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的人民民主形式,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政治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方式 ,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需要更加完善,才能使它更好更快地發展,更好地為我們的社會服務。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意義;路徑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中國特色協商民主制度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一種民主形式,它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方式,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的重要表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最主要的特點是:既能在實現廣泛民眾參與的同時兼顧到大眾群體的利益訴求,又能在防止一黨專政的同時避免多黨紛爭造成的政治動亂。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建設意義
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對于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政治文明的發展以及兩岸友好關系的構建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根據時代要求我們黨提出了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那就是和諧社會,為了更好地實行協商民主同時也需要社會和諧的社會環境,只有在和諧的社會氛圍中才能有助于更好地實施協商民主。由于資源的有限性和目的實現的多樣性,即使都是良好的目的之間往往也可能存在沖突,這就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對不同的目的進行權衡。協商以其固有的特點被認為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價值之一。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建立,使得溝通渠道更加暢通,有利于矛盾調節機制的建立,及時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以化解分歧、尋求一致、爭取妥協、取得共存為目的,在現代民主政治背景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為我國政府與公民對話提供了平臺,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政府與公民的良性互動。
2.為中國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必要的途徑。
不斷完善我國的協商民主,才能不斷增強民眾的民主意識,提高政治覺悟,培養公民的政治責任,協商民主的發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表決民主的發展,正是民眾協商意識和民主意識的增強使民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意識增強,從而推動民眾積極參與表決民主,理性的、充分的實現自己的表決權,使表決民主真正體現民主性與廣泛性。更好地確保我國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進而在我國民主政治廣泛性不斷擴大的基礎上推動我國政治文明的不斷向前發展。
3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路徑
為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朝著更好的方面發展。具體來說主要從五個方面展開:
1.加強協商民主宣傳教育
各級人民政府應承擔對協商民主宣傳教育的主要責任。正是由于政府在協商民主宣傳教育層面的缺位,加上人民群眾受傳統政治思維的影響,使得人們更加缺乏協商民主的參與意識。 政府在這方面承擔起主要責任,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從而會使得整個社會自上而下形成一種積極的氛圍。通過宣傳欄、大型公益講座等加強協商民主的宣傳教育,用新聞媒體發揮積極的輿論導向作用。在政府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和整個社會形成一種積極氛圍的基礎上,還需協商民主主體自身發揮協商民主參與的自覺性,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通過不斷學習,自覺增強自身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明確政治責任意識和具備相應的政治判斷力。
2.培育協商民主文化
文化作為一種主要的意識形式,對人類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協商民主作為人類的政治實踐活動和形式之一,也需要協商民主文化的發展作為其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因此,為了使協商民主真正的發揮實際效用,就需要具備一種積極的政治參與文化氛圍。中國自古就是農耕文化的國家,這種具有自給自足性的農耕文化孕育了特定的政治人格,這種政治文化根基經過兩千多年的延續在中國人民的心理和生活中根深蒂固。正是由于缺乏積極的、主動的政治參與文化,我國協商民主的發展才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為在積極的文化氛圍中,人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才會被帶動起來,才會增強政治參與意識和觀念,進而促使人們積極的、理性的參與協商民主,促進我國協商民主的發展。在繼承我國傳統優秀協商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其他國家優秀的協商文化,結合我國協商民主的實踐過程,培育有利于促進我國協商民主發展的協商民主文化。
3.提升領導干部的協商民主素質
就目前我國協商民主的法制化進程而言,缺乏相關的法律規范,許多規定體現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協商委員會所頒發的一系列文件、規定、規則、條例中。由于這些規范的權威性不夠,在地方政治協商會議中形式化、人格化問題相當普遍。盡管一些地方政府下發文件要求事關人民利益的決策要通過民主懇談會、社區論壇、村民聽證會等協商決定,但往往最終是由領導干部的意志決定,隨領導干部想法的改變而改變。領導干部積極參與協商民主,對人民群眾具有導向和示范作用,影響整個社會協商民主參與的氛圍,進而影響我國協商民主的發展。因此,必須提升領導干部的協商民主素質。
4.完善協商民主制度的監督體系
在協商民主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如果缺乏監督,那么協商的隨意性就會被放大。因此,應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和制約機制,強調法律規范對協商民主監督的至上性和不可逾越性。其次,發揮新聞媒介的監督作用。要想更好地對協商民主的過程、結果等實施更有效地監督,就必須借助新聞媒介的作用。具體來說,新聞媒體對協商前、協商過程中與協商結果的全方位報道,有利于擴大公眾的知情權。總之,為了保證我國協商民主實施地公正性,需要新聞媒體在承擔相應社會責任的基礎上,積極地發揮對協商民主的輿論監督作用。此外,還要運用網絡的監督作用,網絡在人民生活中使用的普遍性,使得網絡可以形成對協商的普遍監督。
5.豐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形式
完善基層協商民主,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社會組織作為社會的緩沖帶,積極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協商民主的實施和發展創造條件。
健全民意表達機制。在我國基層協商民主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經濟、時空等方面的限制,協商民主參與的渠道比較狹窄,利益意見的表達機制不健全。因此,我們要在綜合各種現實條件的基礎上,拓寬各種利益的表達渠道,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訴求表達機制,形成渠道銜接、機制健全的群眾利益表達網絡。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是是一段長期不斷探索的過程,擺脫協商民主建設的境,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為國家獻策獻計。除了上述的幾點完善路徑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層協商民主制度的完善還需要和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改革以及政府行政效率等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全黨全國人民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完善要正確的認知,充滿信心,堅定信念,努力在協商民主的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反思、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347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260.
[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0.
[4]李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研究[J].理論學刊,2014.12
[5]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7.
[6]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文件匯編[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
作者簡介
褚令令(1990-),女,漢,山東省濟寧市,安慶師范大學政治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