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奧運年、體育熱,討論美國體育的文章也熱。有人說美國的體育厲害在大學,更有人說美國教育就強在體育。這兩個表達其實都很外行。真相,或許在這張美國網絡熱傳的圖里可見一斑。
這張圖里有什么嘛?美國學校的午餐?孩子自己帶飯?有個黑人啃披薩、吃相還不怎么樣?
這是一間中學,我們常說的middle school。當時,是學校午餐時間,有人拍了這張照片,發給了圖中11歲男孩Bo的媽媽。媽媽看了照片以后,淚流成行,立即將照片發到了自己的Facebook(臉書)上。
媽媽看到的是什么?是自己的孩子單獨坐著吃飯,周圍的桌子上沒有同學陪伴。她的兒子患有自閉癥,社交困難,從小連別人的生日會邀請都沒有,平時在學校吃飯都是獨自一人,可是今天有一個人在陪他。
臉書上,媽媽把這位黑人小伙稱作“英雄”,說由于他超人的友愛,自己終于有一天不用去擔心心愛的兒子又在獨自一人吃飯了。
這個吃相不咋地的小伙子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氣場呢?換一張圖片看吧,颯爽英姿!
圖中的小伙子來自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學校橄欖球隊的明星,打的是一個靠速度和跑位感覺吃飯的位置,所以身材不是特別高大或是粗壯。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近些年橄欖球非常強勢,總是排在全美最強的幾名。大學比賽都是上電視的,球勢強收視率就高,明星名氣也就更大。當時,大學球隊一共四名隊員到了當地這所中學做社區服務,午飯時明星小伙看到了獨自坐在一角的Bo,就選擇了跟他坐在一起。一名在學校的爸爸拍下照片,發給了Bo的媽媽,寫上了球員的名字說,“他和你兒子坐在一起吃午飯”。
媽媽的第一反應是問那個人是誰?回答很簡單,“佛州州立大學的接球手”,媽媽就已經淚流成行了。媽媽可以不認識球星的照片,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可是知名大學橄欖球隊員的分量,她就已經明白了一切,深深地被球星的善舉打動了。
他們坐在一起說些什么呢?球星問了孩子,志向是什么,回答是“去NBA打球”。孩子問了球星,“你進了NFL(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嗎”,回答是“還沒有呢”。球星本身是一只腳已經邁進了NFL。而孩子去NBA,就只能是一個夢想了。
在美國,包括經濟、體育和演藝,都是一種“超級明星”模式,很多資源都被大公司、大球星壟斷了。到了大學校隊的水平,已經是半個超級明星了,至少在學校所在地域是家喻戶曉的。所以說,美國大學只是提供了一個集中訓練、比賽的平臺,他們集中了已經是最優秀的運動員,并不是大學的體育課水平有多么高培養出來了這些運動員。
競技體育到了最高水平,需要資金,需要科技支持,需要穩定的環境和隊伍。優秀選手集中在一起訓練,本身就是出成績的一個關鍵。美國實現這些主要依靠大學這個平臺。美國大學里專門有一個體育部,因為重大比賽都要進行電視轉播,球員教練會成為明星,而轉播權、門票、紀念品的收入對于學校來說也巨大無比,所以這個體育部完全獨立于學校之上,地位很高。美國大學錄取不靠統考分數一刀切,而是雙向競爭,好的學生各個大學也是要搶的,搶學生的主要手段,就是獎學金。對于有體育專長的好苗子,很多大學的錄取官更是趨之若鶩。這個大學體育部,就是在專業地進行運動員的發掘、訓練和比賽的推廣、管理,大約就等同于國內的體工隊了,從經濟運行這一點上來說,還超過了體工隊,有點職業俱樂部的意思。
大學以下要玩體育的孩子,固然都是從夢想和興趣開始,但只有天賦和意志過人的極少數好苗子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才能夠真正成為運動員。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超級明星。其他的孩子,就像故事里的Bo,只能是保持一個夢想而已,去做NBA的“超級明星”夢。
對于教育而言,美國也并不受“超級明星”模式的控制。2002年,為了提高美國基礎教育質量,應對新世紀的挑戰,布什政府出臺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到2015年奧巴馬簽署美國新教育法案《讓每個孩子都成功》,美國教育的基本原則就非常明確了:教育是幫助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是他們今后賴以生存的關鍵?!蹲屆總€孩子都成功》法案的最大特點是,將控制教育的權力歸還給各州和地方學區,利用多種方法來評估學??冃В粌H僅依靠考試分數,從而終結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所規定的聯邦以測試為基礎的問責制度。
教育必須扎扎實實,以人為本,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切實成長,成長為適應社會的生存者。如果不考慮學生的現實情況,極力鼓勵每一個學生去爭第一、做學霸,只將最好大學的例子拿出來說事,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教育過程無疑充滿著失望、困頓,最后只能在走向社會時靠摔跟頭來成長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教育邏輯。
喬丹主演過一部好萊塢卡通片《空中大灌籃》,影片的開頭,少年喬丹在后院練球,老爸問了孩子的志向,說是去北卡羅來納大學打球。老爸非常滿意,說那是一個極好的學校,至少你能得到極好的教育。喬丹的老爸沒有去賭喬丹今后能成為年薪三千萬美金的NBA超級明星,而是把更大的賭注,壓在了實實在在的大學教育上。
喬丹打不進NBA還有完整大學教育的退路,林書豪在自己夢想的籃球強校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家門口的斯坦福大學沒有拿到獎學金,選擇去了一律不給體育獎學金的常春藤學校,這也是看中大學教育本身的價值??墒窃诨A教育過程中,如果孩子只是盯著考試得第一、去做學習的超級明星,一旦不成功,他們是沒有退路的。
美國的K-12教育,不公布成績,不搞排名,這都是法律規定。他們鼓勵每一個孩子的夢想,讓孩子們充分表現自己的長處,甚至像Bo這樣嚴重自閉癥的情況,都能夠有機會跟大家一起正常地上學受教育。
孩子都是天真的,Bo的社交能力不足,大家在無意之中躲了他。現在故事出來了,孩子們也立即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于是那個角落里的位置,成了學校餐廳最時髦的專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