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湘頻(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 廣州 511442)
SWOT視角下傳統外貿產業發展跨境電商的路徑分析
■ 吳湘頻(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 廣州 511442)
本文基于SWOT視角分析傳統外貿產業跨境電商發展的路徑問題。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首先,我國傳統貿易產業的跨境電商參與主體的數量不斷增多,跨境電商的貿易額也不斷增大,參與主體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性。其次,當前的整體環境有利于跨境電商的發展。再次,傳統外貿產業可以利用平臺路徑、物流路徑以及產品路徑來實現其發展。本文認為,可以從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促進外貿產業進一步發展。
跨境電商 外貿企業 SWOT
在互聯網的發展成為時代潮流后,互聯網與眾多行業之間的發展產生了交集,出現了“互聯網+”。例如,互聯網與農業發展的結合凸顯了農產品電商化的新發展趨勢;互聯網與傳統的外貿產業進行結合,使得跨境電商這一新名詞得以出現。跨境電商與傳統的外貿方式存在較大的差別。前者在產品銷售信息的發布、銷售意愿的交換以及產品的交割和貨款的支付上都更加信息化和虛擬化;而后者則主要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接觸上,來完成整個交易活動的主要內容。隨著當前全球經濟市場的波動,以及各個國家在支持互聯網與傳統外貿產業的結合上的力度與政策的不同。跨境電商的發展也面臨著多樣化的外部環境因素,跨境電商的發展路徑選擇也就成為學術界持續關注的熱點。
(一)參與主體不斷增多
由于互聯網與電子商務能夠給很多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社會上對于互聯網商務功能的發揮和嘗試規模也在不斷地增加。跨境電商同樣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的,從其出現以來就獲得了眾多中小企業的青睞。很多中小企業隨之改變了發展的思路,將其發展與互聯網進行融合。很多新興的中小企業也將互聯網電子商務作為其發展的核心手段。在此背景下,傳統貿易產業的跨境電商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表1是2010-2015年我國商務部統計的跨境電商參與主體的數據。從表1中所示的數據可知,我國傳統對外貿易的企業參與互聯網電商化的發展趨勢較為明顯。從2010年到2015年的跨境電商參與主體增加了21200家,參與的累積增長率也高達143.38%。從各個時段的同比增長數據來看,在2010年到2012年的3年時間內是跨境電商參與主體增長最快的時段。
(二)參與主體的區域發展差異顯著
與我國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情況相類似,我國傳統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區域性分布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區域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不同地理空間上,參與的主體數量存在較大的差異。表2是我國部分城市2014年和2015年傳統外貿出口企業參與跨境電商的數量。從表2中所示的數據可以看出,當前我國主要城市的跨境電商參與者的數量增長較快。以北京市為例,從2014年到2015年之間跨境電商的數量增長了約13.9%。從不同區域的增長企業來看,以武漢和成都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的跨境電商數量增長速度較快。以武漢市為例,從2014年到2015年之間跨境電商的數量增長了約31.7%。但是這些城市的總體跨境電商數量還較低。從圖1所示的數據變化比例可知,我國主要城市的跨境電商占全國的整體比重已經達到五分之一,并且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三)交易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我國傳統貿易企業不斷創新發展,電商化的跨境貿易在整體的貿易中所占的比例不斷升高。跨境電商的貿易額也不斷增大,具體數據如表3所示。從表3所示的數據中可以得知,從2010年到2015年的6年時間內,我國采用電商模式實現的對外貿易額累計高達329440.333億元。而從增長率來看,近6年來的累計增長率高達172.86%。
(一)優勢分析
我國的傳統貿易產業在新的歷史發展環境下,開展跨境電商模式的貿易獲得了較快的發展。這種發展離不開一系列外部優勢條件的支持。當前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優勢條件如下:

表1 2010-2015年傳統外貿產業中參與跨境電商發展模式的企業數量

表2 2014年和2015年我國部分城市傳統外貿出口企業參與跨境電商的數量

表3 2010-2015年我國傳統貿易企業采用跨境電商方式實現的交易額
第一,本國的工業實力較強。對于傳統的外貿企業而言,跨境電商模式的發展仍然離不開本國強大的工業實力作為基礎。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業經濟體系,工業制造的能力不斷增強。在這樣的背景下,跨境電商的發展得到了國內工業的巨大支持。第二,我國的互聯網發展速度較快,城市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這為我國傳統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提供了基本的信息技術支持。第三,電子商務的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高,平臺的信息處理能力不斷強化。當前我國在跨境電商的平臺建設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國際互聯網電商平臺發展程度較高。表4是阿里巴巴國際電商平臺的相關發展數據。從表4所示的數據可知,當前阿里巴巴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跨境電商服務能力。第四,電商技術的專業人才不斷增多。這給我國傳統外貿企業的電商化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圖2是我國近年來的電商人才增長速度。從圖2所示的數據可知,我國跨境電商人才的數量在不斷增多,服務外貿企業的能力在不斷增強。

表4 2013-2015年阿里巴巴國際電商平臺相關發展數據

圖1 2014年和2015年我國部分城市傳統外貿出口企業參與跨境電商的數量占全國比重

圖2 2011-2015年我國電商人才增長速度變化
(二)劣勢分析
當前我國傳統外貿企業在開展跨境電商時也存在一些劣勢條件,受到這些劣勢條件的限制,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規模都受到制約。當前這些劣勢條件主要表現為以下內容:
第一,國際化的跨境電商平臺數量有限。當前我國知名的跨境電商較少,雖然很多大型企業也搭建了自己的平臺。但是,受到知名度不高等因素的影響,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第二,少數電商平臺巨頭形成了對市場的壟斷,限制了其他的電商服務平臺的發展。當前我國的知名跨境電商平臺數量較少,整個跨境電商業務基本上被少數幾個平臺所壟斷。這使得一些小型的電商平臺無法得到有效的發展,從而限制了跨境電商平臺的多樣化。這樣會使得大量的傳統企業進入到單一的平臺中,從而造成平臺的資源供不應求,提高了傳統外貿企業電商化的成本。第三,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規范性不夠。我國的電商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同時成長的時間也較短。這使得行業發展尚未形成一個合理的規范機制,跨境電商貿易發展的科學規范性不夠。第四,支付方式不健全。例如,在跨境電商的農產品外貿模式下,農產品交易的支付方式和信譽問題也是當前存在的一大缺陷。農產品外貿交易支付之所以存在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整體的金融體系較為落后,另一方面則是交易雙方缺乏一個具備公信力的中介,從而使得雙方之間的信任問題難以解決。在我國的傳統交易模式中,企業通常與上游收購者之間錢貨同時進行,而在互聯網電商平臺下這種方式無法實現,并形成不信任感,這種不信任感的存在會使得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拒絕外貿產品的電商化,從而限制外貿產品電商模式的發展。
(三)機遇分析
我國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下,跨境電商的發展所具備的機遇條件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國家大力支持傳統外貿企業的創新發展。我國在2013年和2014年多次出臺促進傳統外貿企業電商化發展的支持性政策。第二,我國經濟的發展整體向好,宏觀經濟的發展使得國內需求不斷擴大,外貿企業的進口動力十足,從而促進電商模式的發展。表5是我國近年來的主要經濟發展指標數據。從表5可以看出我國的經濟發展整體較好,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第三,我國在推動發展轉型中提出了“互聯網+”的發展方向,為外貿企業的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有利宏觀環境。在傳統的對外貿易發展模式中存在一種對立的矛盾,即產品的價格高會損害進口國消費者的利益。但是,產品的價格低又會損害出口國的利益,并導致出口企業放棄出口的想法。而要實現這兩者的平衡,核心在于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傳統的外貿企業在過去嘗試使用多種方法來均衡兩種的利益,但是均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說“互聯網+”對于解決這個問題產生了實際的作用,而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我國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活動有力地支持了這種創新式的發展。
(四)威脅分析
在傳統企業向跨境電商模式的發展過程中,也同樣存在一些威脅性的因素。這些負面因素的存在使得傳統企業在向跨境電商的發展中面臨著較大的風險。這些威脅性因素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傳統企業獲取相關信息的成本較高。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傳統企業的數據利用成為其順利開展各類產品電商銷售活動的基礎。而數據利用的第一步就是數據獲取,而在信息基礎薄弱的地區,信息的獲取成本較高。根據工信部在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傳統外貿企業獲取信息的成本為發達國家企業的1.5倍到2.5倍之間。而在信息的獲取后,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僅為后者的65%到85%之間。較高的信息獲取成本也成為威脅傳統外貿企業電商化發展的一大原因。第二,國際物流成本不斷上漲。受到當前國際政治和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國際物流的發展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正是由于這種不穩定,使得物流的直接成本較高,而物流中的物品損失成本也較高。第三,國際黑客的信息攻擊。傳統企業要開展跨境電商的發展模式,離不開互聯網。但是,我國當前很多企業的互聯網技術應用和安全防護能力較低。這就使得企業的相關商業秘密容易被竊取,從而導致企業出現難以預估的巨大損失。表6是我國傳統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活動近幾年來受互聯網黑客攻擊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從表6所示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傳統外貿企業在開展跨境電商貿易時,每年所受到的黑客攻擊而引發的損失較大。這就使得一部分傳統外貿企業不敢開展跨境電商貿易。
(一)平臺路徑
對于傳統的外貿企業而言,發展跨境電商的選擇路徑有很多,但是主要的路徑均是基于當前的技術信息水平而設定的。平臺路徑是其進行跨境電商必須首選的路徑。對于傳統外貿企業而言,要想實現在電商領域的大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綜合服務平臺。這個平臺應當起到以下作用:第一,信息中介作用。這種信息中介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電子黃頁型的信息中介,以及應用信息中介。中介模式就是將各方有關于互聯網、外貿產品電商企業的信息進行集合,從而為有需要的企業集中查詢相關產品電商信息。第二,交易服務作用。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外貿企業的產品銷售離不開中間平臺,而交易服務模式就是一種為外貿產品電商交易的服務模式。這種服務模式分為自建銷售平臺和借助第三方銷售平臺來實現產品的銷售。第二種方式最為有利的因素在于其社會知名度較高,容易被消費者找到。但是也存在競爭壓力較大的現狀。第三,支付保障功能。即該平臺向開展互聯網跨境電商的雙方提供一個安全的支付平臺。
(二)物流路徑
在傳統企業的外貿經營中,發展跨境電商最為重要的支撐力量就是物流路徑。選擇合適的物流路徑對于跨境電商的發展意義重大。為提高物流路徑對傳統外貿企業電商化的支持,物流路徑應當滿足跨境電商的以下發展需要:第一,提供完善的物流信息,幫助跨境電商企業及時地掌握相關的貨物運輸信息。第二,完善通達性較高的物流網絡。這個網絡要基本上能夠滿足企業所有貨物運輸的需求。在國外發達地區物流通達度已經達到90%以上,高度通達的物流促進了物流路徑服務電商的效率。第三,調整合適的價格,從而降低跨境電商企業的物流成本壓力。

表5 2000-2014年我國GDP總量與人均GDP變化
(三)產品路徑
從當前的跨境電商發展狀態來看,大小電商平臺主要從事的是一些小型的商品。例如,我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淘寶(天貓),其從事的跨境貿易主要就是一些生鮮副食和服裝衣物等,還無法實現大批量的農產品進出口等。所以,傳統企業在發展跨境電商時有必要在這一方面進行改進。提高電商平臺的多樣化服務能力,從而為大宗交易提供支持服務。

表6 2012-2015年跨境電商受黑客攻擊造成的經濟損失
(一)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要促進我國傳統外貿產業的跨境電商化,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首要的任務。因為企業在電商化的發展中若沒有足夠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很難被國際買家所認可。要讓國際買家認可企業的產品,就必須具備一定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打開市場知名度。為此,企業一方面要大力進行技術研發,提升產品的整體技術含量。另一方面還要進行企業的內部組織改善,使得企業的內部組織能夠與跨境電商的發展模式相適應。
(二)強化企業品牌建設
在互聯網的電商貿易中,參與貿易的企業數量十分之多。那想要在這樣海量的企業信息中脫穎而出,最為主要的一點就是要有知名的品牌。為此企業進行跨境電商環境下的品牌建設也是十分必要的。為此,企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第一,重新審視和定義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內涵,實現品牌的國際化發展。第二,強化多渠道對本企業品牌的宣傳。當前可以利用各種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來共同向外界推送自己的品牌。第三,強化對品牌形象的維護,打擊各種影響跨境電商發展的品牌侵犯現象。
(三)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
傳統外貿產業要實現跨境電商化的轉型發展,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成為必須完成的基礎任務。我國很多外貿企業相比于國外知名企業而言,在信息化建設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此,企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大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和升級的資金投入,更新相關的信息設備。第二,培養和從外部引進一批優秀的信息技術人才,從而幫助企業更快地實現信息水平上的提升。第三,與國外信息化建設水平較好的企業開展交流合作,向國外學習先進的企業信息化管理方法。
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以我國傳統外貿產業的跨境電商發展問題為主題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我國傳統貿易產業的跨境電商參與主體的數量不斷增多,跨境電商的貿易額也不斷增大,參與主體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性。第二,通過對跨境電商發展的SWOT分析可知,當前跨境電商是在多重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中形成的,并且整體上有利的促進條件是主流。第三,傳統外貿產業可以利用平臺路徑、物流路徑以及產品路徑來實現其發展。第四,要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可以從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提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進行改善。
1.樊文靜.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J].對外經貿,2015(1)
2.金麗靜.基于SWOT分析義烏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5(11)
3.張卉.跨境電商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5(3)
4.林芳芳,彭康琦,沈雙平.傳統外貿產業發展跨境電商SWOT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19)
5.郭衛萍,王麗霞.基于SWOT分析的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路徑研究[J].價值工程,2015(32)
6.楊振華,郭怡君.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現狀及發展趨勢展望[J].商業經濟研究,2015(30)
7.項捷.跨境電子商務促進嘉興外向型經濟轉型發展研究[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5(19)
F7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