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 袁久坤
(萬州區氣象局,重慶 404100)
蓄水對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日照的突變影響分析
周英袁久坤
(萬州區氣象局,重慶404100)
三峽庫區蓄水導致其腹心地帶巫山、奉節、云陽、萬州、忠縣、豐都等沿江區縣降水、云量、濕度、霧霾等發生變化,進而影響當地日照的變化,通過對庫區腹心地帶及其周邊區域的日照時數統計分析及滑動T檢驗法(MTT法),找出其發生突變的時間段,分析蓄水對庫區腹心地帶及其周邊區域的影響程度,總結出三峽庫區腹心地帶蓄水前后日照變化特征。
蓄水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日照突變影響分析
三峽庫區是指受長江三峽工程淹沒的地區,其腹心地帶包括了巫山、奉節、云陽、萬州、忠縣、豐都等沿江區縣。受三峽工程蓄水的影響,庫區腹心地帶的氣候發生了一些變化,特別是受庫區水體蒸發和恒溫的作用,庫區腹心地帶降水、云量、霧霾等有所變化,這些變化對當地的日照時數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庫區腹心地帶及其周邊區域的日照時數統計分析,找出其發生突變的時間段,分析蓄水對庫區腹心地帶及其周邊區域的影響程度,總結出三峽庫區腹心地帶蓄水前后日照變化特征。
1.1資料來源
收集整理庫區腹心地帶及其周邊區域的14個區縣級氣象監測站(圖1)日照時數資料,時間跨度為各站點的建站之始到2015年,大部都有50年以上的連續監測統計資料。
1.2資料分析方法
1.2.1分類統計
各站日照時數資料按照年和春、夏、秋、冬四季分別統計成歷年時間序列,此外,將巫山、奉節、云陽、萬州、忠縣、豐都沿江6站定義為近庫區測站統一統計,而將處于長江北岸、遠離長江沿線的城口、巫溪、開縣、梁平、墊江5站統一統計為北岸遠庫區域,將處于長江南岸、遠離長江沿線的石柱、彭水、黔江3站統一統計為南岸遠庫區域。
1.2.2滑動T檢驗法(MTT法)
為了檢驗三峽水庫蓄水前后(2003~2004年)的日照突變,滑動步長采用10年滑動。
2.1年日照時數T滑動檢驗及三峽水庫蓄水的影響
圖2可看出,各站年日照時數在1979年前后有較為一致的突變性,但各站突變顯著性各有差別,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的有城口、開縣、奉節、萬州、墊江、黔江等站,無規律地分布在長江南北遠近地點;另有1973(石柱)、1989(梁平)、1993~1995(城口)、1996(云陽、開縣)、2000(石柱、墊江)、2001(墊江)等年份的局地性突變達到檢驗標準,在時空上顯得較為分散;而在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各站突變顯著性檢驗均未達到。
由圖3可看出,遠近庫區年日照時數在1979年前后有較為一致的突變性,且均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的;在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突變顯著性檢驗均未達到顯著性標準。
2.2春季日照時數T滑動檢驗及三峽水庫蓄水的影響
由圖4可看出,庫區腹心各站春季日照時數在1997年前后有較為一致的突變性,且均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的;在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突變顯著性檢驗均未達到顯著性標準。
由圖5可看出,庫區腹心南北遠近代表站春季日照時數在1997、1974年前后有較為一致的突變性,在1997年前后的突變檢驗中,只有江北遠庫區、沿江六站(近庫區)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在1974年前后的突變檢驗中,只有江南遠庫區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在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突變顯著性檢驗均未達到顯著性標準。
2.3夏季日照時數T滑動檢驗及三峽水庫蓄水的影響
由圖6可看出,庫區腹心各站夏季日照時數在1979年前后有較為一致的突變性,但只有奉節、開縣、萬州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在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突變顯著性檢驗均未達到顯著性標準。
由圖7可看出,庫區腹心南北遠近代表站夏季日照時數各年均未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
2.4秋季日照時數T滑動檢驗及三峽水庫蓄水的影響
由圖8可看出,庫區腹心各站秋季日照時數在1979年前后有較為一致的突變性,但只有奉節、開縣、奉節、墊江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此外,在1989年也存在明顯的一致性突變,城口、梁平、奉節達到顯著性檢驗標準。在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突變顯著性檢驗均未達到顯著性標準。
由圖9可看出,庫區南北遠近代表站秋季日照時數除1979年江北遠庫區達到顯著性檢驗標準外,其余各年均未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但還是可看出,1979、1989年前后有一致性的突變情況。而在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突變顯著性檢驗均未達到顯著性標準。
2.5冬季日照時數T滑動檢驗及三峽水庫蓄水的影響
由圖10可看出,庫區腹心各站冬季日照時數在1977、1980、1987年前后有較為一致的突變性,但只有開縣(1980)、萬州(1987)、云陽(1987)達到突變顯著性檢驗標準;在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突變顯著性檢驗均未達到顯著性標準。
由圖11可看出,庫區南北遠近代表站冬季日照時數各年均未達到顯著性檢驗標準。但在1971、1980、1987、1997年前后還是有較為一致的突變性。
綜合分析表明,庫區腹心地帶各站年日照時數在1979年前后存在較為明顯的一致性突變,而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前后突變不明顯。也就是說從現有資料分析,蓄水對庫區的年日照時數變化沒有明顯的影響,不管是南、北岸遠、近庫區均是這樣。從季節上來看,春季較為一致的突變在1997年前后,夏季在1979年前后,秋季在1979、1989年前后,冬季和秋季類似,而三峽水庫蓄水的2003~2004年前后各季節突變均不顯著,即蓄水對庫區的各季節日照時數變化沒有明顯的影響,不管是南、北岸遠、近庫區均是這樣。
為什么庫區腹心地帶各站日照時數在1979年前后存在較為明顯的一致性突變呢?通過調查了解到,庫區大部分氣象監測站點附近,在1979年后都有廠礦建設的情況,比較典型的是萬州區的龍寶氣象站,在1979年后其附近建設了“五.一”日化公司企業。
[1]章景德,高富榮,等.氣象統計預報基礎.
[2]魏鳳英,現代氣候統計診斷與預測技術(第二版).
[3]黃勝,馬占良.近50年西寧市日照時數變化規律分析[J].高原氣象,第30卷,第5期,2011年10月.
[4]楊霞,蔡梅,等.近39年喀什日照時數變化分析.干旱區研究,第28卷第1期,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