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摘要】英語是高中主修學科之一,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有更好的交際,寫作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際方式也是英語學習的重點,所以高中學生必須掌握的英語基本技能之一就是寫作技能。然而,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對于英語學習十分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無法獨立完成英語寫作。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高中生對于英語寫作困難的成因,并且究其原因提出一些相對的解決之法。
【關鍵詞】英語學習困難學生 成因 策略
引言
在正常教育教學的情況下,一些因為生理、心理等內因以及壞境等外因致使學習成績低下不能達到學習預期目的的學生成為教學中的學困生,英語教學反映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聽、說、讀以及應用都能準確的反應出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然而,在真正的寫作過程中,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的學生并不是絕大部分,許多學生對寫作沒有頭緒,不知道如何寫作,不是結構情節單一就是錯誤百出,這與教學模式也有極大的關聯,所以針對這些問題并找到問題的原因,并想出對策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一、英語寫作學困成因
1.學生自身原因。英語寫作學困生主要表現為:缺乏學習動力型。這一類人,他們往往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得過且過的理念學習。由于學生學習沒有興趣,自然就沒有支持他們努力學習的動力,所以他們學習的最大障礙就是心理,沒有好的學習心態,學習態度散漫,就會把自己對英語的學習要求過分降低,轉而把原本應該多放在英語上的學習時間放到別的科目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基礎差,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學生無法運用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連貫成一篇英語作文,甚至對于英語寫作無從下手,再加上他們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不問,不會的不說,就造成了對于英語寫作的困難。意志薄弱型。這一類學生,他們是選擇學習英語的,但是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會運用大量的英語知識,他們一旦遇到不懂不會的問題,就會出現思想矛盾的,糾結于到底要不要繼續學習英語寫作,難免會打退堂鼓,這時候是他們心里防線最薄弱的時候,一旦再次遇到問題,他們就會放棄。自我消極型。這一類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遠大于學習上的問題,他們往往會表現出焦慮,強迫癥,抑郁的狀態,在學習上也會因為消極的心里狀態而大受影響,他們對于英語的基礎差,再加上不能自主學習,在新知識不斷疊加,舊知識不能良好的查缺補漏的情況下,知識網出現斷層,長期以來就形成了學習英語困難的現象,沒有對于英語語法以及結構有系統的認知,對于英語的寫作就成了大問題。由于情緒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英語寫作考試失敗后往往會出現更加消極的情緒,對于學習失去信心,學習態度差,他們也會因為情緒低落失去克服困難的信心,有的學生甚至因為家長、教師的過分苛責而選擇逃避。性格內向型。學生會因為性格內向或是多次請教不會而不好意思的情況,對于遇到的問題往往選擇忽略,對待學習的態度不積極,不懂不會的問題積累越來越多,不愿與人交流,在練習的過程中也很難知道自己的漏洞,就很難在英語寫作上做好。
2.教師的因素。有的老師教學能力不高,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限制了學生的寫作對于寫作的自主性,學生死記硬背在被動中學習英語。其次,有的老師在教學中忽略對學困生的鼓勵,再加上傳統教育的方式,學困生會出現與學優生的兩極分化現象,會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寫作學習的積極性喪失。
二、對策分析
1.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少,學生對寫作的訓練不當,學生對于寫作的技巧掌握少,出現成績差的情況就會放低對英語寫作的學習標準。另外一方面,學生對于英語寫作學習的認知不正確,老師沒有加以正確的引導,學生認為英語是外來語,不是母語,對于以后生活用到的少,同樣會放低自己對于英語學習的標準,這樣的學習環境會使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熱情度不高,甚至放棄對英語的學習,有時候,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因為不能掌握好英語語法,加上母語對學生的影響,會讓學生用漢語語法結構套用英語語法構成,表達出來的很多句子前后顛倒無法讓人理解,有的學生在寫作上出現直接將中文翻譯成英文羅列的現象,這也是母語對英語寫作的干擾,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老師要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方向有明確的指導。
2.學習動機的影響。學生在經歷英語寫作失敗后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這時候家長和教師如果一味的指責、批評學生,會打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會在因考試失利的薄弱意志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不僅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很可能還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如果這時候老師家長給以正確的引領,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語言學習的問題上有哪些不足,可以幫助學生克服障礙,更好的學習英語,讓學生在寫作上得心應手。
3.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老師可以在作業中增加自由寫作,讓學生自擬題目寫一些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只針對學生在寫作上的錯誤問題,不對其的內容進行評判,這樣不僅是對學生的鼓勵,同時還可以幫助同學改正在寫作上的問題。課堂上師生可使用英語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這樣學生在一個英語溝通交流良好的環境中學習,自然就可以在英語寫作中靈活運用。
三、結束語
了解把握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找到學生學習英語的原因,在實際工作的開展中幫助學生改善英語學習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幫助學困生對英語學習有規律有方法的學習,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交流溝通,減少英語學困生的數量。
參考文獻:
[1]白彥茹.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述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