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豪

盡管美股屢創新高,但美股估值并不貴,企業的盈利價值也在持續增長,牛市并未結束。雖然短期會遭遇總統選舉、加息等因素影響,但是調整反而是買入時機。
當全球經濟仍陷在低增長的泥沼,美股卻在狂歡,道瓊斯、標普500以及納斯達克指數紛紛創下歷史新高。美股牛市似乎銳不可擋,標普500指數已較金融危機前頂點高出了38%;反觀英國富時100指數才試圖重登2007年高點;新興市場股票距離前波高位足足差了35%;而日經225指數甚至比1989年峰值低了59%。由此可見,標普500指數這波自金融危機后的超級牛市,已將其他小伙伴們遠遠拋在身后。
美股屢創新高后,投資者或許好奇,現在適不適合進場,關于這個疑問,分析師們的意見也開始呈現分歧。對美股投反對票的人,主要理由不外乎是認為估值已高不可攀。的確,當前美股無論是市盈率、市凈率和CAPE(經周期調整的市盈率)等傳統指標來看,均已大幅超越其他國家,特別是CAPE上升至26倍左右,遠高于全球其他區域的16倍,估值溢價高達58%。綜觀上述數據,便不難理解為何價值型投資者會選擇減持美股。
然而,美股估值偏高已不是一兩天的事了,指數也未因此停止上漲,問題或許在于傳統估值指標誤導了投資者。事實上,美股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為4.1%,高于其他主要區域,暗示美股的盈利水平相對較高,且資本支出相對較低。再加上,盡管美股的股息收益率僅為2.1%,但股票回購率高達3%,令支出率高達5.1%。這意味著,每100美元市值的股票,將有5.1美元回饋給股東,以此來衡量,美股的估值并不貴。
判斷美股的投資價值,除了估值外,更不能忽略企業盈利這項因素。以標普500指數為例,股指和每股盈利的歷史走勢幾乎亦步亦趨,換句話說,業績表現或許才是決定美股未來走勢的關鍵,只要盈利繼續增長,牛市便有望續創新高。過去15個月,美股盈利勢頭疲弱,除受制于油價疲弱之外,也受到強勢美元影響。美元指數在2014~2015年升值幅度達25%,令許多有海外收入的美國跨國企業,錄得匯兌損失。
今年開始,美元轉為震蕩下行,對主要貨幣(除英鎊、人民幣外)均呈現貶值,淡化了匯率的負面影響。花旗預估,下半年美國企業盈利或好轉,之前拖累因素如油價疲弱和強美元或會減退,今年標普500指數每股盈利增速或為2.8%,明年或有機會進一步加速至6.2%。盈利向好或支持美股后市,預計2017年年末標普500指數或升至2325點,股價的潛在漲幅與業績預估基本上是相匹配的。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美聯儲自去年年底正式啟動加息周期,代表美國經濟正在復蘇的軌道上。 然而年初增長勢頭放緩,加上外圍市場因素的干擾,今年來美聯儲一直按兵不動,直到6、7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大幅反彈,令市場對于加息的看法趨向樂觀。眾所矚目的Jackson Hole會議上,耶倫主席更表示“調升利率的依據已在最近幾個月強化”。花旗預計,美聯儲將于年內加息一次,最有可能發生在12月。比過往加息周期更緩慢的節奏,無疑是投資者所樂見的。
展望后市,11月美國總統選舉是一個不容小覷的風險,盡管市場預估希拉里克林頓勝出的概率較大,但仍然不能低估共和黨提名人特朗普當選的可能性。如果特朗普當選為美國下一任總統,可能會加重政治不確定性,進而將影響到全球經濟增長。花旗預計,特朗普的勝利可能會導致全球GDP增長率下跌0.7%~0.8%,目前華爾街普遍未押注特朗普將獲勝,因此出乎意料的結果或掀起金融市場的巨震。
標普500指數在8月中旬創歷史新高后,近期持續在高位窄幅震蕩,或代表投資者正居高思危。花旗謹慎看待美股短期內的表現,特別是考慮到潛在不確性因素,包括美聯儲加息、意大利憲法公投及美國總統選舉,都可能增加股市的回調風險。因此,短線勿過度追高,但當指數出現回調時,或許是逢低布局的時機。不要忘了,美國企業盈利正在改善,同時又有基本面支持,將為股市上漲增添動能。
我們判斷,美股牛市之路,尚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