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蘋 程智敏 向金友 謝冰 蔡毅 黃勝 唐明 楊懿德 楊洋 易曼 饒再生
摘 要:在宜賓煙區選擇3個代表性的生態區域,對自育烤煙新品系宜煙08、宜煙11、宜煙07、宜煙18 進行了生態適應性試驗,對4個參試品系煙葉農藝現狀、抗病性、經濟性狀和化學成分分析比較,結果表明:與 K326 相比,宜煙08、宜煙11號在宜賓煙區長勢強、生育期適宜、抗病性強;產量和產值高,產量分別為2 153.4~2 176.2 kg·hm-2、2 161.95~2 173.35 kg·hm-2,比K326(CK)分別增產0.79%~9.32%、0.4%~9.18%;產值分別為46 563.6~48 777 元·hm-2,46 126.05~48 646.8元·hm-2,比K326(CK)分別增值5.54%~11.34%、4.58%~10.29%,增值顯著,綜合表現優于K326。宜煙08、宜煙11為宜賓煙區為生態適應性較強的烤煙品種。
關鍵詞:烤煙;自育新品系;適應性;驗證試驗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09.028
Abstract: In three representative ecological tobacco-growing areas of Yibin,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test on new strains of flue-cured Yiyan 08, Yiyan 11, Yiyan 07, and Yiyan 18 were carried out, and tobacco agronomic status, disease resistanc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four strains were also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K326, Yiyan 08 and Yiyan 11 in Yibin tobacco-growing areas grew strongly, growing period being appropriate, with high disease resistance. Both boast high yield and great value, with the yield being 2 153.4~2 176.2 kg·hm-2 and 2 161.95~2 173.35 kg·hm-2, 0.79%~9.32% and 0.4%~9.18% higher than that of K326(CK) respectively. And the value was 46 563.6 ~48 777 yuan·hm-2,and 46 126.05~48 646.8 yuan·hm-2, 5.54%~11.34% and 4.58%~10.29% than that of K326 (CK) .So Yiyan 08 and Yiyan 11 outperformed K326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new strains;adaptability;verification test
煙草是適應性較廣的作物之一,然而影響煙葉品質的因素也較多。研究表明,氣候、土壤等自然生態條件以及烤煙品種對煙葉產量、質量的影響很大[1-3]。首先,生態條件是決定煙葉品質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不同的品種對環境的敏感程度各有差異,生態條件的變化對其產量、質量都有很大的影響[4-6];其次,品種是煙草生產的基礎,也是影響煙葉品質的最主要因素,優良煙葉品種能夠抵抗、減輕或避免不利因素的影響,從而提高其產量及品質[7-10]。因此,只有將品種特性與各地自然條件相結合,加快烤煙新品種生態適應性研究,才能發揮品種的潛力,促進烤煙生產及其發展[11]。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與四川省煙草公司宜賓市公司于2009—2012年歷時5年育成了一批穩定烤煙新品系,2013年、2014年大田鑒定了自育烤煙新品系142份,其中綜合表現特別優越的烤煙新品系4份(宜煙07、宜煙08、宜煙11、宜煙18)。2015年,以 K326 為對照,對自育烤煙新品系在宜賓不同海拔(500,800,1 200 m)三大具有生態代表性煙區開展生態適應性研究,探討不同生態環境條件下新品系的適應性、產質量和抗病性等自育烤煙新品系的穩定性和農業生產利用價值,旨在明確它們的農藝性狀、經濟性狀等特征特性,從生態的角度篩選和培育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烤煙品種,以調整煙區烤煙種植結構,定期調整烤煙品種種植結構。該研究可為當地煙葉的優質高效發展和區域種植規劃提供理論依據[12]。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設高、中、低(海拔)3個點:A 低海拔平壩區試驗點設在興文縣大壩鄉沙壩村四組,海拔500 m;B 中海拔二半山區試驗點設在興文縣大壩鄉小寨村二組,海拔800 m;C 高海拔山區試驗點設在興文縣仙峰鄉群魚村四組,海拔1 200 m。
各試驗點均選擇有代表性,地面平整,A與B前茬一致為玉米,C前茬為烤煙。試驗地土壤為肥力基本均勻、地勢平坦、開闊向陽的中等旱作黃壤。
1.2試驗材料
包括煙草專用復合肥(N∶P2O5∶K2O=10∶15∶25)、煙草專用追肥(N∶P2O5∶K2O=12.5∶0∶22.5)、硫酸鉀(K2O=50),過磷酸鈣(P2O5=12)、硝酸鉀(N∶P2O5∶K2O=13.5∶0∶44)等。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表1),每個品種(系)為一個處理,以K326為對照(CK),順序排列,每個品種(系)種植50株,種植規格為1.17 m×0.6 m。
1.4 田間管理措施
2015年1月14日在宜賓市興文縣大壩煙草科技園播種,統一采用漂浮育苗,苗齡控制在50~60 d。4月5—8日起壟移栽(移栽煙苗為六葉一心),及時追肥、中耕、除草、培土、防治蟲害,各項農事操作及時一致、統一,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內完成,其他管理按生產規范化要求進行。6月23日開始按小區采摘烘烤,9月17日采烤結束。
1.5 觀察測定項目與方法
1.5.1 生育期 記載各品系播種期、移栽期、團稞期、現蕾期、成熟期。
1.5.2 特征特性 株形、葉形、葉色、葉柄、葉面、葉尖、葉緣、葉耳、葉肉組織、葉片厚薄、葉脈顏色、主脈粗細、主側脈角度、葉序、腋芽長勢、整齊度、生長勢等。
1.5.3 農藝性狀 成熟期每個小區隨機選擇5株煙株測量株高、莖圍、節距、葉長、葉寬、葉片數等。
1.5.4 病害調查 按GB/T 23222—2008標準調查黑脛病、青枯病、赤星病、病毒病、氣候性斑點病等病害發生株(葉)數和級數。
1.5.5 經濟性狀 不同處理烤后原煙單獨存放,按GB 2635—92標準分級和當地煙葉各等級收購價格計產、計質。計算每個品系的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級指和產指。
1.5.6 化學成分 檢測原煙中總糖、還原糖、總氮、蛋白質、煙堿、鉀等含量。
糖蛋比=總糖含量/蛋白質含量
糖堿比=總糖含量/煙堿含量
以上各項均按國家規定的統一標準執行。
1.5.7 統計分析 發病率=調查病株(葉)數/調查總株(葉)數×100%;病情指數=∑(病級株(葉)數×該級代表值)/(調查總株(葉)數×最高級代表值)×100。數據處理采用Excel2007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不同海拔烤煙種植區域,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各不相同,對烤煙大田生長適宜生育期的要求也不一致。宜賓市烤煙種植區域對大田適宜生育期一般要求110~130 d左右。各品系生育期情況由表2可以看出,4份烤煙新品系在3個試驗點的大田生育期變幅在115~136 d之間,適宜宜賓市烤煙種植區域對大田生育期的要求。與K326(CK)的大田生育期相比,其中,宜煙08早1~4 d,宜煙07早1~3 d,宜煙11早0~4 d,宜煙18推遲2~4 d。
2.2 特征特性
從表3參加試驗的4個烤煙品系的植物學特征特性可以看出,各品系性狀基本整齊一致,株形橄欖形、葉形為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茸毛多、葉片厚薄適中、葉肉組織細致等,其中,宜煙08、宜煙11大田生長勢和腋芽長勢強。
2.3 農藝性狀
農藝性狀是與烤煙生產有關的狀態和特征。從表4不同品種(系)的農藝性狀可以看出,受環境的影響,同一品種(系)在不同試驗點農藝性狀表現不同。綜合株高、莖圍、節距、葉片(中部葉、下部葉、上部葉)長寬與K326(CK)比較,宜煙08、宜煙11的農藝性狀較K326(CK)優越,宜煙07、宜煙18的農藝性狀較K326(CK)差。
2.4 病害比較
煙草病害是生態環境中威脅煙葉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直接影響煙葉產量和品質。
對不同品種(系)田間發病情況的調查(表5)表明,從試驗點的海拔高度來看,C試驗點病毒病、氣候性斑點病發病率較A、B試驗點略高,黑脛病、青枯病、赤星病發病率較A、B試驗點略低。C試驗點病毒病稍重,其他病較輕,總體發病率為C
4份烤煙新品系宜煙08、宜煙11、宜煙07、宜煙18的大田發病率,與K326相比較,宜煙08、宜煙11發病率低,宜煙07、宜煙18發病率較高。宜煙08、宜煙11綜合抗病性明顯強于K326(CK),其中宜煙11大田未發生青枯病、黑脛病。
2.5 品質性狀
根據煙葉干鮮質量情況(表6),在烤煙田間葉片生長發育過程中,隨著煙葉部位的上升, 不同煙葉部位之間葉片干鮮比值的差異顯著,葉片干鮮比值表現為隨之增加的變化規律, 干鮮比值上部葉最大[13]。干鮮比值上部葉>中部葉>下部葉;葉片干鮮比值C>A>B,宜煙08干鮮比略高于其他品系。
2.6 化學成分
優質烤煙化學成分含量及比值,一般總糖18%~22%,還原糖16%~18%,總氮含量1.5%~3.5%,蛋白質8%~10%,煙堿1.5%~3.5%,鉀2%以上,氯1%以下,糖蛋比2~2.5,糖堿比8~12,氮堿比1或略小于1,較為協調。對煙葉的化學成分(表7)分析發現:宜煙08品系總糖、還原糖、總氮、蛋白質、煙堿、鉀等含量化學成分最優,糖蛋比、糖堿比、氮堿比協調;宜煙11基本符合要求,化學成分較優;宜煙07、宜煙18化學成分不能達到基本標準要求,化學成分比例不協調,品系不符合要求,較差。
2.7 經濟性狀
試驗有地點和品系組成兩因素,烤煙產量、產值在不同的地方存在較大差異。四川省宜賓市要求生產上烤煙產量1 950~2 250 kg·hm-2,產值37 500元·hm-2以上。根據煙葉的經濟性狀(表8),綜合煙葉的產值、產量、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級指、產指等經濟性狀進行比較,結果表明:4份烤煙新品系的產量、產值均達到了要求,同一品系在不同地點、不同品系在同一地點品系間經濟性狀存在差異;隨生態區域海拔高度增加,產量、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增加,煙葉產值增加;級指愈高,品質越好;產指愈高,收益愈大;宜煙08、宜煙11綜合品質優于其他品系,宜煙07和宜煙18在產量、產值、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均價、級指和產指較對照K326差;新品系中,品系綜合品質的排序是宜煙08最優,其次是宜煙11、K326、宜煙07、宜煙18。
3 結論與討論
參試的自育烤煙新品系在宜賓煙區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態適應性表現:高海拔煙區優于低海拔煙區;供試的4個自育烤煙新品系的生態適應性強弱依次為宜煙08、宜煙11、宜煙07、宜煙18。
研究認為,大田生育期、農藝性狀、特征特性、抗病性、適應性、品質性狀、化學成分、經濟性狀明顯優于K326(CK)的自育烤煙新品系為宜煙08、宜煙11[14]。宜煙08、宜煙11產量分別為2 153.4~2 176.2 kg·hm-2、2 161.95~2 173.35 kg·hm-2,比K326(CK)分別增產0.79%~9.32%、0.4%~9.18%;產值分別為46 563.6~48 777 元·hm-2,46 126.05~48 646.8元·hm-2,比K326(CK)分別增值5.54%~11.34%、4.58%~10.29%,增值顯著,綜合表現優于K326,建議升入省級區域試驗;宜煙07、宜煙18的產量、產值、上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均價、產指、級指等綜合表現較對照K326(CK)差,建議淘汰。
該試驗中,新品系的產量、產值、品質形成機理以及栽培、烘烤技術有待深入研究;煙葉高產量、好品質的獲得與各地區的土壤種類、栽培耕作水平密切相關,需進一步試驗研究。
參考文獻:
[1]肖金香,劉正和,王燕,等.氣候生態因素對烤煙產量與品質的影響及植煙措施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3,11(4):158-160.
[2]彭新輝,易建華,周清明.氣候對烤煙內在質量的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1):68-72.
[3]石俊雄,陳雪,雷璐.生態因子對貴州煙葉主要化學成分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2):18-22.
[4]周冀衡,劉建利,余硯碧,等.對我國部分替代進口煙葉工作的思考[J].煙草農業科學,2006,9(3):215-217.
[5]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中國煙草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6]楊磊,易克,簡永興,等.提高烤煙上部葉可用性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11,25(1):71-75.
[7]盧秀萍.中國煙草品種現狀及育種對策[J].西南農業學報,2006,19(S1):400-404.
[8]楊鐵釗.煙草育種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
[9]艾樹理.我國烤煙育種進展與問題的探討[J].中國煙草科學,1999(1):44-46.
[10]張誼寒,吳興富,李梅云,等.6個烤煙新品系綜合評價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1):19078-19080, 19083.
[11]張永春,馮勇剛,任學良,等.貴州自育烤煙新品系田間性狀指標比較[J].中國種業,2010(S1):27-30.
[12]王維.烤煙品種的生態適應性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 2012,26(S2):142-146.
[13]李麗杰,李樹峰,劉瑞清,等.烤煙葉片田間生長過程中葉片干鮮比值的變化[J].中國林副特產,2006,5(5):13-14.
[14]程智敏,蔡毅,向金友,等.自育烤煙新品系比較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 (6):49-51,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