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張德慧,胡玉紅,鄒曉燕,王福超,李頎
(1.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154003;2.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1)
?
卵巢上皮性腫瘤患者血清中hK10的表達①
石磊1,2,張德慧2,胡玉紅1,鄒曉燕2,王福超2,李頎2
(1.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154003;2.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1)
卵巢上皮性癌;激肽釋放酶;癌抗原(CA125);腫瘤標志物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最多見的是上皮性卵巢癌。盡管給予了標準的治療方案,5年的生存率僅在20%~40%,中晚期卵巢癌復發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治療效果差,嚴重威脅了全球婦女的健康。目前研究最廣泛深入的卵巢癌血清腫瘤標志物是癌抗原(CA125),但是其陽性率大約只達45%~50%[1]。CA125靈敏度較高,但其特異度不是很高,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性腫物患者的CA125也可出現輕度增高[2]。因此,應該尋求一種新的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以提高卵巢癌早期診斷的特異性及敏感性。人組織激肽釋放酶10(Kallikrein10,KLK10) 又稱正常上皮細胞特異性基因1(normal epithelial cellspecific1 gene,NES1),是KLK 家族新發現的腫瘤相關基因成員之一,編碼組織激肽釋放酶10(HumanKal1ikrein,hK10),多種腫瘤發生與其異常表達密切相關,最早于乳腺癌發現[3]。KLK10 在一些組織中表達降低,比如肝癌、睪丸癌、肺癌(非小細胞)和前列腺癌中,但在胃癌、卵巢癌中顯示表達升高[4]。國外初步研究發現KLK10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達異常,具有一定的腫瘤標志物價值[5]。本實驗運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法)檢測卵巢上皮性癌中血清激肽釋放酶 10(hK10)的水平,進一步研究卵巢上皮性癌發生、發展的機制,從而探討血清hKl0在卵巢上皮性癌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03~2014-12在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和大慶市人民醫院婦科病房住院患者53例。運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法)檢測31例原發性卵巢上皮性癌組按FIGO分期,早期卵巢癌患者15例,其中I期3例,II期12例,I期包括漿液性囊腺癌2例,黏液性囊腺癌1例,II期包括漿液性囊腺癌7例,黏液性囊腺癌5例;晚期卵巢癌患者16例,其中III期10例,IV期6例,III期包括漿液性囊腺癌5例,黏液性囊腺癌5例,IV期包括漿液性囊腺癌3例,黏液性囊腺癌3例,10例為卵巢上皮性良性腫瘤組(漿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均因卵巢囊腺瘤行手術治療)及取同期體檢中心健康體檢合格的女性12例為正常對照組。檢測各組血清hKl0水平及卵巢癌組血清CA125水平。根據各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所選病例入選標準:①排除合并嚴重心臟病、肝腎疾病、骨關節病、凝血功能障礙、內分泌疾病和其他腫瘤病史者;②卵巢癌術后病理證實均為卵巢上皮來源原發性腫瘤,排除器官轉移癌;③所有患者術前3個月內均未行化療、放療、激素類藥物及中醫中藥等特殊治療;④所有患者手術時間均小于3h;⑤標本的采集均取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原發性卵巢上皮性癌組平均年齡56歲 (41~71歲);卵巢上皮性良性腫瘤組的平均年齡42歲(33~51)歲;正常對照組平均年齡50歲 (40~61歲) 。各組患者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試劑:人激肽釋放酶10ELISA試劑盒購自北京鼎國醫藥科技公司,CA125定量測定試劑盒購自北京源德生物醫學公司。
1.2 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法)對卵巢癌組、卵巢上皮性良性腫瘤組及正常對照組血清進行實驗,得出血清hK10濃度;對卵巢癌組進行實驗,得出血清CA125濃度。
1.3 實驗結果判定標準
血清hK10參考值為0~8μg/L,hK10>8μg/L判斷為hK10陽性。血清CA125參考值為 0~35U/mL,CA125>35U/mL判斷為CA125陽性。根據各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2.1 卵巢癌組、卵巢上皮性良性腫瘤組和正常對照組血清hK10比較
在卵巢癌組、卵巢上皮性良性腫瘤組和正常對照組, hK10 的血清濃度分別為(15.06±8.58)μg/L、(6.82±2.59)μg/L、(5.99±2.67)μg/L,運用方差分析(F=10.42, P <0.01),三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三組hK10的陽性率分別為80.64%、10.00%、8.33%,三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37,P<0.01)。兩兩比較,發現卵巢癌組hKl0陽性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20.37,P<0.01)。卵巢癌組hKl0陽性率顯著高于卵巢良性腫瘤組,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16.87,P<0.01),見表1。

表1 三組hK10的血清濃度及陽性率比較
2.2 卵巢上皮性癌不同FIGO分期血清hK10濃度測定
采用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分期,早期(I~II期)卵巢癌組15例,血清hK10陽性例數11例,陽性率為73.33 %,平均(10.28±4.04)μg/L;晚期卵巢癌組(III~IV期)血清hK10組16例,血清hK10陽性例數14例,陽性率為87.5%,平均(19.54±9.36)μg/L。晚期卵巢癌組hK10水平高于早期卵巢癌組,兩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t'=3.61,P<0.01),見表2。

表2 早期卵巢癌組與晚期卵巢癌組血清hK 10比較
2.3 卵巢上皮性癌不同FIGO分期血清CA125濃度測定
采用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分期,早期(I~II期)卵巢癌組15例,血清CA125陽性例數12例,陽性率為80.00%,血清CA125水平為(256.77±183.27)U/mL;晚期(III~IV期)卵巢癌組16例,血清CA125陽性例數15例,陽性率為93.75%,血清CA125水平為(828.76±407.27)U/mL;兩組比較,晚期卵巢癌組CA125水平高于早期卵巢癌組,兩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t'=5.09,P<0.01),見表3。

表3 早期卵巢癌組與晚期卵巢癌組血清CA125比較
2.4 早期卵巢上皮性癌中血清hK10陽性率和血清CA125陽性率的比較
早期卵巢上皮性癌組血清hK10陽性率為73.33%(11/15),血清CA125陽性率為80% (12/15)。在早期卵巢上皮性癌中,二者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編碼激肽釋放酶10(hK10)是 KLK家族新發現的腫瘤相關基因成員之一,它的生理作用仍不清楚,可能通過分泌蛋白激酶消化一個或多個底物,在多種組織中表達,提示在不同組織中能作用于不同的底物,其酶活性可以通過活化而啟動,也可以通過滅活而終止。而介導這種生理機制的則是其他生物分子如激素、 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等。很多激肽釋放酶在同一組織中同步表達,說明hK10 可能參與級聯反應如同體內的消化、纖維蛋白溶解、凝血和細胞凋亡一樣。hK10在許多正常組織如乳腺、前列腺、腎臟、子宮內膜及多種體液如血液、唾液、羊水等均有表達;其在多數腫瘤(肝癌、睪丸癌與前列腺癌)中為負調節,而在胃癌、卵巢癌中則是正調節[6]。
本研究發現,hK10在原發性卵巢上皮性癌組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腫瘤組和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hK10很可能參與了卵巢癌的發生發展過程,這結果與Luo等人的研究結果相符。Luo等測定146例卵巢癌患者、141例婦科良性疾病患者以及97例健康女性對照組血清hKl0水平,結果表明,56%的卵巢癌患者表達水平明顯增高,而在健康女性及婦科良性疾病組均未見明顯增高[7]。Jacobs等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卵巢癌血清中hKl0水平,證實聯合檢測可明顯增加早期卵巢癌診斷靈敏度,并發現其與預后密切相關,hK10水平高的更易復發、轉移和死亡,認為hKl0可作為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診斷及判定預后的指標,是一種有力的卵巢癌檢測方法[8]。張曉霞等應用基因芯片及PCR技術探索hK10在卵巢癌中的表達水平,結果顯示在卵巢癌患者組織中異常增高,hKl0基因在正常卵巢組織及卵巢良性腫瘤組織中有弱表達[5]。同樣,在卵巢癌的腹水中也檢測出hKl0表達升高[7]。hK10在卵巢癌中高表達,可能的機制是 hK10 基因外顯子3 的 CPG 島甲基化導致其在卵巢腫瘤中異常表達,腫瘤組織中KLK10mRNA及蛋白合成失調。隨著基因表達的深入研究,幾乎每種類型腫瘤的啟動子甲基化都有其獨特的模式。KLK10異常的DNA 甲基化可能成為一種有用的分子標記。目前去甲基化用于臨床治療腫瘤已初見端倪,利用一些去甲基化的試劑能使一些不表達的基因再次重新表達恢復功能,這已成為腫瘤基因治療的一種戰略新思路,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目前對KLK10的甲基化研究尚局限于模型構建和機制的研究,有待深入的是對調控后細胞的生物學行為及其功能的研究,這將是KLK10腫瘤治療的重要理論依據。
本研究同時檢測了15例早期卵巢癌組及16例晚期卵巢癌組患者的血清hKl0值。結果顯示,hK10在晚期卵巢癌組hK10血清水平高于早期卵巢癌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此實驗證實hKl0的陽性表達與臨床FIGO分期密切相關,說明其表達可能與卵巢癌的進展相關。Luo等同時發現hKl0水平在卵巢癌的不同階段表達也有不同,證實hK10可能是卵巢癌早期診斷的腫瘤標志物[8]。郝艷華等應用酶聯免疫法研究報道通過測定血清中hKl0水平并以正常對照組95%可信區間的上限值為陽性標準,探討hK10水平及陽性率在卵巢癌中的價值,結果發現卵巢癌患者hKl0水平和陽性率都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和卵巢良性腫瘤組;I/II期與III/IV期卵巢癌患者血清中hK10水平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1.21,P<0.05)[9]。這與本次實驗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hK10在卵巢癌血清中的水平明顯高于其在良性腫瘤組及正常對照組,在臨床分期晚的卵巢癌血清中的水平高于早期卵巢癌。總之,KLK10基因編碼的hK10蛋白可能是一種新的反映卵巢癌早期診斷及臨床分期的指標,有望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診斷卵巢癌的腫瘤標志物。
[1]Yousef GM,Scorilas A,Diamandis EP.Genomic organization,mapping,tissue expression,and hormonal regulation of trypsin-like serine protease,a new member of the human kallikrein gene family[J].Genomics,2000,63(1):88-96
[2]徐馳,溫義成,劉健.血清CA-125、CA-153、HCG在卵巢癌聯合檢查中應用的價值[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3,36(3):67
[3]佟麗波,王晶,王春敏,等.KLK7蛋白及E-鈣黏蛋白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3,36(4):16-17
[4]李磊,李巖.Kallikrein 10的調控機制及其腫瘤臨床應用的價值[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4,21(1):109-113
[5]周明,馬曉玲,張玉泉.KLK10和骨橋蛋白在卵巢癌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達及意義[J].南通醫學院學報,2009,29(6):449-451
[6]Bharaj BB,Luo LY,Jung K,et al.Identification of 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he human kallikrein 10 (KLK10) gene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ostate,breast,testicular and ovary cancers [J].Prostate,2002,51(1):35-41
[7]Luo LY,Diamandis EP,Look MP,et al.Higher expression of human kallikrein 10 in breast caneer tissue predicts tamoxifen resistanee [J].Br J Cancer,2002,86(11):1790-1796
[8]Jacobs J,Stabile I,Bridges J,et al.Multimodal approach to screening for ovarian cancer [J].Lancet,1999,1:268-271
[9]郝艷華,陳文萍,程明剛,等.卵巢癌患者血清激肚釋放酶10檢測的臨床應用[J].實用醫學,2008,24(l):45-47
石磊(1983~)女,黑龍江大慶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
胡玉紅(1967~)女,黑龍江佳木斯人,碩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E-mail:2273316364@qq.com。
R737.31
A
1008-0104(2016)05-0076-03
201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