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紹龍,田 鵬
(伊犁州奎屯醫院,新疆 伊犁 833200)
?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在股骨轉子下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①
賈紹龍,田 鵬
(伊犁州奎屯醫院,新疆 伊犁 833200)
目的:探討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在股骨轉子下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在醫院2013-11~2015-07診治的股骨轉子下骨折患者中抽取107例作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n=53)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對照組(n=54)采取動力髖螺釘治療,對比兩組患者骨折愈合優良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手術情況。結果:觀察組骨折愈合優良率為96.23%,并發癥發生率3.77%,手術時間(60.25±12.26)min,切口長度(5.14±1.36)cm,術中出血量(298.58±30.15)mL;對照組骨折愈合優良率為83.33%,并發癥發生率是14.81%,手術時間(74.29±14.59)min,切口長度(12.26±1.88)cm,術中出血量(348.93±37.89)mL;兩組骨折愈合優良率、并發癥發生率和手術情況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轉子下骨折的效果顯著,有助于改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并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減少手術切口、術中出血量,并縮短手術時間,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手術方式。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股骨轉子下骨折;并發癥;骨折愈合優良率
股骨轉子下骨折,屬于骨科疾病之一,以局部疼痛、腫脹、壓痛和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1],嚴重干擾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目前,手術是股骨轉子下骨折主要療法, 但不同術式的臨床效果也不相同。本研究為明確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在股骨轉子下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對醫院抽選的107例股骨轉子下骨折患者予以隨機分組,并分別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動力髖螺釘治療,現將兩組手術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本組研究的107例股骨轉子下骨折患者均為醫院自2013-11~2015-07收治,已經MRI或者CT等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股骨轉子下骨折,并無手術禁忌證。通過隨機抽樣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是53例與54例。其中,觀察組中男25例,女28例,年齡28~77歲,平均(55.72±4.53)歲;骨折原因:摔傷10例,車禍傷29例,墜落傷12例,其他2例;Evans分型:I型25例,II型17例,III型11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7例,年齡29~77歲,平均(55.74±4.523)歲;骨折原因:摔傷9例,車禍傷31例,墜落傷13例,其他1例;Evans分型:I型26例,II型16例,III型12例;兩組患者在參與本次研究前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在年齡、性別、骨折原因和Evans分型等資料對比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行手術治療,過程如下:糾正部分患者存在貧血、休克癥狀,在CT檢測下,明確患者的骨折程度、部位、范圍等,然后評估其所需髓內釘的長度、直徑。患者骨折后5d行內固定治療,利用C型臂機進行透視處理,牽引、復位患者患肢后,常規消毒、鋪巾后,在患者髂前上棘近端部位取4cm長外側切口,對其臀中肌予以鈍性分離處理,將導針置入大轉子頂點,擴髓后,緩緩插進防旋髓內釘,通過主釘敲擊螺旋刀片至股骨頭中心,妥善調整主釘的插入深度。經定位器將股骨頸內導針置入,檢測其深度后,把螺旋刀片置入設定好的位置并鎖定,將鎖定螺釘擰入骨折遠端。使用X線片檢測置入過程,確定無異常后清洗傷口,關閉切口。
對照組應用動力髖螺釘治療,其手術過程如下:實施硬膜外麻醉處理,切開其骨折部位外側,從股骨大轉子頂點處延伸至外端,將皮膚組織切開,并予以X線透視,把加壓螺釘打入患者股骨頭中,檢測長度后置入相應螺釘,置入適合鋼板,經螺釘固定。術后檢測整個置入過程內是否存有異常情況,最后進行常規沖洗,關閉組織后留置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包括患肢縮短、深靜脈血栓、髓內翻、內固定滑脫等;(2)應用Harris評分標準[2]評估兩組患者骨折愈合優良率:①優:Harris評分超過90分,骨折愈合滿意,無疼痛癥狀;②良:Harris評分在70~80分范圍內,骨折愈合良好,疼痛癥狀輕微,可耐受;③差:Harris評分不足70分,骨折愈合較差,疼痛劇烈;(3)統計兩組患者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優良率對比
觀察組骨折愈合優良率為96.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優良率對比(n,%)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是3.77%,低于對照組的14.81%,其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2.3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
觀察組平均手術時間(63.25±2.59)min,平均切口長度(5.14±1.36)cm,術中出血量(298.58±30.15)mL;對照組平均手術時間(75.31±2.17)min,平均切口長度(12.26±1.88)cm,術中出血量(348.93±37.89)mL;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手術時間:t=7.844,P=0.000;平均切口長度:t=5.157,P=0.0425;術中出血量:t=12.851,P=0.000)。
股骨轉子下骨折,是一種人體股骨小轉子與股骨干中段、近端的交界處,即骨髓腔最狹窄處的骨折,具有較高發生率,在髖部骨折中占10%~34%[3]。股骨轉子下骨折好發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骨質疏松癥患者,可因摔倒、跌倒等引發骨折。這是因為股骨轉子在松質骨、皮質骨的交界處,易受來自外部機械應力形成的沖擊,并在沖擊下形成股骨干短縮、外旋畸形和股骨頭外展、后傾等情況,表現出疼痛、功能障礙、腫脹、壓痛以及肢體短縮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殘廢[4]。目前,股骨轉子下骨折首選治療方式為手術,而術者對該骨折類型的綜合分析、內固定物的選擇和適應癥的把握,均可對手術治療結果造成直接影響。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是當前應用于骨折手術治療的療法之一,其療效廣受肯定。髓內釘可依據患者的具體骨折情況進行長度設計,與既往使用的髓內釘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的主釘能夠完美匹配人體髓腔解剖形態。因此,該類型髓內釘在插入大轉子過程中更為順利[5]。此外,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的螺旋刀片,尤其適宜骨質疏松癥股骨轉子下骨折患者食用,其應用優勢更佳凸顯:螺旋刀片能夠完整切合骨質,從而提升其穩定性、抗旋轉性。此外,刀片螺旋式本身設計,能減少對股骨頸部位切割操作,因而可提升其抗切割力。目前,臨床上的髓內釘、螺旋刀片均有不同型號以供選擇,從而匹配各種骨折情況,最大限度的避免不恰當器材對手術造成的不良影響[6]。本研究對107例股骨轉子下骨折患者分別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和動力髖螺釘治療,其中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的觀察組手術切口較小,且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也比較短,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骨折愈合優良率也明顯較高,充分表明了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在股骨轉子下骨折手術治療中的積極作用。據此可知,相較于動力髖螺釘,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對患者骨折部位血運、組織形態的影響更小,因此對患者造成的手術損傷較小,對其術后骨折愈合極為有利[7]。另外,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手術不需要植骨,也不需要行解剖重建治療,因而可充分保護患者骨折端血供,從而顯著降低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股骨轉子下骨折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行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骨折愈合優良率較高,而手術切口較小,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相對較短,證實了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應用于股骨轉子下骨折治療中的安全性、高效性。
[1]趙洪普,徐秋玉,曾勉東,等.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近端鎖定板與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19(10):793-796
[2]陳柯,劉立云 .動力髖螺釘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早期療效評價[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22(10):801-803
[3]李國軍,邵明,賀勝畢,等 .髓內釘與髓外內固定治療不穩定型股骨轉子下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3,15(5):407-410
[4]翁益民,孔建中,潘駿水,等 .經皮有限切開新型微創動力髖鋼板治療股骨轉子下骨[J].中華創傷雜志,2013,29(4):325-329
[5]孫文建,沈國蔚,顏世昌,等.有限切開和經皮輔助復位髓內釘治療股骨轉子下骨折的比較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22):2227-2231
[6]王建輝,劉長貴,劉瑞波.PFN 和 DHS 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及臨床療效觀察[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18(7):109-110
[7]孟位明,許紅生,付衛杰,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 Russell-Taylor Ⅱ型股骨轉子下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4,17(3):84-85
[8]張相恒.微創PFNA內固定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對比分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5):19
[9]喬曉峰,李長德.體外沖擊波治療骨折不愈合新方法的實驗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2):32
賈紹龍(1981~)男,湖北老河口人,學士,主治醫師。
R683.42
B
1008-0104(2016)05-0122-02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