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鶯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軍事法院管轄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釋的形式肯定了軍事法院對于軍內民事案件的專門管轄權,還將范圍擴大到了涉軍民事案件.司法體系面臨新一輪改革大潮,對于民事管轄范圍的思考有助于進一步深化改革。
1 符合我國特殊的法律解釋體系
自軍事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以來,關于軍事法院民事管轄權違憲違法的觀點便不絕于耳。實踐初期出現了許多抨擊該法律規定的文學成果,如2001年載于《法學》的《軍事法院試辦民事案件的批復違憲違法》。許多學者指責該規定超越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職權,屬于立法性質的司法解釋,違反了《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民事訴訟法》和全國人大《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筆者認為該現象的癥結在于我國特殊的的法律解釋體系。我國的法律解釋體系是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權為核心的各機關配合的法律解釋體系。然而在實踐當中立法解釋卻長期虛置,由各機關分擔,審判解釋已經成為我國法律解釋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這一現象其實根源于我國特殊的法律解釋體系,并不是個例。
我國的法律解釋體系之所以呈現出這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因為此立法機關自身能力不足,制定出的法律過于原則和疏漏。對于軍事法院職責的規定,我國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置軍事法院等專門法院”這樣十分籠統的表達,本應該用以規定軍事法院職權的軍事法院組織法也一直沒有出臺,因此軍事法院之職責和角色定位等基礎性問題仍然處于空白狀態。實際上,即使是對于刑事案件的管轄權也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其次是因為審判解釋及時而靈活地對立法進行了補充,對于法律的解釋做出了重大貢獻。一方面是軍事法院職責的空白,另一個方面是層出不窮亟待解決的新問題,最終問題的解決就交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手中。筆者認為先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立法上的探索,待相關理論成熟之后再制定出嚴格的法律也未嘗不可。
2 契合軍事法院的角色定位
軍事法院是專門法院,所謂專門法院是一種和地方法院相并列的法院系列。我國現存的專門法院包括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等。海事法院主要審理海事、商事案件;鐵路運輸法院主要審理發生在鐵路運輸過程當中發生的刑事、民事等割裂案件;農墾法院主要審理發生在林區、農墾區的各類刑民事案件。由此可見,我國軍事法院對于民事案件的管轄范圍相較與其他法院而言依然是很狹窄的,適當進行擴大是符合法律整體體系的。此外,軍事法院和其他專門法院一樣,都是國家審判機關,按照此種理解對于軍內民事案件以及部分涉軍案件進行管轄應當也是符合法律精神的。
我國軍事法院的專門性體現那在管轄對象的特殊性上已經成為了共識,也就是所謂的“軍人犯主義”,平民不受管轄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這種理念的目的在于抑制軍事管轄權的無限擴張,在平民和軍事法院之間建立起一道防火墻。與“軍人犯主義”相對應的是“軍事犯主義”,它是指任何人,包括軍人和非軍人只要實施了危害軍事利益的犯罪即歸軍事法院審判,俄羅斯的軍事審判制度便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該原則建立在軍事審判權維護國防和軍隊利益這一價值取向之上,在戰時等特殊時期往往可以發揮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法條上來看,軍人犯主義原則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軍事法院的四類專門管轄案件中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或軍事單位。只是在充分尊重當事人的基礎上才由地方當事人選擇由軍事法院對某些地方法院審理有困難的案件進行審理,還制定出管轄權異議制度對于公民訴訟權利的維護予以強化。司法解釋將范圍擴大到六類涉軍民事案件并沒有突破整體原則,只是對于該項原則的一個補充,其根本目的是促進案件的審理,維護人民的利益。退一步來說,軍人犯主義的劃分標準是否應當嚴格地適用于民事案件的管轄范圍上仍然有待探討,畢竟民事案件的性質與刑事案件截然不同。
3 承接軍事法院的歷史發展
我國軍事法院民事管轄權范圍之歷史變遷主要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回函同意國防科工委第20、第21基地的軍人、職工和家屬只怕你那個的民事、刑事案件分別由這兩個基地所在地蘭州與烏魯木齊軍區的軍事法院管轄。該回復主要是照顧到某些軍隊單位地處邊疆,交通不便且距離地方人民法院路途遙言,故從方便訴訟的原則作出了特許。
第二個時期是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規定明確軍事法院可試辦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的經濟糾紛案件以及1992作出的同意繼續由軍事法院試辦此類案件的復函。該項規定主要是針對當時軍內所出現的大量軍內經濟糾紛案件,尤其是自改革開放之后軍隊大規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此類案件的數量大大提高。
第三個時期是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規定明確軍事法院可以試辦雙方當事人都是現役軍人、部隊管理的退休干部、軍隊在編職工或軍內法人的民事案件以及申請宣告軍人死亡、宣告失蹤的特殊民事案件。此項規定的出臺是因為軍內個人婚姻家庭、債權債務、侵權損害等民事案件數量的大量上升以及武器裝備訂貨、國防專利、軍隊財產轉讓等過去由行政手段調節的案件逐步轉移到民事審判的途徑上。
對于以上歷史變遷的梳理過程旨在讓我們清晰得看到軍事法院民事管轄權的確立往往都有著現實根源,來自于現實需要。從現實需要上來分析,當前社會強調軍民融合,在此趨勢之下,勢必會出現許多涉軍糾紛,尤其是經濟糾紛案件的數量會大大上升,而軍事法院擴大民事案件管轄權將更有利于解決此類問題,順應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