所以在實習過程就表現出適應不良,同時由于生產實習,企業基本不給報酬,這又使部分學生產生心理不平衡,出現抵抗情緒,影響工作態度。
3.3 部分實習崗位工作內容簡單重復
航空運輸業是對安全和服務要求極高的行業,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具有很強的責任心,有些崗位需要經過相關的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才有上崗資格,如飛機機務維修,所以,有時用人單位,擔心實習學生影響到企業工作的成效,所以只讓學生從事一些簡單的重復性勞動或被安排在與專業不符的崗位進行實習,致使學生不能較好的將所學轉化到實際工作中。
4 我校航空專業生產實習改革探索
4.1 加強實習管理
實習管理是對實習進行監控,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重要過程。在生產實習開始前,指導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動員,將實習的目的、內容、計劃,實習基地情況給學生做詳細介紹,讓學生明確實習意義。在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要深入企業,幫助學生落實實習崗位,幫助學生解決住宿、吃飯、交通等問題,并經常性地到實習基地檢查指導實習工作,以便發現問題和及時解決。同時,也要積極發揮和強調實習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院領導應通過走訪、學生座談以及與實習基地雙向溝通的形式對實習開展進行監督。
4.2 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教育
學院和實習單位在實習開始前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職業教育,告訴學生實習的目的是學習技能,不是以獲取金錢為主要目的,不能以報酬的高低作為是否認真實習的主要標準。同時,上崗前,企業和學校雙方要給學生講清楚工作崗位的辛苦程度,學校必須加強學生的吃苦耐勞教育,鼓勵學生向企業員工學習。當然,實習企業在對學生提出適度要求的同時,也要給予同學充分的人性關懷,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4.3 開發校內實習基地
校外實習基地具有眾多的優點,例如可以看到真實的生產流程,觀察具體的設備等等,但也存在實習時間較短,動手機會少等問題,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彌補其不足。學院可以引進行業生產軟件,建立基于實驗室的校內生產實習模式,讓學生先在校內學習培訓,熟練對應的崗位技能,然后再去校外實習基地實踐。這樣,校內與校外實習基地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從而使生產實習真正收到實效。
4.4 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法
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法能促進學生實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實習效果。 鑒于生產實習是一門實踐課,所以成績的評定主要根據學生實習現場表現而定。 具體來說:實習期間的日常表現占總成績的 50%,實習報告的質量占總成績的50%,其中實習期間的日常表現包括學生在實習中的表現、工作態度、實習出勤情況、服從指揮等方面,實習報告成績的評定主要從報告結構規范性、報告書寫認真度、學生對報告理解程度、報告內容深度、按時提交報告等方面綜合打分。
5 結論
總之,生產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盡管學院目前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較之傳統教學方法還是瑕不掩瑜的,因此,推進生產實習的改革,對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改進傳統教學效果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謝永奇,黃勇,董素君,高紅霞.航空類專業生產實習現狀與實習模式思考[J].科教導刊,2016.2.
[2] 肖寶玲. 提高鐵路運輸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質量的對策[J].職業教育,2016.3.
作者簡介
林彥(1979-),女,福建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航空經營管理、航空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