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耿力
(肇慶市圖書館,廣東肇慶526040)
中學生閱讀情況及學校干預閱讀的研究*
鄺耿力
(肇慶市圖書館,廣東肇慶526040)
通過對肇慶中學部分學生的閱讀現狀的問卷調查,掌握了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的取向,并從學校教師和學校圖書館的角度探討了面向中學生的閱讀指導策略。
自主閱讀;中學生;閱讀指導
現今中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需要一些有效的指導,尤其是來自學校教師方面的指導,讓閱讀的質量得到提升。筆者把這種有效的閱讀指導稱作“閱讀干預”,是指能提供給學生克服閱讀障礙的途徑,幫助學生成為優良的閱讀者的一個重要方法。誠然,成功的閱讀干預取決于學生自身是否有主觀能動性努力爭取一切機會去改善閱讀水平,這是前提條件,然后再針對他們閱讀面臨的主要問題,采取相對應的輔助策略[1]。

圖1 閱讀活動質量的三方面考量因素[2]
要制定有效的閱讀干預措施,需要考量學生本體的三大因素(如圖1所示):學生閱讀的興趣愉悅度、對閱讀的主觀需求以及閱讀的技巧和策略。另外,外圍的環境因素如出版市場等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與此同時學校圖書館如何輔助學校教師改善閱讀環境,從而在閱讀推廣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也是本文重點要探討的內容。
筆者對肇慶中學初三年級和高一年級的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調查,隨機發放200份調查問卷,并回收后做進一步分析。從閱讀愉悅度、閱讀多樣性兩方面來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其中,特別添加了“閱讀經典文學”一項,作為“閱讀多樣性”的一個研究分支。關于“閱讀策略”方面,目前中學生還主要依賴于學校老師的指導,所以沒有納入調查問卷中。
2.1 閱讀愉悅度
從正面表述和反面表述兩方面開展關于閱讀愉悅度的問卷調查,共設計了11項內容,學生回答是基于四個層次的同意度(“十分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十分同意”)來選擇的。

表1 基于閱讀愉悅度正面選項回復情況分布表
如表1、表2所示,對于正面描述的問題,四個層次的同意度按“十分同意”得正2分、“同意”得正1分、“不同意”得負1分、“十分不同意”得負2分來計算每個選項的得分情況。對于反面描述,則設置相反的分值,如“同意”得負1分,以此類推。根據回收的問卷統計,得分越多,顯示出學生閱讀愉悅度水平越高(每項計算得分的計算方法,是由每項對應的回復所占的百分比乘以該回復設置的分值,然后該項所有回復的分值相加得出)。最后,計算出閱讀愉悅度總計平均分0.167。

表2 基于閱讀愉悅度的負面選項回復情況分布表
2.2 閱讀多樣性
在本次調查問卷中,閱讀多樣性設置了5項內容。如表3所示,從閱讀雜志、漫畫、小說、非小說類書籍、報紙五個閱讀材料方面調查中學生的閱讀情況。關于閱讀多樣性調查,要求學生基于5個時間頻度做出回答。“幾乎從來沒有過”“一年幾次”“大概一月一次”“一月幾次”“一周幾次”設置的分值分別是負3分、負2分、負1分、正1分、正2分。分值越高,顯示閱讀的多樣化程度越高。

表3 基于閱讀多樣性的選項回復情況分布表
2.3 閱讀經典文學
如表4所示,在本次調查問卷中,就中學生閱讀經典文學的活動設置了5項內容,并要求學生根據四種時間頻率做出回答。“閱讀經典文學”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學生的“課內閱讀”部分,并作為“閱讀多樣性”的一個分支參與調查的。得分越高顯示學生閱讀經典文學的時間越多。

表4 基于閱讀經典文學的頻率的回復情況分布表
3.1 閱讀愉悅度調查結果反映出學生不良閱讀心理
此次調查問卷“閱讀愉悅度”平均得分是0.167,相當于只有8%左右的學生真正享受閱讀。這反映了中學生普遍不良的閱讀心理,筆者歸納如下:(1)對閱讀的排斥。閱讀興趣的缺乏,尤其對輔助課內的課外閱讀的書本有排斥情緒,歸根結底是沒有營造好閱讀的外圍環境。(2)對“深閱讀”的恐懼。趨向于閱讀內容短小、膚淺的文章,厭惡閱讀思想深刻的文章。(3)對閱讀的麻木。由于缺乏對閱讀重要性的正確認知,學生閱讀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受教師或者家長的催促,才勉強去讀。(4)對閱讀的指導長期依賴。在閱讀過程中,學術依賴于教師的全程的指導,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5)閱讀動機錯位心理。學生往往把閱讀的動機定位到應試,這種不良的閱讀動機,將嚴重阻礙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知識的積累。(6)閱讀趣味低級心理。學生趨向于閱讀低齡化作品,反映出學生的庸俗化娛樂性的閱讀取向。
筆者認為要有效地干預閱讀,前提是深入研究學生個體的閱讀心理、閱讀需求,從調動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出發點,通過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改正不正確的閱讀習慣,提倡自主閱讀。
3.2 閱讀多樣性調查結果反映出學生閱讀外圍環境的問題
當今出版市場魚龍混雜,充斥著各類品味低下、格調不高的“言情”“武打”“搞笑”類作品,里面甚至有不少不健康的元素。中學生正處在一個生理和心理發育的敏感時期,因缺乏鑒別能力,加上好奇心的驅動,會不自覺地閱讀這類營養“成分不高”的作品,并作為課外閱讀的主要構成部分。這類書籍直接導致了片面化的閱讀,也就是業界的“淺閱讀“的問題[3]。但輔助性課外閱讀的本質,是希望學生能積累文化底蘊,心靜下來,深入閱讀,挖掘書本的養分。
3.3 現行應試教學模式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
現在的中學語文課堂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忽略了漢語語境下文章感官的立體認知,受西方結構主義語言教學的影響而忽略了傳統語文教學“精華”的部分——誦讀和感悟,學生在課堂上跟隨教師機械地進行字、詞、句及文法分析,無從感受閱讀的美感,久而久之,閱讀偏向于淺閱讀。
4.1 引進“元認知”教學策略,實施學生自主閱讀
“元認知”教學策略圍繞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為中心,從制訂閱讀計劃、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獨立完成整個文本的閱讀,并隨后對自己的閱讀計劃做出總結反思。
筆者在設計調查問卷中雖然沒有涉及“閱讀策略”的調查內容,但通過與學生進行訪談,得知他們對于不同的文本形式需要自主調整相應的閱讀策略還不是很清楚,也極少事前做好閱讀計劃,事后做好閱讀總結。而在這當中,教師的指導尤其關鍵。因為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往往是他們閱讀行為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可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對文章的情感體驗,直接面對學生的閱讀心理的變化,解釋他們閱讀中提出的疑問等。
在“元認知”教學策略指導下建立的學生自主閱讀,理想的效果將是:一方面,學生主動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并調動自主思考;另一方面,在閱讀過程中通過不斷與教師或者同學的分享和溝通,不斷提高閱讀技能。
4.2 推薦有益的書籍,規避不良出版作品
由于學生基本上都是基于興趣為動機展開閱讀的,這使得他們先天難以自主抵御內容不太健康的低俗讀物,而忽略了很有價值的但或許不在他們興趣范疇的閱讀材料。這需要教師的閱讀干預,做出正確的閱讀指導,教師的指導不會遷就學生所謂的“興趣”,而首先應考慮的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值得推薦的讀物中選擇一部分學生或許感興趣的讀物,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閱讀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閱讀的良好基礎。在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基礎的情況下,向他們推薦有一定閱讀難度、閱讀價值比較高的讀物。
4.3 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促進閱讀交流
教師的指導無疑是中學生提升閱讀水平的重要保障,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可以讓學生分享閱讀的經驗和心得,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可以利用課前的簡短時間,安排學生交流,總結讀后感,對全班介紹自己喜歡的讀物;也可以不定期地開展暢銷書鑒賞課,教師通過對作品各方面做出評價的同時,指出學生閱讀當中尚且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分析鑒賞能力;還可以課間穿插一小段的優秀影視作品,培養學生閱讀影視作品原著的興趣。總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不斷更新閱讀教學的理念,為中學生提升閱讀水平打下基礎。
隨著自主閱讀被廣泛重視,學生越來越依賴學校圖書館來開展輔助性的課外閱讀。中學圖書館應深入研究新課程的改革,做出服務方面的調整,吸引學生的關注[4]。首先,學校應安排一定的學習時間,向學生普及圖書館學基本知識,讓學生能獨立完成所需的讀物的查找,有效利用館藏資源,同時要教授一定的閱讀方法,如如何泛讀、精讀、做讀書筆記等。其次,圖書館要完善館藏,剔除不健康的讀物,不斷豐富讀物,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再次,圖書館可聘請專家,結合學生課內的學習內容,開設形式多樣的講座,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探索欲望。最后,圖書館員應重視館員的培養,應該配備具有教師資質的館員隊伍,專門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
[1]劉芳,朱沙.微媒體環境下的全媒體閱讀推廣模式研究---以三峽大學圖書館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3(1):65-68.
[2]謝蓉.數字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2(5):53-55.
[3]蘇海燕.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2(2):101-103.
[4]閆偉東.歐美圖書館多元化閱讀推廣模式及其啟示[J].圖書情報工作,2013(6):93-95.
(編發:章忠平)
A Stud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Reading and School Reading Intervention
KUANG Geng-li
(Zhaoqing Library,Zhaoqing 526040,China)
This paper masters the students'reading interest and reading orient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reading situation in Zhaoqing,and discusses the reading guidance strategy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reading from perspectives of school teachers and school libraries.
autonomous reading;middle school student;reading guidance
G252
G252
B
2095-5197(2016)05-0063-04
鄺耿力(1984-),女,館員,本科,研究方向:未成年人閱讀推廣。
2016-07-10
* 本文為廣東省圖書館學會資助科研課題“中學生閱讀推廣常態模式研究”(編號:GDTK1516)的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