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分析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和多媒體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可實施性,并進一步分析了多媒體環境下高職英語互動式教學模式應該堅持的實施原則與實施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 互動式教學 原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C-0139-02
在經濟和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技術手段被越來越多應用到教學之中,對高職英語的學習幫助非常大。語言類的學習離不開聽力和閱讀的練習,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上課所用的教學工具極其有限,一般就是黑板、粉筆和錄音機,滿足不了學生對英語的多方面練習。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可以結合視頻、圖片和影像于一體,可以使學生練習英語的口語模仿,教師還可以利用視頻來使學生了解除了課本以外的外國文化,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認識,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
一、多媒體教學的背景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多媒體利用計算機、網絡作為教學工具,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圖像、文字、聲音、影像有機結合在一起,與學生進行人機交流。利用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黑板上書寫的板書明顯減少,為教師節約了課堂上的時間,使得教師能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專注于重難點的講解,另外多媒體比較靈活,可以顯示圖片和視頻,豐富了課堂的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本的理解能夠更加形象化和生動化,使學生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的學習。英語單詞的記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課本上只是生硬的讀音和拼寫,但是利用多媒體的話,就會通過圖片展示單詞,圖文結合加深對單詞的理解,而且可進行聽說讀寫各項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方感官,這是傳統的僅用黑板講課所不能比擬的。
(二)在多媒體環境下互動教學模式的可實施性。當今社會是信息與技術共同發展的時代,多媒體應用于教學之中是社會的發展趨勢,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加入信息技術元素,可以充分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發揚多媒體的優勢。在高職英語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實現課堂互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更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彰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職英語的整體學習水平。
二、多媒體環境下高職英語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原則
(一)堅持啟發性原則。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各項活動都要符合教學原則,教學原則起著總指揮的作用,沒有教學原則的指導,高職英語教學勢必會出現混亂的現象。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種普遍現象,那就是教師講課的時間占據課堂一半以上的時間,而給予學生討論的時間非常少,教師總是認為如果不把重點反復強調,學生是掌握不了重點知識的,多媒體應用到英語教學中之后,促使教師逐漸改變了教學模式,不再純粹地進行知識灌輸,而是一步步啟發學生,多媒體的使用使得教師對教學資料的掌握更加便利。
(二)因材施教原則。高職院校的學生相對于本科生而言具有其特殊性,表現之一就是彼此之間的差別較大。高職學校在招生的時候是存在明顯的分數差距的,最低分可能在200分左右,而最高分在500分左右,中間相差300多分,教學中多次強調要注重到學生間的差距,但是往往實際講課中又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在高職英語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利用多媒體的便利,對學生進行分區域教學,分配給英語程度較差的簡單的單詞記憶任務。高職英語有一個特點就是實用型較強,不用深入學習系統的語法知識,所以程度好點的學生就進行口語練習,進行情景模擬,多媒體課堂的環境下,高職英語的學習仍然要實現差等生和優等生之間的互動,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之中。
(三)積累與熟練的原則。腦海中慢慢積累沉淀下來的就是學生學得的知識,換而言之,知識需要長期的練習和積累。在多媒體教學的環境下,高職英語互動模式教學也要堅持積累的原則。進行知識學習的時候,光靠理解是不夠的,關鍵在于能夠熟練運用,這才算對知識的掌握。這一原則要求學生獲得廣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進而使他們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能夠達到熟練和運用自如的程度。高職英語的學習相對于本科英語而言是比較簡單的,它要求的是學生技能的掌握,比如在日常的交流中能用英語來問好,或者能讀懂一些基本的文件,所以就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高職英語中的常用句子,教師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模擬真實場景來練習口語,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也鍛煉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四)堅持必需和夠用原則。英語知識的教學除了系統的語法知識以外,單詞和詞組是比較零散的,大量的單詞和詞組需要記憶,那么對于教師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課堂上知識量的掌握。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安排課堂講解的內容,多媒體課堂下,實施互動模式也要堅持這個原則,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來進行知識傳授,所以課堂上的知識要分清重點和次要點,把必要的知識安排在課堂上。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趕進度,一節課會呈獻給學生二三十個單詞,但是問題是學生在短短的時間內,根本不能掌握這些單詞,所以就造成欲速不達的現象,所以高職英語教學中,一方面要安排必需內容,另一方面要堅持夠用原則,不能安排太多。
三、多媒體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課堂管理策略的實施。教師是否能夠講好一節課不僅僅表現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上,還表現在對課堂的管理上面,如果教師能夠把課堂管理得井井有條,會更利于教師的教學活動。多媒體環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會深入觀察學生,注重學生情感上的需求,對多媒體內容的安排上會逐漸向學生一方傾斜,這樣就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上不時有學生說話或者做小動作來影響課堂的秩序,教師要及時制止,掌握好批評的限度,不能侮辱和體罰學生,另外,課堂上會出現很多矛盾沖突,所以教師要使用合適的方法來化解課堂矛盾。
(二)話題討論策略實施。高職英語涉及到外國文化,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存在很多問題,就拿圣誕節來說,學生就會想知道圣誕節和中國的春節的區別。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應該對這兩個節日進行圖片展示,并且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然后針對話題在學生中間展開討論,讓學生的思維可以不僅僅限于單一的方面?;咏虒W模式的表現之一就是話題討論策略的實施,進行話題討論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促進對高職英語課堂內容的掌握。
(三)實施互動情景營造策略。新課改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給予正確的指導。教師在多媒體環境下進行教學,可以利用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該積極參與,只有學生參與課堂的活動,那么課堂的學習效果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另外根據某種現象在同學之中進行一場英語辯論,或者針對一個問題,比如說課本中出現對新加坡的介紹,那么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展示新加坡的圖片,另外以問題的形式,來使得學生參與互動,比如“請說說你心目中的新加坡”。
(四)協商式策略。協商式策略顧名思義就是共同協商,這一改往日的學生地位,使得學生和教師站在同等地位對問題進行協商。高職英語教學中會面臨很多句子的學習,在進行話劇表演和場景模擬中,對扮演角色的分配需要協商,教師也在其中扮演角色,從而使得表演任務順利完成。另外一方面,教師的知識水平也是有限的,在具體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和同學們共同商量來解決,教學相長。在協商式策略的實施中,學習氛圍融洽,學生很容易融入課堂的學習之中。
【參考文獻】
[1]劉桂英.基于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聽說互動式教學模式[J].讀與寫,2011(11)
[2]黃冬梅.網絡環境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指導[J].現代交際,2012(2)
【基金項目】2010年度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2010JGA214)
【作者簡介】李 霞(1985— ),女,廣西陸川縣人,廣西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