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要:工傷保險是我國一個起步較早但發展較慢的社會保險險種.它是社會保險的一個重要而特殊的分支:工傷保險基金在我國的社保基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文章中.將就我國工傷保險基金收支及可持續性進行一定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工傷保險基金;收支;可持續性
工傷保險基金是我國的重要基金類型.是為了對企事業單位職工人身安全進行保障的基金.能夠使工傷職工及時的獲得保險待遇以及相關救助.可以說是工傷保險進行實施的重要基礎,截至目前,我國工傷保險也已經開展了20多年.并獲得了一定成果,而在新的社會形勢下,為了能夠保障工傷保險的穩定運行以及可持續發展.就需要能夠做好其收支及可持續性的研究,
一、工傷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情況分析
1989年開始.我國對工傷保險試點進行了建設.即在當時新市場環境下我國的工傷保險制度進行了積極的探索,1996年.我國在對之前各地試點開展情況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對我國的工程保險試行辦法進行了發布.并逐漸形成了工傷保險的規模管理,
(一)經歷階段
以1993年到2005年作為研究目標.其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發現.在該過程中.我國工傷保險基金無論在支出還是收入都處于一個較快的增長階段.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則可以將這段時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93-1996年.在該過程中.我國工傷保險基金在支出以及收入方面都具有平穩的增長情況.我國各地區也積極開展了工傷保險的試點:第二階段,為1997-2003年,在這個區段中,我國工傷保險出現了小幅度的下降.而之后則又恢復了呈平穩增長的狀態.也即是在1996年.我國對職業工傷保險試行辦法進行了發布.并在該辦法中對不同地區的管理辦法進行了規范:第三階段.則是從2004年至今.我國工傷保險無論是支出還是收入都具有了十分明顯的增長.而收入更是以快速的方式得到了增長,而在此期間我國所頒布的一系列工傷保險條例規范等等.更是在將以往試行辦法進行升級、規范的同時獲得了更大的法律效率以及權威性.在對我國工傷保險制度適用范圍進行擴展的同時對我國工傷保險事業的快速發展進行了實現,
(二)基金率變化
對于工傷保險基金率來說.其是指期末積累金額同下期工傷保險支出總額的比例,當該基金率越高時,整個過程中其積累資金的支付能力就越強.而我國在近年來.工傷保險率都在24%至377%的范圍當中.可以說該比例是非常高的.從這里則可以看出.我國期初積累基金情況能夠對工傷保險支出進行較好的支付,對于該保險基金來說.其在應用中是以工傷保險制度為基礎上.要想更好的為我國事業勞動者以及勞動能力喪失人員對基本的生活保障進行提供.就需要對這部分開支需求進行滿足,對此,則需要按照“收支平衡、以支定收”的原則開展保險基金籌集工作.即對于一定時間的基金籌集總額來說.需要按照預計支付保險費用總額對其進行確定,并保證兩者間具有較好的平衡關系,
二、工傷保險基金可持續性研究
(一)人數發展趨勢
近20年來.我國工傷保險參保人數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尤其在2003年以后.工傷保險參保人數更是具有非常迅猛的增長勢頭,對于這種參保人數不斷增長的情況來說.則對我國近年來工傷保險發展的大背景進行了形成.無論是對于我國保險僅僅支出還是收入增長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二)基金結余率變化
對于結余率來說.其是指我國工傷保險基金結余額占同期保險基金收入總額的比例,近年來.我國的工傷保險結余率整體呈現出走低的態勢.從相關數據的研究可以發現.同結余總額相比.我國工傷保險在收入總額方面具有更快的增長速度,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結余率指標來說.其從財務角度來說能夠對我國社會保障可持續的發展情況進行反映,理論界看來.需要具有3個月以上時間的儲備才能夠對社會保障支付的相關需求進行滿足.也有學者認為需要將該指標評估標準值確定為25%.而從這個角度看來.我國目前在保險基金結余率方面已具有了較高的水平,
(三)保險基金保障度
對于基金保障度來說.其主要含義是在根據目前我國工傷保險支付水平的情況下.僅僅以結存額能夠進行多長時間的支付,雖然我國近年來在保障度方面具有下降.但在緊急保障度方面依然處于較高的水平,
三、研究結果
(一)工傷保險基金結余偏高
在我國剛剛開始對工傷保險金基金進行建立時.由于當時不存在以往歷史積累的支付負擔.且當時支付系統還不很完善.對于基金初期的積累則具有著較為積極的意義,利于這部分基金的積累,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很多工傷管理部門在工作當中也一直具有保守、謹慎的態度.對于工傷高發行業甚至還存在著一定的刻意規避情況,而各地在工作開展中,對于保費征收具有著較高的重視程度.在補償支付方面則存在著一定的忽視情況,在這種整體態勢下.我國工傷保險基金在發展初期則具有了較大的積累量.雖然從基金結余角度具有一定的有利影響.但該種情況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我國當時工傷保險管理部門在保險意義理解以及應用把握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夠深刻情況,
(二)儲備金初步建立
從基金管理角度看來.工傷保險基金根據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儲備金以及運轉基金這兩部分,以德國行業為例,其工傷保險基金則由儲備金以及運轉基金這兩部分組成,通常來說,在平衡期階段,該僅僅能夠對收支平衡進行保持.運轉基金方面.主要對正常收入、支出以及支出平衡進行負擔.而如果在統籌地區出現了重大的工傷事故.則很可能因此導致收不抵支情況的發生.此時則需要對風險基金進行提取,以此實現工傷保險的支付,可以說.在我國工傷保險基金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對儲備金進行了較好的建立以及積累.即從資金角度上保障相關機構具有足夠的經濟支付實力來對可能發生的重大惡性或者重大突發性事件進行應對,
(三)中長期支付壓力加大
通過上文的研究.也可以發現.我國工傷保險基金在支出平均增長速度方面同收入增長速度相比較高.且基金結余率也出現整體下降態勢,而從2006年開始很多職業傷害高危人群進入到工傷保險之后.近年來也存在著較大的支出負擔,考慮到我國工傷保險基金目前的結余情況.在近期出現支付困難的幾率相對較小.而如果我國相關行業在安全生產方面在未來依然沒有發生較大的改觀.工傷保險在中長期支付能力方面則具有了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并因此對受傷職工康復、行業費率厘定以及工傷事故預防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
(四)基金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工傷保險基金的發展時間方面還相對較短.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國工傷保險在發展方向以及審慎方面還是較為適當的.在近年來出臺支付政策以及費率征率方面也能夠同我國的工傷保險情況相符合,同時,我們也應當認識到.由于我國工傷保險基金建立時間相對較短.在制度制定方面還存在著穩定性缺乏的情況.也在工作開展中出現了信息披露不及時、積累較高、信息不完備以及管理風格較為保守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對工傷保險制度作用的發揮產生了影響.需要在未來工作開展中進行積極的改進,
四、結束語
工傷保險基金是我國現今社會保險基金中的重要類型.對于我國行業發展以及社會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上文中.對我國工傷保險基金收支及可持續性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與分析.可以說.我國工傷保險在可持續方面表現相對較好.近年來支付問題出現的幾率較低,但是,也應當能夠看到我國工傷保險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需要在未來工作開展中聯系我國情況不斷改善、優化.實現我國工傷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