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菲
摘 要:對幼兒實施環境教育的方式有很多,文章從教師率先垂范、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注重體驗式環境教育、與家庭及社區進行互動等四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開展環境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幼兒;環境教育;教學方法;體驗式;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2-0064-01
對幼兒實施環境教育的方式與方法,有游戲、故事、藝術、體驗、實踐、實驗、快速聯想等。游戲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使幼兒親近自然、了解社會及生活;故事和藝術能幫助幼兒認識世界,表現自我,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體驗、實踐、實驗是獲取信息的常用方法,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快速聯想是通過創設情景和問題,激發幼兒圍繞主題進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環境教育中,教師所采用的方法直接影響著教育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提高綜合素質,有效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實施環境教育。
一、教師率先垂范
要培養幼兒的環境意識,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幼兒天性愛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印在幼兒腦海中,教師對自然環境的情感和態度直接影響著幼兒。比如:在戶外活動中,教師發現一根被折斷的樹枝,于是很傷心地撿起它唱起了《愛護小樹苗》。這時,幼兒們也會跟著老師的情緒體會小樹枝孤獨、難過的情感,會憎恨破壞樹木的人,會更加愛護樹木。因此,教師需具備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具有環保意識。同時,教師對環境知識的了解、對教育內容的確立及對教學方法的把握也影響著教育效果。應經常采取筆試、辯論賽、小品表演等培訓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認識到環境問題是刻不容緩的全球性課題。為推動環境教育的開展,園方對教師提出了“做什么、怎么做和追求什么”的要求,將環境教育的內容、教師的任務、兒童的活動及兒童的發展融為一體。
二、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阿爾金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維生素。在環境教育中,可采取互動式教育理念與游戲相融的多元化教育方式。比如,在活動“好玩的土”中,穿插了游戲環節摔泥碗。第一步:幼兒按意愿自選一位比賽對象。第二步:幼兒取等量泥巴,將泥巴捏成餅,手半握,使泥餅成“碗”狀,在碗底中間用手摁一小坑,使其底部稍薄些。第三步:說游戲兒歌:大泥響碗兒,小泥響碗兒,咱的泥碗好大的眼兒。第四步:兩幼兒用力將自己的泥碗反扣著摔到地面,碗底便會崩出大小不同的“眼兒”。誰摔出的“眼兒”大,誰摔的聲音最響亮,誰就獲勝。還編了泥娃娃兒歌:“小朋友,玩泥巴,玩得心里樂開花;小手越來越靈巧,變的花樣真不少。”幼兒在游戲中說說、做做、玩玩,既感受了快樂,又掌握了知識和技巧。實施環境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觀察法、實驗法、參觀法、視聽媒體、兒歌、故事、表演、競賽、頭腦風暴等,教師如何把這些方法合理有效地運用于教學活動中,體現著教師的教育水平和綜合素質。
三、注重體驗式環境教育
“聽到的,容易忘記;看見的,可能記住;親身體驗的,就能理解。”幼兒天性中有對自然萬物生命的認同和天然的同情心,他們在成長階段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可以逐漸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春天,可以組織幼兒去鄉下桃花園,讓他們去大自然中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然后,讓他們交流、分享感受:你聽到大自然中的幾種聲音?聞到的花、葉、樹是什么味兒?摸了幾種植物?什么感覺?看到大自然中的哪些現象?幼兒們紛紛訴說著自己的發現:“大自然的聲音很多,除了鳥叫聲之外,還有蟲鳴聲、風聲。”“如果將葉子折斷,則氣味更濃。”“通過撫摸,發現葉子正反面不同。”“小河里有小魚,還有塑料袋,河邊有綠色植物。”最后,可以組織幼兒把自己的體驗過程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在互助互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分享學習的成果。
四、家園共育,社區互動
人類學家蘭德曼說,生活很少以自然的安排為基礎,而是以在文化上被塑造成的形式和慣例為基礎。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除幼兒園外,還有家庭和社區。因此,環境教育必須從幼兒在特定環境中所經歷的活動、承擔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際關系出發,協調相關的社會力量來促進兒童的發展。幼兒將在幼兒園學到的環保知識在家庭或社區中付諸實踐是重要的,而家庭和社區則應為幼兒園服務,達到資源共享、共同促進的目的。比如,教學活動的最后延伸部分大都要求家長合作完成,如:和孩子一起制作鳥巢,做保護鳥類的義務宣傳員;幫孩子做一些小實驗,參加親子活動;和孩子一起做觀察記錄等。同時,社區可給幼兒創造一些學習平臺,如:邀請環保專家講座、舉辦環保宣傳活動、為幼兒提供觀察參觀的機會等。只有統籌各方資源,形成教育合力,環境教育工作才能得以有效開展。
五、結束語
總之,幼兒園環境教育不能僅限于環保教育,其價值應在于引導幼兒感受和初步理解生命的多樣性、相似性及相互依存性。幼兒期的環境意識表現為對周圍環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樂于探索,熱愛并愿意創設美的生活環境。教師應通過科學、豐富的教育方法,讓幼兒在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究中掌握環境知識和環境技能,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參考文獻:
[1]梁敏玲,楊向真.創設幼教生態園探索環境教育新路子[J].學前教育研究,2002(05).
[2]孟新.終身教育視野下的幼兒園環境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