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峰,張浩業,喬 峰,竇鵬揮,鄒志田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
原癌基因C-met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與預后相關性研究①
朱曉峰,張浩業,喬 峰,竇鵬揮,鄒志田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探討C-met基因mRNA陽性表達與食管鱗癌復發、轉移及預后的相關性。方法:應用RT-PCR技術檢測50例食管鱗癌組織和20例癌旁正常食管組織中C-met mRNA的表達情況,統計學分析C-met mRNA表達與臨床病理資料、復發轉移及預后的相關性。結果:C-met mRNA在食管鱗癌組織中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組織(P<0.01);C-met mRNA陽性表達率與癌組織浸潤深度(P<0.05)、淋巴結轉移(P<0.01)和TNM(P<0.01)分期有關,而與患者年齡、性別、病變長度和癌組織分化程度無關;C-met mRNA陽性表達者與陰性表達者在術后5年內發生復發、轉移的例數分別為16例(59.3%)和5例(2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C-met mRNA陽性表達者的5年生存率為25.9%,明顯低于陰性表達者的60.9%(P<0.01);COX回歸多因素分析提示C-met mRNA陽性表達是影響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HR=6.026,P=0.005)。結論:C-met mRNA的檢測對判斷食管鱗癌的復發、轉移及預后有重要臨床意義。
食管;鱗狀細胞癌;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C-met基因;預后
食管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目前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然而即使臨床分期較低的食管癌患者,手術后仍然有20%~30%的復發率,這提示食管癌患者的預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內在的生物學行為,尤其是基因表達失調對于腫瘤本身的生長、增殖以及侵襲、轉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met是一種由C-met原癌基因編碼的蛋白產物,為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與多種癌基因產物和調節蛋白相關,參與細胞信息傳導、細胞骨架重排的調控,是細胞增殖、分化和運動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表明[1],C-met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生和轉移密切相關,許多腫瘤病人在其腫瘤的發生和轉移過程中均有C-met的過度表達和基因擴增。當前國內外關于食管鱗癌C-met表達情況的研究報道較少,所以本研究通過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技術檢測了50例食管鱗癌組織和20例癌旁正常食管組織中C-met mRNA的表達,并分析C-met mRNA的表達與臨床病理資料之間的關系,判斷其與食管鱗癌術后復發、轉移及預后的相關性。
1.1 材料
50例食管鱗癌手術標本及20例癌旁正常食管組織標本來自于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2008-11~2010-12手術病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齡35~71歲,中位年齡52.6歲。50例腫瘤組織中,11例低分化,25例中分化,14例高分化,23例有淋巴結轉移。腫瘤部位中段24例,下段26例。腫瘤大小≤5cm 28例,>5cm 22例。根據國際抗癌聯盟(UICC)1997年修訂的食管癌臨床分期標準,Ⅱa期27例,Ⅱb+III期23例,食管上段、T4及M1(Ⅳ期)病人不包括在手術范圍內。胸腹部淋巴結清掃范圍參照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食管癌淋巴結分布圖,淋巴結清掃數目8~24枚,平均9.8枚。所有患者術中肉眼大體判斷均達RO切除,術后病理診斷食管鱗癌,食管上、下切緣均無腫瘤細胞殘留。相應的癌旁正常食管組織標本為術中采集距離食管癌組織至少5cm以上的正常食管組織。所有患者術前未行放療、化療等治療,手術標本取材后馬上放入液氮罐中保存。
1.2 主要試劑及藥品
總RNA提取試劑盒(Trizo Rragent,Gibcobrl公司),RT-PCR試劑盒(Takara公司),DNA分子量標準(北京中山公司),其它試劑均為國產優質分析純。
1.3 RT-PCR實驗方法和結果判定
按照Trizol的說明書,首先應用Trizol一步法分別提取食管鱗癌和癌旁正常食管組織中的總RNA,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純度并定量。從總RNA 中取0.5μg 用于合成cDNA第一鏈。逆轉錄反應體系中加入以下試劑:MgCl22μL、10×RNA buffer 1μL、Rnase Free dH2O 3.75μL、 dNTP1μL、 Rnase Inhibitor 0.25μL、 Rnase Transcriptase 0.5μL和 Random 9mers 0.5μL樣品1μL。逆轉錄反應條件:30℃ 10min、42℃ 30min、99℃ 5min、5℃ 10min。根據GenBank提供的C-met和內參照β-actin的mRNA序列,應用Oligo5.0軟件自行設計引物。設計引物序列由上海科華生物公司合成。C-met上游引物:5'-TTCACCGCGGAAACACCCATC -3';下游引物:5'-GTCTTCCAGCCAGGCCCAGT -3'。預計擴增片段C-met140bp。β-actin上游引物,5'-GGCATCCTCACCCTGAAGTA -3',下游引物,5'-CCATCTCTTGCTCGAAGTCC -3'。預計擴增片段為496 bp。C-met特異性引物稀釋終濃度為20pmol/μL,內參照β-actin特異性引物稀釋終濃度為10pmol/μL。取2.5μL cDNA用于PCR擴增,在反應體系中加入以下試劑:5×RNA buffer 2.5μL、滅菌 ddH2O 7.16μL、 TaqHs 0.04μL和C-met的上、下游引物各0.15μL或者β-actin的上、下游引物各0.15μL。C-met基因的逆轉錄擴增反應條件:95℃ 2min變性、95℃ 1min、58℃ 1min、72℃ 1min、一共30個循環,最后72℃延伸7min。取2μLPCR產物與2μL Lodding Buffer混合,進行8%的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100V/1.5h,電泳結束后,凝膠成像儀成像分析,計算目的基因mRNA的相對含量。應用100bp梯度的Makers(中山公司)為分子量大小對照,確定電泳條帶。
1.4 隨訪
對患者定期隨訪,記錄腫瘤復發或轉移的時間,死于腫瘤復發或轉移的患者納入生存分析。隨訪截止日期為2015年12月底,術后中位隨訪時間為40.7個月(22~62個月)。所有患者都進行隨訪,隨訪率100%,隨訪通過門診復查及電話進行。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樣本率的比較用皮爾遜卡方檢驗法,Kaplan-Meier壽命表法進行生存分析,Log-rank檢驗判斷生存差異性,采用COX回歸多因素分析法判定獨立的預后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食管鱗癌組織和癌旁正常食管組織中C-met mRNA及β-actin mRNA的表達
依據C-met mRNA和β-actin mRNA條帶灰度值比較分析結果,50例食管鱗癌組織中有27例C-met mRNA陽性表達(陽性率為54.0%);而20例癌旁正常組織僅有1例C-met mRNA陽性表達(陽性率為5.0%)。50例食管鱗癌組織和20例癌旁正常組織均有β-actin mRNA表達,見圖1。

1:食管鱗癌組織;2:癌旁正常食管組織;M:DNA分子量標準基因產物:C-met mRNA 140bp,β-actin mRNA 496bp
2.2 C-met mRNA表達情況與臨床病理資料的關系
在食管鱗癌組織中,C-met的表達與患者年齡、性別、病變長度和癌組織分化程度無關,而與癌組織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和TNM分期有關,見表1。

表1 C-met mRNA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與臨床病理資料的關系
2.3 C-met mRNA表達情況與食管鱗癌術后復發、轉移的相關性
術后隨訪出現復發、轉移的患者共21例,復發轉移率為42.0%。C-met mRNA陽性表達者有復發、轉移的為16例(59.3%),陰性表達者中為5例(21.7%),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4 C-met mRNA表達情況與食管鱗癌預后的相關性
應用Kaplan-Meier生存曲線對50例患者進行術后隨訪,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42.0%。C-met mRNA陽性表達者5年生存率為25.9%,C-met mRNA陰性表達者5年生存率為60.9%,log-rank檢驗顯示二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COX回歸多因素分析顯示淋巴結轉移(HR=4.896,P=0.008)和C-met mRNA表達(HR=6.026,P=0.005)是影響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C-met基因位于人類第七號染色體長臂(7q31),大小約超過110kbp,包含21個外顯子。它的啟動子區域包含許多的調控序列,有AP1、AP2、NF-KB和HGF基因等。C-met基因編碼蛋白產物是先合成170kD的單鏈前體物,進而切割和重排成50kD的α亞基和145kD的β亞基,然后兩亞基再以二硫鍵相連形成190kD的異二聚體。α亞基和β亞基的胞外區是配體識別部位,可識別并結合HGF,而胞內部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是多種信號分子相互作用的結合部位。作為肝細胞生長因子(HGF)唯一受體蛋白,C-met受體被HGF激活后發生自體磷酸化,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強,導致多種底物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這些中間底物的激活擴大了HGF的生物學活性,如促進細胞增殖、運動等[2]。
目前認為C-met促進腫瘤進展的機制主要有以下幾點:①C-met通過上調環氧合酶COX-2的基因表達和增加前列腺素(PG)的合成,從而促進食管癌的發展和轉移[3]。②C-met誘導基質降解酶的產生,通過破壞基底膜和增加蛋白水解來促進腫瘤的侵襲和轉移[4]。③在食管惡性腫瘤的生長和增殖過程中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5],同時也是腫瘤侵襲轉移的必要條件,而HGF是一種促血管生長因子,它與內皮細胞表達的C-met受體特異性結合,能夠激活血管內皮細胞,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從而參與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6]。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正常細胞中C-met的表達和在腫瘤細胞中有著明顯的區別。在正常細胞中,原癌基因C-met mRNA呈低表達或不表達,雖然在組織器官切除或損傷后,C-met的表達有一過性的增加,但表達水平很快恢復到正常,證明正常細胞可以通過減少C-met的表達來控制它對HGF的反應。在許多惡性腫瘤細胞中,可以觀察到C-met的持續、過度表達,常常伴隨高水平的自體磷酸化,這通常是由于基因的擴增所致。C-met的過度表達可見于人的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甲狀腺癌、結腸癌和腦膠質瘤,C-met的過度表達提示腫瘤預后差[7,8]。
本研究利用RT-PCR技術,以β-actin為內參照,檢測了食管鱗癌組織和癌旁正常食管組織中C-met mRNA的表達情況,結果提示C-met mRNA在癌旁正常食管組織中低表達,而在食管鱗癌組織中呈高表達(P<0.01)。本實驗的研究結果還發現,C-met mRNA的表達與癌組織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和TNM分期有關,浸潤深度越深C-met mRNA陽性表達率越高(P<0.05),有淋巴結轉移患者C-met mRNA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P<0.01),表明C-met mRNA基因的表達與癌組織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呈正相關,而與患者年齡、性別、病變長度和癌組織分化程度無關(P>0.05),更進一步說明食管鱗癌中C-met的過度表達能促進腫瘤細胞的擴散和轉移,提示C-met的過度表達與食管鱗癌的不良病理參數密切相關,腫瘤預后差。
本研究還發現,C-met mRNA陽性表達者復發、轉移率為59.3%,明顯高于陰性表達者的21.7%。50例食管鱗癌患者總的5年生存率為42.0%,C-met mRNA陽性表達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25.9%,明顯低于陰性表達患者的60.9%。COX回歸多因素分析顯示,淋巴結轉移和C-met mRNA表達是影響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目前以HGF-C-met信號通路為靶點的抑制劑、拮抗劑和反義核苷酸治療在多項實驗研究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許多能夠阻斷HGF-C-met信號轉呈途徑的化合物已經被發現,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格爾德霉素類藥物(GA)。由于GA能降低C-met受體的表達,而且具有降低HGF誘導的uPA的表達的作用,因此在抑制腫瘤轉移方面有很大臨床意義。HGF拮抗劑NK4由HGFɑ鏈N末端的發夾樣結構和4個Kringle區結構所組成,能夠和C-met相結合,競爭性地抑制HGF和C-met的相互作用,影響HGF-C-met信號通路,進而抑制HGF誘導的腫瘤細胞侵襲轉移過程。多項體外實驗顯示NK4可抑制HGF誘導的包括人結腸癌、膽囊癌、乳腺癌、胰腺癌、宮頸癌、膽管癌和前列腺癌等細胞的運動和侵襲。有國內學者采用脂質體法合成的C-met反義寡核苷酸鏈,將構建的C-met反義質粒及U1SnRNA/核酸/反義C-met復合體分別轉染肝癌SF7721細胞,來封閉C-met信號轉呈,探討C-met信號轉呈阻滯對肝癌生長和轉移的影響。結果顯示C-met反義寡核苷酸鏈能抑制肝癌SF7721細胞的增殖,C-met反義質粒及U1SnRNA/核酸/反義C-met復合體質粒轉染后細胞表達受體C-met的量均顯著減少,而且轉染后細胞增殖速度明顯減慢,侵襲運動能力減弱。體內實驗也發現細胞轉染后裸鼠體內生成腫瘤速度較慢,進而證明阻斷HGF-C-met的信號傳導能夠降低腫瘤生長甚至轉移的能力。國外學者也應用C-met反義寡核苷酸/U6表達質粒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同樣觀察到伴有C-met蛋白表達下調的對腫瘤的抑制作用[9,10]。
C-met基因在食管鱗癌中表達的研究較少,它在食管鱗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C-met mRNA在食管鱗癌中呈現高表達而且與腫瘤侵襲、復發及轉移密切相關,所以研究其結構、功能和作用機制對判斷食管鱗癌的復發、轉移、預后及以后的治療有重要臨床意義,HGF-C-met信號通路有望成為未來生物治療的靶點。
[1]Fieten H,Spee B,Ijzer J,et al.Express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the proto-oncogenic receptor c-Met in canine osteosarcoma[J].Vet Pathol,2009,46(5):869-877
[2]Nakamura T,Nishizava T,HagiyaM,et al.Molecular cloningand expression of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J].Nature,1989,342(6248):440-443
[3]Chen JH,Liu TY,Wu CW,et al.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cyclooxygenase-2 is involved i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mediated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J].Medical Hypothesis,2001,57(4):503
[4]Kermorgant S,Aparicio T,Dessirier V,et al.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nduces colonic cancer cell invasiveness via enhanced motility and protease overproduction.Evidence for PI3 kinase and PKC involvement[J].Carcinogenesis,2001,22(7):1035
[5]Inoue T,Kataoka H,Goto K,et al.Activation of c-met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tissue[J].Cancer Sci,2004,95(10):803
[6]Dong G,Lee TL,Yeh NT,et al.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s that overexpress c-met exhibit enhanced angiogenesis factor expression,scattering and metastasis in response to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J].Oncogene,2004,23(37):6199
[7]鄒志田.C-met基因與COX-2基因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5):74-76
[8]Kong DS,Song SY,Kim DH,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met express in glioblastomas[J].Cancer,2009,115(1):140-148
[9]朱曉峰,王林,戚家峰,等.食管鱗癌患者術前血清HGF、VEGF-C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1,34(1):69
[10]Stabile LP,Lyker JS,AuangL,et al.Inhibition of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tumors by a c-Met antisense/U6 expression plasmid strategy[J].Gene Ther,2004,11(3):325-335
黑龍江省衛生廳科研項目,編號:2012-187。
朱曉峰(1970~)男,黑龍江佳木斯人,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鄒志田(1962~)男,黑龍江佳木斯人,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E-mail:zxf700105@sina.com。
R735.1
A
1008-0104(2016)05-0001-04
2016-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