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曉
國慶長假,上海浦東新區大團鎮海潮村推出了“走進海潮藝術田,體驗農耕新文化”的富硒水稻農耕文化親子游活動。
進入潮村川南奉公路,往東側望去,用水稻“畫”出的“米老鼠”和“富硒米”三個大字在陽光下清晰可見,你可以登上專門設置的藝術稻田觀攝處,看個過癮,拍個痛快。走累了,可以在田間地頭來一碗熱騰騰的富硒米粥,香糯黏滑,嘗一嘗富硒米做的燒麥,與四鄰八鄉的鄉親們話話家常,體驗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喜悅。吃飽了,與隱在田間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小黃人、熊大和熊二等卡通稻草人合個影,看看阿姨阿婆們在稻田織布,與阿叔阿公們一起體驗舊時的木桶摔稻,聽聽小朋友們的歡聲笑語。鄉村生活的樂趣和豐富多彩的農耕文化就這么歡天喜地的鋪陳開來。

傳統文明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
北緯30°58′,東經121°44′,適合農作物生長,是農耕文明的主要發源帶。上海浦東新區的大團鎮就位于此地帶,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自古以來就成為農業重鎮。加上臨近東海,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空氣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且地勢平坦,利于耕作。大團鎮的海潮村種植水稻的歷史悠久,出產的稻米米粒圓潤、晶瑩剔透,香軟可口,遠近聞名。近年來,海潮村建起了千畝水稻豐產示范基地、百畝水稻育秧示范基地,還成立了潮禾水稻專業合作社。
自1957年施瓦茨(Schwarz)等首次發現硒的營養價值以來,有機態的硒對動物的營養作用成為研究的熱點。硒作為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具有活化免疫系統、預防衰老和防癌的功效,人體無法自身合成硒,體內的硒只能通過飲食攝入,然而,過多的硒對人體有毒性。楊光圻等營養學家經過多年研究,提出我國成人每天適宜的膳食硒攝入量為50~250微克。
一項針對我國13個省市的營養調查顯示,成人每日的攝硒量僅為26.63微克,缺硒現象普遍存在。利用天然富硒食品是目前公認的安全有效的補硒途徑。
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通過食用富硒米可達到補充人體有機硒的目的。水稻對硒具有一定的生物富集作用,施用外源性的硒肥可以顯著提高稻米中硒的累積,因此可以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通過追施富硒肥料來增加硒含量,生產富硒水稻。此外,富硒稻米中所含的硒主要以有機硒的形態存在,對人體無毒性、生理活性高,且易被人體吸收。
2010年,潮禾水稻專業合作社開始探索培育富硒大米,引進了早熟優質水稻品種“海優1號”,在科技人員指導下嘗試采用微生物有機肥與有機硒肥等措施精心培育。經過數十年的探索,富硒大米從最初的6畝逐漸擴展到如今的40畝。為了確保水稻品質優、香味足、口感糯,村民們堅持人工除草,使得富硒稻米做到了無公害種植。該項目入選了“浦東新區2015年度十大社會創新項目”,潮禾水稻專業合作社也被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授予“3·15”放心消費誠信會員單位榮譽稱號。
我國相關標準規定,富硒稻米加工成大米后,硒的含量應在0.04~0.3毫克/千克之間。經檢測,潮禾稻米樣本中硒含量為0.16毫克/千克,達到國家富硒標準。
從田園地頭到盤中美食
在海潮村的農耕展影館,我們還可以看到水稻的發育成長標本,想象“海潮農場”富硒稻米的一生,從種子萌發、幼苗生長、分蘗拔節,到幼穗分化發育、抽穗楊花、齊穗灌漿,最后成熟收獲,得到新的水稻種子以及可供加工食用的稻谷。
每一粒“海潮農場”富硒米,都是由一粒富硒水稻種子,通過潮禾水稻專業合作社的農人們精耕細作之后收獲得到的稻米,經脫殼、碾米、拋光、色選后,成為可食用的富硒大米。再經過淘洗、蒸煮,才能成為我們的盤中美食。“海潮農場”富硒米直鏈淀粉含量低,尤適宜于熬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