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張巖東, 于力娜, 鄭東春, 左 玥, 段利平, 賈 辰, 孫晉科
(解放軍第202醫院, 遼寧 沈陽 110003)
?
·論著·
某三級甲等軍隊醫院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
李海峰, 張巖東, 于力娜, 鄭東春, 左 玥, 段利平, 賈 辰, 孫晉科
(解放軍第202醫院, 遼寧 沈陽 110003)
目的 了解醫院感染現患情況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為制定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逐床查閱病例和床旁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調查2014年11月26日某三級甲等軍隊醫院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病原體檢出及抗菌藥物使用等情況。結果 共調查住院患者1 657例,發生醫院感染66例、71例次,醫院感染現患率為3.98%,例次現患率為4.28%。醫院感染現患率位于前4位的科室為神經外科(24.49%)、血液科(19.05%)、干部病房(13.73%)和燒傷外科(10.91%)。醫院感染部位位于前5位的依次為下呼吸道(40.85%)、泌尿道(23.94%)、上呼吸道(12.68%)、手術部位(9.86%)、胃腸道(5.63%)。66例醫院感染病例中,共有39例患者送培養標本,送檢率為59.09%,共培養病原體48株,其中居首位的為大腸埃希菌(10株,占20.84%),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各7株,各占14.58%)。全院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4.40%,治療及治療+預防用藥標本送檢率為59.28%。年齡(<2歲或>60歲)、使用呼吸機、氣管切開、使用泌尿道插管、動靜脈插管、血液透析及手術是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應加強對醫院感染高發的重點科室、重點部位的監測,依據病原學檢測結果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高病原學送檢率,依據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醫院感染; 現患率; 橫斷面調查; 病原菌; 抗菌藥物
[Chin J Infect Control,2016,15(10):769-772]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感染的發生,不僅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還給患者帶來身體和精神痛苦,增加社會負擔。某院自2011年建立醫院感染實時監控系統以來,近三年均采用醫院感染實時監控系統進行數據抓取,搜集醫院感染現患情況。為了解該院醫院感染現患情況、危險因素,為制定醫院感染的預防控與制措施提供依據,該院于2014年11月27日對所有住院患者進行現患率調查,現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調查2014年11月26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當日出院、轉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當日新入院患者)的醫院感染、病原體檢出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等。
1.2 調查方法 按照每50張床位配備1名調查人員的比例組建調查隊伍,由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和各臨床科室醫務人員組成,在調查前對參與調查人員進行分工與培訓,采用逐床查閱病例和床旁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查。
1.3 診斷標準 依據衛生部2001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進行醫院感染病例的診斷。
1.4 統計學方法 調查數據經核對后,由專人錄入計算機,應用SPSS 20.0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
2.1 醫院感染情況 應調查住院患者1 670例,實際調查1 657例,實查率為99.22%,其中男性861例,女性796例;年齡1 d~96歲,平均年齡48.98歲。共發生醫院感染66例、71例次,醫院感染現患率為3.98%,例次現患率為4.28%。
2.2 醫院感染病例科室分布 醫院感染現患率位于前4位的科室為神經外科(24.49%)、血液科(19.05%)、干部病房(13.73%)和燒傷外科(10.91%)。
2.3 醫院感染部位分布 醫院感染部位位于前5位的依次為下呼吸道(40.85%)、泌尿道(23.94%)、上呼吸道(12.68%)、手術部位(9.86%)、胃腸道(5.63%);發現血流感染1例,為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RBSI)。見表1。

表1 醫院感染部位分布
2.4 醫院感染病原體分布 66例醫院感染病例中,共39例患者送培養標本,送檢率為59.09%,共培養病原體48株,其中居首位的為大腸埃希菌(10株,占20.84%),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各7株,各占14.58%)。見表2。

表2 醫院感染病原體分布
2.5 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全院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4.40%,其中排名前8位的科室分別為呼吸內科、重癥監護病房(ICU)、兒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腎病內科、產科、新生兒科。570例使用抗菌藥物患者中治療用藥、預防用藥、治療+預防用藥分別占90.88%、7.37%、1.75%;單一用藥、二聯用藥和三聯及以上用藥所占比率分別為79.47%、18.42%、2.11%。治療及治療+預防用藥標本送檢率為59.28%。見表3。

表3 全院及部分科室抗菌藥物使用及標本送檢情況
2.6 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年齡(<2歲或>60歲)、使用呼吸機、氣管切開、使用泌尿道插管、動靜脈插管、血液透析及手術是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本組現患率調查顯示,該院醫院感染現患率為3.98%,例次現患率為4.28%,高于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2012年醫院感染現患率(3.22%)[1],但符合國家《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的標準(>500張病床醫院感染現患率≤10%),同時高于該院2012年(3.22%)及2013年(2.68%)由醫院感染實時監控系統進行現患率調查的結果,分析原因可能與醫院感染實時監控系統從醫院數據信息庫中篩選疑似醫院感染病例的靈敏度有關,也可能與醫務人員通過醫院感染實時監控系統上報醫院感染病例的主動性有關。
本次調查發現醫院感染高發科室在外科系統為神經外科、燒傷外科、心胸外科,與孫麗萍等[2]調查結果一致。可能是因為神經外科多為老年慢性病患者,大多接受侵襲性操作,長期臥床,容易發生醫院感染;燒傷外科患者多為開放性創面,細菌容易進入而發生感染,并且患者的免疫功能嚴重下降,抵抗力低下,加之手術、侵襲性操作、長期臥床等,都是誘發醫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內科系統感染率高的科室為血液科、干部病房等,主要原因是血液科、干部病房多為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治療時間長,多次住院,反復使用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手段。本次調查該院ICU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率較低,低于王亞莉等[3]的研究結果,其原因可能是調查日該院ICU住院患者較少,僅5例,且均是近期剛轉入ICU,暫未發生醫院感染。調查結果顯示,醫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為主,占40.85%,其次是泌尿道(包含CAUTI),占23.94%,與國內相關報道[2-5]一致。患者基礎疾病重,機體抵抗力低下,接受呼吸機輔助通氣導致呼吸道黏膜損傷,降低屏障功能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本次調查顯示,醫院感染的病原體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占60.42%,依次為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與劉開琴等[5]研究結果一致。三者均為條件致病菌,多由于不合理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引起機體菌群紊亂時發生,目前已成為醫院感染主要致病菌。臨床醫生應根據患者病情及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合理選擇抗菌藥物,并盡量縮短預防用藥時間。革蘭陽性球菌占此次分離病原體的29.17%,居首位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占此次分離病原體的8.33%,與鄒文英等[4]研究結果一致。
全院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4.40%,低于衛生部“2013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中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的要求,高于國外報道的14.50%[6-7]。治療及治療+預防用藥標本送檢率為59.28%,高于國內相關研究[3-6],原因可能為2013年該院接受醫院等級評審檢查工作,加之近幾年衛生部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醫院感染管理科聯合藥劑科加強抗菌藥物使用管理力度,增加獎懲措施,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抗菌藥物的使用管理工作仍有待加強。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發現年齡(<2歲或>60歲)、使用呼吸機、動靜脈插管、留置導尿管、氣管切開、血液透析及手術是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與國外相關報道[8]一致。
重點加強對長期住院患者的管理,加強導管相關感染的防控工作,加強重點環節、危險因素的監管防控力度,確保導管相關感染集束式防控措施的落實,醫務人員加強手衛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嚴格無菌操作技術規程等,逐步減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
[1] 常虹, 張偉, 王穎, 等.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1):56-58.
[2] 孫麗萍, 楊云海, 徐昕, 等.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現況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1):15-17.
[3] 王亞莉, 程艷博, 趙真, 等.三級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3):592-594.
[4] 鄒文英, 周敏, 李華萍, 等.840例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0, 20(3):334-336.
[5] 劉開琴, 孫莉, 范久波, 等.2010—2012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調查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4, 13(8):497-499.
[6] 李倩, 平寶華, 李寶珍.2013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4, 13(8):467-471.
[7] Lemmen SW, Becker G, Frank U, et al. Influence of an infectious disease consulting service on quality and costs of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J]. Scand Infect Dis, 2001,33(3):219-221.
[8] Jroundi I, Khoudri I, Azzouzi A, et al. Prevalence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in a Moroccan university hospital [J]. Am J Infect Control, 2007, 35(6):412-416.
(本文編輯:陳玉華)
Prevalence rate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in patients in a tertiary first class military hospital
LIHai-feng,ZHANGYan-dong,YULi-na,ZHENGDong-chun,ZUOYue,DUANLi-ping,JIAChen,SUNJin-ke
(The202ndHospital of PLA, Shenyang 110003, China)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urrentsituationandrelatedriskfactorsof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HAI),soastoprovideevidenceformaking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ofHAI.MethodsOnNovember26, 2014,acombinationmethodofbedsidevisitingandmedicalrecordreviewingwasadoptedtosurveyHAIstatus,pathogenexamination,andantimicrobialapplicationinallhospitalizedpatientsinatertiaryfirstclassmilitaryhospital.ResultsAtotalof1 657hospitalizedpatientswereinvestigated, 66patientsdeveloped71timesofHAI,HAIrateandHAIcaseratewere3.98%and4.28%respectively.Thetop4departmentswithHAIprevalenceratesweredepartmentsofneurosurgery(24.49%),hematology(19.05%),cadreward(13.73%),andburnsurgery(10.91%).Thetop5HAIsiteswerelowerrespiratorytract(40.85%),urinarytract(23.94%),upperrespiratorytract(12.68%),surgicalsite(9.86%),andgastrointestinaltract(5.63%).Of66casesofHAI, 39 (59.09%)patientssentspecimensforculture,atotalof48pathogenswerecultured,themajorisolatedbacteriawasEscherichia coli (n=10, 20.84%),followedbyStaphylococcus aureus, Klebsiella pneumoniae,andPseudomonas aeruginosa,eachwas7 (14.58 %)respectively.Theusagerateofantimicrobialagentswas34.40%,specimendetectionrateinpatientsreceivingtherapeuticandtherapeutic+prophylacticantimicrobialagentswas59.28%.RiskfactorsforHAIwereage<2yearsoldor>60years,withrespirator,tracheotomy,urinarytractcatheterization,arteriovenouscatheterization,hemodialysis,andsurgery,differencewassignificant(allP<0.05).ConclusionMonitoringonkeydepartmentsandkeysitesofHAIshouldbestrengthened,antimicrobialagentsshouldbeusedrationallybasedonpathogenicdetectionresults,specimenpathogenicdetectionrateshouldbeimproved,andeffective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needstobetakenaccordingtotheriskfactorsofHAI.
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prevalencerate;cross-sectionalsurvey;pathogen;antimicrobialagent
2015-11-20
李海峰(1973-),男(漢族),遼寧省沈陽市人,副主任技師,主要從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研究。
孫晉科 E-mail:838703809@qq.com
10.3969/j.issn.1671-9638.2016.10.012
R181.3+2
A
1671-9638(2016)10-07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