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琴
(四川省地礦局四0五醫院心內科,四川 都江堰 611830)
?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①
夏 琴
(四川省地礦局四0五醫院心內科,四川 都江堰 611830)
目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對照組,每組45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癥狀、焦慮癥狀以及社交活動能力評分。結果:發現實驗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癥狀、焦慮癥狀以及社交活動能力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咳嗽、氣促、 咯痰比例較對照組患者發生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臨床上采用綜合干預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綜合性護理干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通常是指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并逐步發展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的一種常見的可以預防和治療慢性疾病。其病因主要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患者通常會出現病情發展緩慢,嚴重影響到其的生活質量勞動能力。隨著國內老年化的問題日趨嚴峻,COPD已經成為呼吸系統中致殘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40歲以上發病率已高達9%~10%[1]。因此,對于如何有效治療COPD患者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臨床上對于COPD的治療效果并不顯著,患者日常生活在治療后并沒有明顯的改善效果[2]。而綜合護理作為一種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3]。此次研究為了綜合護理對于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意義,我們選取了90例住院治療的COP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實驗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03~2015-03到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5例病人。其中實驗組男32例、女13例,年齡48~76歲,平均(56.1±5.2)歲,病程4~15年,平均(7.7±3.2)年,所有患者均實施綜合干預護理;對照組患者男30例,女15例,年齡51~75歲,平均(55.1±4.8)歲,病程6~17年,平均(8.4±2.9)年,所有患者均實施常規護理。兩組患者經檢查均符合2013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排除COPD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身體殘疾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此次研究根據分組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案,對照組:常規護理,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常規藥物護理,囑咐患者注意日常飲食等。實驗組:綜合干預護理。包括(1)健康指導:為患者提供COPD的誘因、癥狀體征、病情發展、預防以及自我康復鍛煉的重要性。通過以集體宣教、個別指導、面對面技能指導、督導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疾病誘發因素,提高患者對COPD的防范意識[4]。(2)肺康復訓練:訓練患者排痰,通過“二步咳痰法”增加其咳痰的有效性,同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以及胸部叩擊助其排痰;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和縮唇式呼吸相結合鍛煉呼吸肌功能。(3)運動護理: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鼓勵其下床活動,根據情況選擇平地步行、打太極拳等全身性運動,循序逐步增加其運動量及運動時間(4)飲食護理:由于COPD患者年齡偏大,患者通常會出現體質較差和營養不良等問題,護士應該根據患者的喜好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飲食,讓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營養、高熱量、低糖的食物,同時通過改善飯菜的色、香、味來提高患者食欲,禁止患者食用生冷、過熱的食物和碳酸飲料,建議患者少食多餐,以免造成呼吸功能負荷,此外可以鼓勵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加其免疫力。(5)心理護理:由于COPD患者絕大多數均為老年人,其心理身理承受能力普遍較低,因此患病后容易出現緊張、焦慮及抑郁等心理,護士應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交流,取得他們的理解與配合,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向患者及家屬普及COPD的相關知識,讓他們充分了解該病發病機理,護理人員需耐心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安撫患者,消除負性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6)氧療護理:COPD患者通常會出現氣道狹窄、血管面部減少等,造成肺內氣體交換減少,而氧療能夠增加機體的氣體交換從而改善患者組織缺氧,減輕呼吸困難等癥狀。
1.3 觀察指標
利用SGRQ計量評價表對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后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分,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癥狀、焦慮癥狀以及社交活動能力四個方面。其中評分越高的患者,生活質量越差。統計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干預后,出現咳嗽、氣促、咯痰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2.1 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方式的護理后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癥狀、焦慮癥狀以及社交活動能力的評分。我們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癥狀、焦慮癥狀以及社交活動能力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癥狀、焦慮癥狀以及社交活動能力的評分±s,n=45)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干預后咳嗽、氣促、咯痰比例,我們發現實驗組患者咳嗽、氣促、咯痰比例較對照組患者發生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干預后咳嗽、氣促、咯痰比例[n=45,(%)]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隨著經濟和環境的不均衡發展,導致國內環境問題越發嚴重,尤其是大多城市常年處于霧霾環境下,對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產生巨大的威脅。COPD作為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關注,患者會出現氣流受阻、缺氧、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5]。臨床上,如何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對于COPD普遍采用常規會理治療并不能有效的解決患者生活質量問題;而綜合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手段,不僅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還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干預護理作為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主要包括健康指導、肺康復訓練、運動護理、飲食指導以及心理護理五種方式[6]。臨床上很多研究發現,全面的護理干預可以很好的提高COPD患者的信心,通過增加對自身COPD的知識,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7]。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將90例住院治療的COPD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我們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癥狀、焦慮癥狀以及社交活動能力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咳嗽、氣促、咯痰比例較對照組患者發生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綜合干預護理對COPD患者的治療具有明顯的效果,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其在臨床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廣泛的推廣應用。
[1]羅利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及護理進展[J].蛇志,2014,26(1):105-107
[2]戴賦平.無創正壓通氣(BiPAP模式)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8):126-128
[3]杜曉寧.舒適護理干預對COPD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1,08(31):130-131
[4]林玲,王一蘭.健康教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臨床效果[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5):90
[5]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二)[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3(6):603-607
[6]廖彩仙.綜合護理干預對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5,19(8):1002-1003
[7]龔小玲.自我管理護理干預對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影響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6):1276-1277
夏琴 (1981~)女,四川廣元人,本科,主管護師。
R563
B
1008-0104(2016)05-0110-02
20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