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仁田
摘 要:社會發展進步受到了來自改革創新的重要影響,同時也是現代化發展環境背景下必然的發展選擇。港口是對外經濟往來的重要窗口,發揮了進出口貿易發展平臺的重要作用,同時因為整體的港口吞吐量在近些年來成倍地增長,所以如果按照原來船舶營運港口吞吐量計算方式進行分析,整體的船舶營運動態都需要由港調進行船代的后期通知,之后還需要船代進一步通知港監,到最后醫保才由港監來進行船舶進出口活動中的聯檢時間確認。
關鍵詞:聯檢改革;船舶營運;監督管理
聯檢改革中海關通常情況下不需要登輪進行船舶進出境海關申報已經海關放行的相關手續辦理,而主要是由船舶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船舶的代理人主動攜帶海關報關入關單據和相關證明到海關或者臨近港口的政府聯檢大樓,部門海關辦公室來進行船舶營運進出境通關手續。船員私人物品相關驗放證明手續等都可以在辦理相關船舶離境和船舶結關手續的前一天進行辦理。通過研究和分析聯檢改革與船舶營運及監督管理,可以有效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和監督作用。
1 聯檢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發展態勢越發迅猛,海上經濟的全速發展也強力助推了我國海運事業的顯著進步。聯檢改革政策的提出,實為解決我國船舶運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要舉措,其對于我國海上運輸事業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現實意義也就有了鮮明的體現。
我國在近幾年采取的聯檢改革與船舶營運及監督管理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首先海關已經要求不再參加到船舶營運聯合檢查小組當中。聯檢改革政策的提出,對于我國港口使用效率的提升以及我國港口船舶周轉效率的提升均具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傳統體制下,聯檢工作明確要求參與海運的四個單位需要一同登輪,對于船舶的進出口來說,也需要同時辦理,否則不予批準。這樣一來,對于四個單位來說無疑都是一個比較大的麻煩,需要四個單位同步協調,一旦四方有某一方因故無法及時辦理聯檢相關手續,則將無法按時登輪。這樣一來,即便船舶在港口或碼頭已經完成了穩定靠岸,也不能進行裝卸貨作業。由此導致的后果,輕者耽誤船期與碼頭工人作業效率,重者將直接影響到各主體的經濟利益。港口使用率和船舶周轉率也就由此受限。而聯檢改革政策的提出,則打破了傳統的格局,賦予了代理以一定的權利,即主要代理到聯檢各單位進行手續的辦理,在船舶例行檢查的過程中可同時進行船舶作業。因此,當前的船舶也就實現了到崗直接作業,優勢明顯可見[1]。
2 聯檢改革的原則和優勢
對于港口碼頭的監管,始終都是我國沿海工作中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傳統的聯檢政策相對繁瑣,要求諸多,相關規定過于死板、僵化,因此不利于適應我國海上經濟的發展。由此,聯檢改革政策的提出,也就對傳統的船舶監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最直接的體現即在于有效簡化了船舶監管手續,促進了船舶的作業效率,對不必要環節的過濾使得港口企業的經濟效益有了明顯的提升。同時也提升了港口監督的職能效率[2]。
當前,在我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下,海運已經占據了我國對外貿易的近90%,可想而知,這樣的比重也就等于我國對外運輸的成效。聯檢改革政策的實施,使港口監管部門失去了登輪即辦理聯檢手續的必要性,通過船舶代理等待船舶進入口岸之后,由船長填寫好船舶概況報告單之后便可,報告單的內容主要包括進口報告與船員概況等;出口時則跳板出口報告單和船舶出口相關手續。相關研究成果顯示,在聯檢改革政策執行之后,無論是船舶的進口還是出口,時間均大大縮減,更方便了船舶與港口的作業,作業效率的提升也就由此獲得了更大空間[3]。
船舶的聯合檢查改革創新內容首先是海關不再參與到聯合檢查項目內容中,所以海關通常情況下不需要登輪進行船舶進出境海關申報已經海關放行的相關手續辦理,。船員私人物品相關驗放證明手續等都可以在辦理相關船舶離境和船舶結關手續的前一天進行辦理,進而通知海關,進行衛檢以及邊防,在如此這繁鎖的各個聯系關聯部門的通知過程中,實際上很容易引發各種類型的銜接不當問題,所以在無形中也進一步滯期了船舶,進而影響了整體港口船舶的周轉效率以及港口的正常使用效率全面提高。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整體效率,繼而適應現階段的國內船舶營運生產發展要求,進行聯檢制度改革至關重要。
3 聯檢改革對船舶營運監督管理的影響
通過聯檢改革進一步實現了船舶營運的整體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的提升,船舶營運過程中的遵章守法自覺性也在不斷提高,整體傳播運營效率不斷提高。在該過程中,港監發揮了重要作用,所在如果發現了船舶存在違反港章以及影響在港運營船舶以及傳播安全設施,就需要及時進行指正,同時還需要按章進行相關處罰辦理,所以,需要船方代理領導負責運營過程中的自身安全,需要港監來負責相關部分的監督,所以,通過船舶的聯合檢查可以實現對船舶的運營監督管理。聯合檢查行為還屬于初期嘗試階段,還需要明確經濟建設發展的共同發展目標以及發展宗旨,堅持真誠的合作建設服務,為進一步搞好我國現代化背景下的社會主義市場建設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支持和引導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船舶營運船舶大多數都是個體經營者所有,所以遺留部分早期的船舶,早期船舶船體較為破舊,同時船舶機器和船舶的主要運營航行設備都開始出現老化,還存在部分船檢不合格的船舶仍在進行非法營運。雖然現代我國的船舶營運及監督管理工作初見成效,但是整體的聯檢改革還需要不斷深入。通過研究和分析聯檢改革與船舶營運及監督管理,可以有效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和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鄭三強.略論聯檢改革與船舶營運及監督管理[J].航海技術,2011,06:75.
[2]杜光愛.淺談對福建省內河營運船舶的安全監督管理[J].安全與健康,2012,13:9-10.
[3]林青,程向新.由船員培訓談船舶應急情況的預防控制確保船舶營運安全[J].時代文學(雙月版),2012,0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