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瑾,施俊峰
(宜興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宜興 214200)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病變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研究①
張 瑾,施俊峰
(宜興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宜興 214200)
目的: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病變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方法:隨機選擇我院2013-01~2015-08接收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共30例為治療組;同期選取腦梗死患者共30例作對照組,對所有入選患者的血壓值、膽固醇值、血脂值以及血糖值等指標進行測定,觀察其病變特征,并以Logistic 回歸法對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研究。結果:所有入選患者均已配合完成檢測工作,且治療組入選患者出現大面積性梗死癥狀、梗死再發癥狀以及多灶梗死癥狀的數量高于對照組,同時,出現腔隙性梗死癥狀的數量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表現出易復發、大面積性以及多灶性等病變特點,且其危險因素涉及糖化血紅蛋白值、抽煙、纖維蛋白原、并發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
腦梗死;病變特點;血脂水平;老年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不僅周圍神經組織的遠端已經明顯受損,而且其神經根組織、近端組織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極易誘發腦血管類病癥,其中又以腦梗死最為常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不僅發病率較高,而且其病死率同樣較高,加之會影響患者預后,所以需要加強疾病防治[1]。為進一步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預后,本次研究筆者選擇我院2013-01~2015-08接收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共30例進行分析,并選取相同數量的腦梗死患者進行對照研究,觀察所有入選患者病變特點,再深入分析其危險因素,期待能夠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后期診療工作的展開提供數據支持,具體研究過程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2013-01~2015-08接受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共30例為治療組。年齡60~80歲,中位值(71±3.19)歲;性別構成:女13例,男17例。同期選取腦梗死患者共30例進行對照研究,年齡61~78歲,中位值(70±4.21)歲;性別構成:女15例,男15例。研究中,所有入選患者都已確診,且觀察其臨床資料后,并沒有發現明顯區別及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詳細咨詢患者病史,詢問患者是否并發高血壓及是否抽煙,并對患者體重指數進行準確測定。(2)患者晨起后,提取其空腹、外周血液進行檢測,檢測指標有:①糖化血紅蛋白值;②膽固醇值;③纖維蛋白原值;④甘油三酯值;⑤低密度脂蛋白值;⑥高密度脂蛋白值等。(3)對所有入選患者梗死灶的類型進行分析,并總結治療組入選患者發病特征。(4)并以Logistic 回歸法對入選患者危險因素進行研究,分析對象涉及:①糖化血紅蛋白值;②膽固醇值;③纖維蛋白原值;④甘油三酯值;⑤低密度脂蛋白值;⑥高血壓;⑦抽煙[2]。
1.3 評定指標
根據患者病灶類型的不同,將梗死灶細分成四種:(1)大面積性梗死。患者梗死灶的直徑超過2.0cm;(2)梗死再發。患者有腦梗死發病史,且出現新型梗死灶;(3)腔隙性梗死。患者梗死灶的直徑小于或等于2.0cm;(4)多灶梗死。患者梗死灶數量有2個或2個以上[3]。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入選患者的病變特點
所有入選患者均已配合完成檢測工作,且治療組入選患者出現大面積性梗死癥狀、梗死再發癥狀以及多灶梗死癥狀的數量高于對照組,同時,出現腔隙性梗死癥狀的數量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入選患者的病變特點 (n=30,%)
2.2 治療組入選患者危險因素
以Logistic 回歸法評定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危險因素后,發現其危險因素涉及:糖化血紅蛋白值、抽煙、纖維蛋白原、并發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P<0.05),見表2。

表2 治療組入選患者危險因素 ±s)
當前,腦梗死患者數量逐年遞增,已經成為臨床多見癥,不僅致殘率以及發病率非常高,而且還會給老年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影響,不利于患者預后。洪勇強[4]等人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后發現,顱內血管組織出現動脈硬化癥狀可能會誘發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且患者的大動脈、中動脈通常會出現嚴重性動脈硬化癥狀,同時其微動脈以及小動脈會明顯受損。不僅如此,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會出現胰島素抵抗現象,以至于其血脂代謝呈現出紊亂狀,而且血糖值會異常上升,同樣會引起腦梗死[5]。當患者出現胰島素抵抗現象時,其體內脂蛋白酶的活性值會異常降低,而低密度脂蛋白值、甘油三酯值以及膽固醇值都會顯著上升,導致患者血管內膜組織受到破壞,其平滑肌組織以及血管內皮組織還可能會出現異常生長狀況,以至于機體血管內壁中堆積大量膽固醇,并逐漸形成斑塊,致使血管官腔過于狹窄,導致患者合并腦梗死。
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質代謝條件會呈現出異常狀況,以至于低密底脂蛋白發生轉變,從A型逐漸轉變為B型,不僅會使患者學業組織內纖維蛋白原成分的異常增加,而且還會影響患者身體機能,使其膽固醇組織的清除能力受到影響,最終出現動脈硬化癥狀。郝杰[6]等人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后發現,纖維蛋白原以及動脈硬化之間同樣有密切聯系,當纖維蛋白原逐漸轉化成蛋白單體以后,通過交聯會變成纖維蛋白,不僅會使患者血管內皮組織受損,出現動脈血栓,而且還會促進動脈硬化進程,加重患者病情。患者體內的糖化血紅蛋白值能夠對其血糖控制水平進行客觀反映,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值異常升高,同樣會誘發腦梗死,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值屬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中十分關鍵的一種危險因素。如果患者血糖值長時間保持較高水平,其血紅蛋白值以及紅細胞值都會出現異常,以至于血管內皮組織受損,并且釋放出大量內皮素,不僅會加快血小板組織的聚集速率、血管組織的收縮性,而且還會沉積大量脂質物質,導致血栓出現。
除此以外,以抽煙為首的不良生活習慣同樣屬于患者危險因素。這是因為抽煙會使患者體內纖溶蛋白酶原激活物含量異常上升,極易出現缺血性的腦卒中癥狀。不僅如此,如果患者血壓值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其動脈硬化癥狀的形成速率也會加快,導致患者病情加重[7]。本次研究,所有入選患者均已配合完成檢測工作,且治療組入選患者出現大面積性梗死癥狀、梗死再發癥狀以及多灶梗死癥狀的數量高于對照組,出現腔隙性梗死癥狀的數量低于對照組(P<0.05),該研究結果與曾敏[8]等人觀點有較多相似之處。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表現出易復發、大面積性以及多灶性等病變特點,且其危險因素涉及糖化血紅蛋白值、抽煙、纖維蛋白原、并發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鑒于此,為了避免患者并發腦梗死,應對鼓勵患者改變其生活方式,不僅要合理搭配飲食及戒煙,還要定期服用降糖類藥品和降壓類藥品,通過加強機體鍛煉,提升其身體素質,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并對患者血管內皮組織進行充分保護,從而進一步控制腦梗死癥狀的發生率。
[1]劉巧玲,李偉,孫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血清脂聯素、超敏C反應蛋白及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變化[J].江蘇醫藥,2011,37(23):2806-2808
[2]李蘊博,劉玉榮,王翔宇,等.以卒中癥狀首發的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指導[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4):69
[3]邱琳,姚星宇.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對預后的影響[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1):812-815
[4]洪勇強,黃敬垣,余紅萍,等.超聲造影評估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穩定性的臨床價值[J].浙江醫學,2015,37(08):634-635
[5]蔡愛民.老年2型糖尿病并發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與血糖血脂及血液流變學的關系[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1,30(6):506-507
[6]郝杰,李琳,呂礁,等.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在腦梗死中的價值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8,31(6):41-42
[7]楊小玲,黃昕艷.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腦梗死并發2型糖尿病的相關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3):13-14
[8]曾敏,吳智勇,李偉,等.老年與中青年冠心病危險因素及冠脈病變嚴重程度比較[J].廣東醫學,2013,34(18):2798-2800
張瑾(1980~)女,江蘇宜興人,學士,主治醫師。
R587.1
B
1008-0104(2016)05-0118-02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