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洲
我出生于1953年1月7日。16歲時被戴上知識青年帽子,名不符實,一生都感覺十分別扭,我至今都不認可。現以親身經歷揭示“文革”初期,68屆初中畢業生學歷段的真實情況。我在校初中文化知識學習時間不足8個月,因“文革”而失學,14歲后的兩年多時間,主要是在校外當童工,以體力勞動掙錢養家,度過該上學年齡段。我被動地接受了清江市第二中學按國家規定給予我的68屆初中畢業證書,又被國家認定為符合上山下鄉插隊落戶,當知識青年農民的資格條件。
理想夢破滅
我在1965年8月下旬,被清江市教育局按戶籍地段分配到清江市二中上學,成為初中一年級甲班學生。
中學初一老師見我愛好地理,讓我當班級地理課學習委員,萌發了我將來要當個地質隊員的理想,為社會主義祖國建設尋找自然礦藏。我認為在祖國大自然的綠色環境中工作,是令人心曠神怡的。
“文革”前的十幾年,國家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學校多次與駐地解放軍互動,搞一些擁軍愛民活動。學校領導請駐淮部隊參加過抗美援朝的12軍英模軍官,到校為各個班級學生講親身經歷,談學習雷鋒好榜樣的體會。我在學校接受了思想道德人生觀的教育,我又萌發了要當一名解放軍戰士的想法。
我初中時在勞動光榮的濃烈社會氛圍中,還萌發了想當一名清江市工會(公司)的搬運工人的想法。我出生在工農家庭,上小學時經常幫父親拉平板車帶小纖繩,體驗父親當搬運工人的辛苦。隨著認識的提高,我理想中的搬運工人是升級版,搞機械化運輸的搬運工人。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運動在全國掀起,學校隨即停課,校園內貼滿大字報,我在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享受國民教育待遇的學習生涯劃上了句號,我曾有過的當一名地質人員或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或當一名機械化搬運工人的理想夢也都隨之破滅。
復課鬧革命
1967年春季4月份,學校通知復課鬧革命,我也到校看情況,看見校園內貼滿了造反隊的大字報,報上的內容都是造反派和保皇派之間胡扯的相互攻擊話語,多是陳詞濫調,以漫罵諷刺為手段,文體風格千篇一律,看了使人乏味。軍代表主持學校工作,搞一些體育項目的軍訓活動。所謂復課是由原班級的老師,在課堂上領學生復習老課程。例如,我是1965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有一、二學期的課本,1967年春季復課,仍然讀初中一年級第一學期課本,好像是復習原課程。老師也不像在認真地授課,拿著書讀兩段,聽到學生在講話就停下來,課堂成為議論時事和社會新聞的場所,討論文革造反派斗爭是非的場所,校園內甚至發生爭吵和肢體拉扯的武斗,這樣的復課鬧革命,只有兩三天時間就結束了,我見勢不妙,看沒有什么課可復,也沒有什么知識可學,便回家了。
學生受害者
我14歲時目睹了“文革”初期的無政府狀態。清江市1967年初的“文革”形勢和全國一樣,社會傳言新聞都是關于造反奪權,消息多是走資派忍受侮辱的批斗情況,某廠或某校兩派武斗打死打傷人的事件,某家孩子是學校或工廠造反派頭子,參加兩派武斗日夜不歸家等。
清江市二中與全國學校情況相同,學校長年累月地停課鬧革命,在校老師和學生分成造反派和保皇派,兩派長期寫大字報辯論,進行無休止的文斗或武斗,那些不愿意參加“文革”兩派斗爭的師生,被稱為逍遙派。
我既沒有文攻的知識,也沒有武衛的能力,更害怕受到武斗暴力的傷害,內心確實不想到學校,就采用不與班級師生聯系的做法,不到學校,不問學校情況,來回避學校“文革”運動風險。一般家庭的家長都設法阻止子女到學校卷入兩派武斗,這些家長盡量找些臨時工給子女做,用事情拴住自家學生。
學校兩派斗爭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各派的學生都沒有學上,沒有知識可學。逍遙派學生脫離學校,躲避學校兩派斗爭。各派的老師每月工資不少領。逍遙派老師不到學校,閑居在家中做家務事。老師也不是懶惰不愿上課教書,而是由于“文革”斗爭規則,怕挨棍子,怕戴帽子,耽誤了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青春年華,最終受害者還是學生。
前途當農民
從1965年9月1日我入學清江市二中,到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運動在全國掀起,在校學習文化知識不足8個月時間。1966年下半年我成為一名失學的童工,經人介紹每天來回跑10多公里路程上下班,一個人單獨到地區土產公司倉庫,做計件取酬的銼膠皮臨時工,積聚的錢用于參加全國學生大串聯活動,53天時間。后來,割青草賣給清江市醫院等,又做了10個月時間,掙錢交給家里,開始自食其力。因父親生病,我從1967年10月與二姐合伙,拉了15個月時間的平板車,直到下鄉落戶當農民。我掌車把,二姐拉纖繩,掙錢交父母養家糊口。
我名義上戴著初中學歷帽子,實際是一名不足初中一年級文化知識的少年兒童。經過紅衛兵大串聯活動后,我變成名符其實的自食其力的童工,操作簡單的生產勞動工具,學習掙錢吃飯的勞動技能,少年老成,和成年人一起勞動,被培訓成為吃人飯出牛力的體力勞動者。
1968年11月24日,清江市二中通知我到學校領取初中畢業證書。我取得享受國民教育的最終學歷文憑,也是符合六八屆初中畢業生上山下鄉落戶農村干革命,當知識青年農民條件的資格證書。
1968年12月22日,居委會上門送給我上山下鄉干革命,插隊落戶當農民的下放證書,通知我在1968年12月26日自帶行李,早上7時前到城南體育場集中乘車,下放落戶到漣水縣農村胡集公社胡別大隊圩東小隊當農民,成為一名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知識青年。
我原在清江市二中初中一年級學習文化知識時,萌發過的所有理想在社會發展進程中都沒有實現,至今都留下遺憾!
我以親身經歷敘述14歲后在校外當童工,以體力勞動掙錢養家,反映68屆初中畢業生學歷段內沒在校學習讀書的真實情況,揭示“文革”耽誤了一代人學習文化知識的事實。撰寫此文目的,是紀念我入學初中五十周年和參加全國學生大串聯活動五十年的歷史,反映“文革”初期學生學歷段中,在校外社會勞動實踐的真實情況。
(責任編輯:武學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