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敏

【摘要】目的 探討心血管疾病伴發焦慮癥臨床診治有效方法。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發焦慮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心血管藥品治療方法,實驗組患者采用中西藥結合療法。結果 實驗組心功能重新恢復一級23例,心功能到二級17例;對照組到達一級9例,達二級23例,三級水平8例,實驗組焦慮癥緩解也明顯要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中西藥結合療法對心血管疾病伴發焦慮癥治療是有十分積極意義的,可大幅提升臨床診療水平,并且可以有效的促進患者滿意,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焦慮癥;臨床診治
【中圖分類號】R54;R74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5.011.0.02
心血管病通常會伴隨有頭暈、焦慮與胸悶等癥狀,即心血管合并焦慮癥,同時其并發癥類型眾多,對患者身心健康與工作生活等構成嚴重影響[1]。但常規心血管藥治療卻沒法去根,幫患者徹底擺脫疾病折磨。本文主要探索使用中西結合療法對心血管病并發焦慮癥治療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發焦慮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經過常規的心血管病檢查,皆滿足心血管病合并焦慮癥診斷依據。為了確保研究對象同質,全部患者都是首次得這個病的,同時無并發其它慢性病癥,在治療以前患者均有正常肝腎功能,同時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接受過一定文化教育,對本次研究臨床診治相關內容能夠清楚了解,同時完全同意并配合。其中男53例,女27例;平均年齡(45.50±9.00)歲;病程6個月~8年;高血壓16例,冠心病11例,心律失常14例,心絞痛13例,急型心肌梗死14例,高血脂18例,胸痛7例,心臟神經冠能疾病7例。兩組患者原發病、年齡、性別、病史及病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具有心血管藥品治療,也就是擴冠、抗凝及降壓等功效心血管藥品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采用中西藥結合療法,也就是以對照組常規使用心血管藥作為基礎,配合氟西汀膠囊和安神定志丸給予整體治療,安神定志丸9.5 g/次,2次/d,氟西汀膠囊20.5 g/次,1次/d,連續使用半個月。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都經本院護士做焦慮量、心功能評級等檢查與評分,同時針對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資料進行系統整理分析。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通過治療,患者心功能回至1級,焦慮情況明顯得以緩解,血壓也到正常水平;有效:通過治療,患者心功能回至2級,焦慮有所緩解,血壓也有所下降;無效:通過治療,患者心功能并未恢復,同時焦慮也未緩解,血壓未下降或是癥狀更加惡化者。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以SPSS 20.0的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 果
2.1 心功能評級比較
實驗組心功能重新恢復一級23例,心功能到二級17例;對照組到達一級9例,達二級23例,三級水平8例。實驗組焦慮癥緩解也明顯要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療效比較
實驗組顯效28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17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2.5%。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焦慮量比較
實驗組焦慮量明顯要比對照組有更好下降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心血管病為一種臨床常見病,國外內很多研究都已證實,心血管病和焦慮癥間存在因果關系是比較顯著的,兩者間互相影響、互相作用[2]。同時最近幾年伴隨人們生活節奏加速,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心血管病發病率也在連年上漲,成為公眾衛生領域一大難題。通常臨床常見心血管病包含有心律失常、心絞痛與心肌梗死等,同時上述疾病也會使患者心理壓力劇增,進一步導致患者有抑郁、焦慮等表現,不但使患者生存質量大幅減少,同時還會對心血管病治療效果構成很大影響[3]。所以,尋找到一種對心血管病合并焦慮癥切實可行治療方案已是臨床義務工作人員當務之急。通常來講,造成心血管病患者有焦慮情緒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我評價較低、生活沒有辦法自理、社會支持缺失、長時間承受高額醫療費導致經濟壓力過大等。還有,研究證明抑郁癥對心血管病還具有反作用,重度抑郁也會提升患者患病率及致死率等[4]。本次研究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量對比:本院針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還有治療以后一星期、兩星期患者焦慮量加以比對,發現實驗組焦慮量明顯要比對照組有更好下降效果;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實驗組治療以后,顯效有28例,有效10例,無效2例,其總有效率是95%;對照組患者顯效12例,有效17例,無效11例,其總有效率是72.5%;實驗組心功能重新恢復一級23例,心功能到二級17例;對照組到達一級9例,達二級23例,三級水平8例,實驗組焦慮癥緩解也明顯要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以常規治療為基礎對患者實施重一些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可以明顯提升患者心功能的評級,使患者焦慮情況得到很好緩解,且在臨床治療方面能起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藥結合療法對心血管疾病伴發焦慮癥治療具有積極意義,大幅提升臨床診療水平,并且可以有效的促進患者滿意,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 莉.心血管疾病伴發焦慮癥的臨床診治研究[J].吉林醫學,2014,3506:1142.
[2] 鐘惠民.心血管疾病伴發焦慮癥的臨床診治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5,03:15-17.
[3] 袁彥伯.心血管疾病與焦慮、抑郁障礙的診治[J].中國社區醫師,2011,47133:9.
[4] 王輝軍.淺析老年抑郁癥及焦慮癥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012:211.
本文編輯:孫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