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形勢愈加的嚴峻,故而各高校不斷地進行課程改革,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是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期大學生在就業后能夠很快地適應社會,更是鼓勵大學生能夠自主創新創業。高校美術專業的實踐課程改革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實踐課程的而不斷加深改革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美術專業;創新;創業
美術專業是一門對實踐技能要求很高的學科,特別是高校地美術專業對于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高校美術專業教學要不斷的圍繞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的設計實踐而教學。高校美術專業的實踐課程改革迫在眉睫,也至關重要。對于學生畢業后的就業乃至創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目前高校美術專業實踐課程改革的現狀談起,并從實踐課程改革的幾個方面分析實踐課程改革對學生創新創業的作用。
1 高校美術專業實踐課程改革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美術專業的教學一直受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課堂的理論教學,美術教學課堂簡單枯燥,統一單調,導致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不高,學生也很難學到有用的知識,嚴重地制約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很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創新能力。形成這種局面有以下幾點的原因:第一,高校美術專業的教師缺乏創造性。教師是學生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曾幾何時,高校教師的教學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模式,上課只是照本宣科,課堂死板僵化,教師沒有個性,更缺乏教學的創新。如果老師都失去了實踐創新的動力,如何要求學生實踐創新。而且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也嚴重的壓抑著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不是學生的,而只是教師的枯燥講解,反復示范,對著一幅畫單純地強調畫的技巧,而缺乏讓學生實踐的機會,只是機械的模仿,將何來創新。第二,教學計劃嚴重與課堂時間脫節。由于高校美術專業不是考試學科,故而學生翹課的現象嚴重,加之教師的講解不夠生動吸引人,就導致惡性的循環,美術課不受領導的重視,學生們也不喜愛。
但是,隨著高校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美術專業的改革也在不斷地深入,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成效顯著。美術實踐課程的改革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思想的改革。思想雖然是來源于實踐,但反過來對實踐又有著指導作用。美術實踐課程的改革,教師和學生必須明確美術專業是要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美術家,這種實踐和創新要求老師和學生都具備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要明確“藝術創作是人類一種高級的、特殊的、復雜的精神生產活動。沒有創新,就沒有藝術。”第二,教學的改革和課程的設置的改革。教材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材料,也是教學內容最重要的載體,因此教材的改革至關重要。課程設置則是教學內容的具體實施手段,美術課程設置的改革,要減少理論課程,增加學生的創作練習和實踐機會。第三,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重點在于引入先進的實踐教學方法,將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摒棄,誘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了,創造學生實踐的機會,例如聯系舉辦各類班里、系里校內的美術展出,設計展覽等。更多地給學生提供可以實踐學習的舞臺。
2 高校美術專業實踐課程改革對學生創新創業的作用
我們在高校學習的目的就是在畢業后能有一個很好的工作,適應社會的發展,對社會的而發展作出貢獻,實現我們人生的價值。高校中最重要的學習就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我們可以自主創業,發展我們人生的一份事業。
高校美術專業實踐課程的改革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作用深遠。那么我們將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下面我們將從政府、學校和學生自身關于創新創業的方面進行分析。
2.1 政府、社會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創業環境
政府也需要深化改革,完善美術類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市場,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通常情況下,很多學生覺得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會有更多的而創業機會,因而更愿意去發展。但實際上,經濟欠發達地區也需要大量的美術專業畢業生,也有很多的創業條件,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政策上的優惠,給予畢業生更便利的啟動資金方面的優惠,并為學生提供信息服務、創業指導,為學生順利創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社會中的各個企業也要適時進行理性思考,給予新成立的大學生創業團隊一個平等的機會,而不是輕視甚至忽視。高校剛畢業的大學生走出校門,多數學生社會經驗不足,要使他們在大學中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能力,進而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需要一定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是能給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而且年輕的團隊富有創新創造力,富有激情,對于一個機會也是倍感珍惜,因而會更加努力。
2.2 從高校改革教育理念角度分析
學生的創業同樣也離不開高校的培養,在就業形勢嚴峻的今天,高校應該積極主動的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成對自身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的貢獻。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的變化是復雜多端的,這就要求我們高校要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積極主動的調整自身的美術專業結構,不斷地完善教學的目標和適時地更新教學內容,積極的吸收好的,不同的教學模式轉化為適合自身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式方法,積極尋求多方面的合作和幫助,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資源。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建立完整的針對美術專業學生的創業指導教育體系,聘請具有豐富的現代美術知識與美術素養的教師,為學生指導和制定職業規劃。并且不定期的舉辦大學生創業指導的講座、活動等等,并配以相應的就業指導課程為選修課供學生選擇,從學生大一入學,就樹立學生的創業意識,讓學生對自身的創業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和規劃。
2.3 從學生自身也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學校期間,努力的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對自己的定位及人生的職業有一個很準確的認識和規劃,雖然現今社會的競爭激烈,但是只要有足夠的創新,將自己的人生和職業掌握在積極的手中,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各項優越條件,不斷完善自己各方面技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提高自己對藝術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創造能力,積極的發現和開拓美術專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當然,單純的只對本身專業的學習是不夠的,還應該學習和提高其他能力,并且在學校期間不斷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為未來的創業奠定扎實基礎。
3 結語
高校美術專業課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和創業形勢都嚴峻的情況下,更應該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為以后的人生規劃一條合適的道路。而在新形勢下,想要提高高校美術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人物,非學校或者大學生個人能力而能完成的,更需要政府乃至社會的支持,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作用之下,才能使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順利而穩健。
作者簡介:于博(1980—),男,黑龍江雞西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油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