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
火辣辣的好日子
◎王永春

在椒田里收獲的王海平(右)
初秋九月,走進河北省景縣范溫城村,就看到村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啥事這么高興啊?“今年朝天椒產量高、行情好,又是一年好年景!”朝天椒種植大戶范志寶高興的話語代表了鄉親們的心聲。而看到眼前那一片紅彤彤的椒海,更讓人不得不贊嘆這個村的紅紅火火。
不過六年前,范溫城村可不是這番景象,人均耕地少,土質還不好,想發家那真是南門里種南瓜——難上加難,人們一提起這個“窮到底、苦掉渣”的村子都直搖腦袋。但如今范溫城村可是大變樣了——筆直干凈的水泥路,家家都用上了太陽能,不少人還開上了小轎車……簡直發展得像個小鎮子了。要問該村的巨變從何而來?那就要從王海平和她張羅的遠程教育說起。
2009年,剛畢業的大學生王海平經過選聘,成為了范溫城村的一名村官。本來興沖沖的她,一看到村子里貧窮的景象,心頓時涼了半截。“怎么樣才能讓范溫城村富起來呢?”受過高等教育、眼界開闊的她想來想去,就想到了村遠教終端站點的身上,“這里有眾多指導致富的課件,相信一定能給鄉親們找到出路。”
泡在站點里廢寢忘食了好多天,王海平終于找到了出路:“朝天椒產量高、易管理、用途廣、市場俏。最重要的是對土質要求不高,占地還少,這就是最適合范溫城村的項目啊。”如獲至寶的她,緊忙把全村的黨員和致富能手都請到一起,道出了種朝天椒的打算,不料卻遭到了大家的冷遇。村民范朝棟的話很有代表性:“我說閨女啊,你就別折騰了行不?這辣椒咱從來沒種過,種不好賣不了咋辦?還是種棒子麥子保險。”說完大家就全都散了。
面對村民潑來的冷水,王海平并沒有退縮,她理解鄉親們的顧慮,決心用行動來給大家提勁。她首先印制了關于朝天椒種植前景的宣傳單,挨家挨戶發放,每到一家,除了大談朝天椒的好處,還動員大家都去站點學習相關技術。如果有村民心動了,她就再送去技術光盤,讓人家好好看一看。同時,她還聯系縣遠程辦協調來農業專家,到范溫城村測土配方、講解技術……種種付出讓村民們原本冷淡的態度多少有了些轉變。當年5月,就有村民聽從了她的建議,種上了朝天椒,全村種植面積達到了150多畝。
隨著椒籽撒進了土地,全村人的眼光都盯在了這上頭,都想看看王海平能否打響這頭一炮。王海平不害怕大家盯得緊,因為她相信有遠教這個得力助手,就一定能把朝天椒種成。這一天,村里的范巨中急急忙忙跑來了:“閨女,你快去俺地里看看,葉子上長東西了!”來到椒地后,王海平得知,不僅是范巨中家,不少村民的朝天椒都出現了同樣的癥狀。她立馬拿出手機向縣遠程辦求援,第一時間專家就到位了。經過實地查看,椒染的是疫病,建議噴灑霜貝爾和大蒜油的混合制劑,很快就藥到病除了。就這樣,在遠教的護航下,當年村里的朝天椒獲得了大豐收,試種的村民都笑得合不攏嘴。
看到朝天椒種成了還賺了那么多錢,整個村子都沸騰了,都喊著來年也要種。王海平趁熱打鐵,陸續把全村人都發展成了椒農。如今的范溫城村家家戶戶都種上了朝天椒,面積達到了五百多畝,每畝能掙五千多元,村民們在遠程教育的幫助下終于富起來了,過上了這火辣辣的好日子。
(作者單位:河北景縣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