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辰,秦麗紅,秦麗微,楊 慧,馮秀娟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
啟發式教學對神經病學考試成績的影響分析①
王 辰,秦麗紅,秦麗微,楊 慧,馮秀娟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探討以啟發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較傳統教學的優越性。方法:選取2014年臨床專業學生100名以隨機分配的原則將學生分呈兩組,各50名。研究組采取啟發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授課,根據考試結果評價教學效果。結果: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授課研究組的考試成績、及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調查問卷分析結果提示研究組的肯定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采用啟發式教學為主的授課方法較傳統教學方法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神經病學;啟發式教學;教學模式
許多初步進入神經科臨床的醫學生和住院醫生往往有些畏難情緒,在于神經解剖學、神經生理學和神經病理學短暫接觸后,他們就已經被神經系統的復雜性所威懾,此后,看見了為了引出某些不可思議和發音拗口的體征,以及對患者進行的一系列名目眾多的檢查,特別是神經病學特有的檢查方法,例如腦脊液腰椎穿刺術檢查,腦電圖、肌電圖、腦彩超、腦血管造影等檢查,學生們不知道如何去解釋、分析這些檢查結果,更使他們覺得難以掌握。加之神經病學的教材中,對一些罕見的神經病學疾病進行了大量的詳盡的描述,進一步加重了學生們要退出研究神經病學行列的恐懼心里。這就提醒了做為神經病學帶教老師的我們對神經病學這門復雜學科的教學工作如何有效的開展,提出了挑戰。本研究通過對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探討啟發式教學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神經病學做為醫學生的專業課是每一位醫學生的必修課,本研究選取2014年臨床醫學專業學生100名,以隨機分配的原則分成2組,研究組50名,對照組50名。兩組學生在高考成績(460.76±4.48)分,(459±7.18)分、男女比例(49.35±3.84)%,(50.69±4.72)%、年齡(23.12±1.17)歲,(23.72±1.05)歲等方面無明顯區別。兩組學生授課教師、神經病學教材及試卷考核方式完全相同。
1.2 方法
1.2.1 理論考試成績分析
研究組學生采用啟發式教學為主的模式授課,對照組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兩組學生在期末考試采用百分制統一試卷,試卷滿分100分,題目總數31道,單項選擇15題,多項選擇5題,名詞解釋5題,填空5題,病例分析1題。客觀題目占40%,主觀題目占60%。及格分數為60分。考試出題嚴格按照考試大綱要求,監考由學校安排經過培訓的老師統一監考,試題評卷采用流水作業方式,按照統一標準進行。
1.2.2 調查問卷分析
在神經病學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調查問卷調查,該調查問卷是選擇最能夠反映啟發式教學特征的七項指標做為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該教學能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臨床的聯系性、查閱文獻的能力、語言的表達和組織力、提高團隊協作力。為利于統計學分析,學生以“能”和“否”的兩種方式回答調查問卷。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分析,認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結果
可見研究組考試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研究組的及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分數和及格率對比(n=50)

人數 成績(分)及格率不及格率研究組71.45±3.8288%12%對照組63.78±1.75*72%**28%**P=0.003χ2=4.0
注:經t檢驗*P<0.01,經卡方檢驗**P <0.05。
2.2 兩組學生調查問卷結果
統計結果可見采用啟發式教學為主的研究組對七項指標所反映的教學效果的肯定率遠高于傳統教學的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調查問卷比較
神經病學做為與內科學并列的二級學科,有著獨特的臨床方法,大部分內科醫師必須依靠臨床輔助檢查才能得出臨床診斷的結論,而神經科醫師通過病史,既往史、詳細的神經科查體即可以初步準確判斷病變部位所在。由此可見與其他臨床領域相比。臨床方法在神經病學的教學及臨床中極為重要,要讓臨床實習學生掌握,在教學上就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本研究對比了傳統教學方法與啟發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考試結果分析:研究組學生成績(71.45±3.8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63.78±1.75)分,研究組及格率88%高于對照組72%,研究組調查問卷結果肯定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以上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這里要著重說明,啟發式教學不僅是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是教學原則和教學觀。當代世界各國教學改革無一不是圍繞著啟發式或和啟發式相聯系。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講臺上通過細致的講授,使學生掌握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教科書上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點名,授課,提問的方式灌輸知識,形式單一,老師站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被動的接受,只有拼命努力的聽的份,處于被動地位,因此也稱為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學生在課堂上想提問,而沒有機會問老師和周圍同學,課下沒有答疑氣氛,心中擔心老師責怪自己、擔心周圍同學瞧不起自己。長此以往神經病學這門學科恐怕就要荒廢了。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啟發出學生自己對神經病學產生濃厚興趣,興趣會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更多的靈活思考,通過書籍、網絡等方式接觸神經病學[2]。那么我們就已經至少成功一半了。所以在上課之初就要告知學生:神經病學單獨從內科學中分離出來就是二級學科,與大內科、大外科婦科、兒科具有同樣的地位,。現代社會腦血管疾病,癲癇,帕金森病等神經科疾病的發病率在常見病中名列前茅,這樣的病人在大街小巷,及我們周圍人群中的比較常見,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神經病學的主觀能動性。再次向學生說明神經內科在北方各大中醫院中,神經科的病床數量幾乎都是最多的,以后的趨勢也是增多的,說明社會需要大量的神經科醫生,學好神經科,畢業以后找工作會相對容易些。把學生在從開始對神經科錯誤認識引導出來,激發對本學科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學生們首先面對神經神經病學時都充滿著好奇的心理,沒有一個學生剛上來就不想學好這門功課,隨著老師上課、臨床實習教學模式的單一而枯燥無味的傳統化教育,基礎稍稍不好的同學就容易放棄這門功課,而這部分同學還是占據很大的比例。因此我們提倡要在課堂上添加多種教學模式[2~4 ],如多媒體動畫、討論式教學等啟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多媒體動畫并不是把老師的板書搬家到投影儀上的教學,而是在普通板書的基礎上添加了圖片、小動畫的方式,它可以生動形象的向同學展示病人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影像學資料,這會明顯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啟發學生積極主動討論,區別于傳統以教師主導的教育方式,它是以學生為主導進行的,在課堂上老師提供一個臨床病例,提出問題,然后組織同學分組討論,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由老師進行點評,總結出重點、難點[5,6]。啟發式教學方法是在課堂上多以提問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體,例如講解腦梗死時提問學生腦梗死為什么發病率高,引出病因及危險因素,講到發病機制時可以引導學生如何治療,講到臨床表現時要提醒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個表現,引導他們思考解剖學相關結構,從而為定位診斷打下基礎。盡量做到多拋出問題,讓學生多思考,多總結,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盡量使用啟發式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考試成績。
[1]王維治.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
[2]王顯剛,孟德欣,王偉群,等.淺談醫學雙語教學[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1,34(1):57-58
[3]黃素霞,葛松林,俞方.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在全科醫學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5:42-45
[4]盧春鳳,王麗敏,白雪,等.藥理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和比較教學法的靈活運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5):59
[5]張寧.PBL教學法在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研究綜述和評價[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3):111
[6]侯玉澤,侯玉一,胡靜,等.探究式教學法與多媒體仿頭模教學系統相結合在口腔修復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3,36(3):47
王辰(1983~)男,黑龍江佳木斯人,碩士,主治醫師。
秦麗紅(1978~)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博士,主治醫師。E-mail:freesky518317@163.com。
G420
A
1008-0104(2016)05-0087-02
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