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2016年9月15日,江津區支坪鎮白溪社區。
13點30分,社區黨委會議室門口,三個莊稼漢模樣的漢子正翹首眺望。
為首的一位花甲老人,名叫李祖倫,是金華黨支部書記。
李祖倫身旁,吳云超和鄭才偉兩名支部委員分立左右。
“每月15日,黨支部要過組織生活,雷打不動——按照規矩,我們三個要提前到。”李祖倫說。
站在會議室門口,三人一起向遠處張望。
遠處小道上,出現了三三兩兩的人影——支部其他黨員陸續到達。
13點45分,人到齊了。
李祖倫自豪地笑了笑。
14點,組織生活會開始。
李祖倫大步邁上講臺,套用電影《老炮兒》的臺詞做了開場白:“以前,有人忘了規矩壞了規矩,要不得!現在,大家都講規矩守規矩——這才對!”
治國先治黨
為了維護“規矩”,李祖倫曾和別人吵過一架。
那是2010年,李祖倫一連小半年沒接到參加組織生活會的通知。
李祖倫覺得事有蹊蹺,于是找到社區黨委時任書記咨詢。
書記說:“組織生活已經過了。”
聞言,李祖倫勃然大怒:“為什么不通知我?莫不是你們把我的黨籍開除了?”
書記無言以對。
更讓李祖倫生氣的是——組織生活開展不規范,僅僅是不講“規矩”的表現之一。
彼時,白溪社區黨委還存在班子能力弱,服務群眾不到位,黨員作風疲軟等一系列問題,也因此成為江津區掛牌的后進基層黨組織。
類似問題,全市其他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同樣存在,有些還衍生出違法亂紀案件。
當下的中國,已全面進入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階段。在這樣一個攸關國命的歷史節點上,黨所面臨的考驗和挑戰也更加嚴峻。
要戰勝困難、贏得未來,確保執政黨黨員的素質、能力、作風跟上時代需求,就顯得愈發重要。
2014年12月的一天傍晚,李祖倫吃過晚飯,打開電視。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旋律隨即響起——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強調,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全面從嚴治黨?”李祖倫心里微微一顫。
就在這個月,中央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并將之列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攸關黨和國家命運的治國方略。
在中國共產黨95年的發展史上,從嚴治黨是一個永恒的重大課題。過去,黨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其政治保障都源自從嚴治黨;未來,黨要領導全國人民繼往開來、續寫輝煌,從嚴治黨也是應有之義。
因此,作為新時期對從嚴治黨優良傳統的繼承和弘揚,“全面從嚴治黨”注定將影響一個時代。
“引領民族復興的現實路徑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這個戰略布局中,‘全面從嚴治黨處于關鍵地位,是其他‘三個全面的重要保證。”有媒體這樣評價。
面對這個“永恒的重大課題”,重慶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領導作示范
2016年5月23日,重慶市委辦公廳秘書一處黨支部,一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集中學習討論會正在進行。
圍繞黨章學習,黨支部成員們正在踴躍發言——
“全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通過認真學習黨章,我們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黨規黨紀意識,提升了黨性修養。”
“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要經常學習黨章,認真對照黨章,嚴格遵守黨章,牢記入黨初心,牢記黨員身份,牢記崗位職責,更好地把黨章規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對黨絕對忠誠,努力做一名‘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
…………
會議室里,市委書記孫政才與支部同志進行了深入交流。
隨后,孫政才又為大家講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黨課。
像這樣的學習討論會和專題黨課,遍布全市各級黨組織。
習近平總書記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思想上“缺鈣”,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因此,市委強調,貫徹“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
全市有170余萬黨員——如何讓大家都參與到思想政治建設中來?
市委的對策是:以各級領導干部為重點,以中心組學習為主要載體,充分發揮各級黨校主陣地作用,創新學習方式方法,不斷拓展學習廣度深度,進一步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啟動后,市委常委們立即奔赴各自所在黨支部,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集中學習討論會,同時迅速作出安排部署,推動各自分管聯系部門和地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從積極參加學習到主動講授黨課,從帶頭踐行“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到引導其他同志積極參與……在思想政治建設進程中,以市委常委會成員為代表的“關鍵少數”,始終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
在銅梁區,按照全覆蓋、高標準、突重點“三個堅持”原則,一個囊括全區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非公組織等6個領域、近千名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干部的定期教育培訓平臺,已經開始全面運轉。
而類似的常態化教育體系,正覆蓋全市各區縣和市級部門。
在江北區大石壩街道,黨員教育方式正在升華。
街道黨工委結合轄區非公企業密集的特點,摸索出規范非公企業黨員教育引導“三步工作法”——提供模板、旁聽指導、微信互動……隨著“三步”邁出,當地非公黨員教育推進順利。
鐵拳鑄“鐵律”
2015年底,綦江區行政服務中心。
這天清晨,段貴華一邁進中心大門,就聽到一位同事抱怨:“管這么嚴,有必要嗎?”
原來,這位同事因為在上班時間玩手機,被中心黨委在職工大會上點名批評。
見這個后生有些鬧情緒,段貴華以長輩口吻勸道:“從嚴執行黨紀,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懲前是手段,‘救人才是目標。”
作為全面從嚴治黨主戰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核心目標,正是要通過肅清腐敗和作風積弊,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之效。
為達到這個目標,市委開辟了兩條戰線:
第一條戰線:重拳反腐——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嚴肅查處腐敗案件,決不讓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
第二條戰線:整風糾偏——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處置,及時約談、誡勉,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沿著兩條戰線,市委“重拳”頻出:制定《重慶市黨員干部政治紀律“八嚴禁”》《重慶市黨員干部生活作風“十二不準”》《重慶市領導干部招標投標工作紀律“三要十不準”》《關于進一步規范重慶市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試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實施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制度,強化黨委、紀委等執行主體作用,善用巡視、派駐監督、社會公開通報等監督渠道。
頂層設計周密部署,基層創造力隨之迸發。
在渝北區,“四風”問題的發現和處置機制得以明確——2015年至今,這項機制已發現并處置問題252個,56人被誡勉談話,173人被提醒教育。
在城口縣,縣領導班子成員和鄉鎮領導干部“雙向約談”制度已實現全覆蓋——在今年換屆過程中,縣委通過這個渠道發現了7個村黨支部候選人的違紀線索。
在市國土房管系統,相繼啟動了廉政責任清單、廉政文化建設等配套項目。
在市國稅系統,針對窗口單位干部作風問題,局黨組建立了改進服務預防腐敗的相關工作機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張無死角、全覆蓋的黨風廉政“天網”,就這樣越織越密。
而在綦江,相關配套制度也已全面運行。
段貴華欣喜地發現,在“越來越嚴”的大環境倒逼下,那位同事很快認識到了問題。
今年以來,這個年輕人知恥而后勇,努力改進工作作風,終于打了個翻身仗——在上半年單位綜合測評中被評為先進個人。
“雙責”促落實
2016年4月9日凌晨,城口縣發生了一起1人死亡、5人受傷、車輛嚴重受損的交通事故。
肇事車輛歸屬于厚坪鄉政府,事故發生時由鄉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謝某某駕駛。
很快,因為履行管理監督責任不力,厚坪鄉黨委書記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黨委副書記、鄉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組織委員、武裝部長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當年7月29日,這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不力典型問題,和其他三起問題處理通報一起,向社會公開。
2014年以來,對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檢監察監督責任不力典型問題進行通報,在重慶已成為常態。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根本就在于落實各級黨建主體責任——就如市委書記孫政才所說:“管黨治黨責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責任。”
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市委強調,各級黨建主體都要切實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實處,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可是,全市有30余萬個黨組織,基數如此龐大,如何全面夯實“雙責”?
重慶的做法是: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實現“雙責”落實“逐級加壓”。
如何“逐級加壓”?
重慶探索了三條路徑。
一是訂立責任清單,實現主體責任量化可控。2015年,市委審議通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實施辦法(試行)》,對黨委班子及其成員劃定24項責任清單,列出20條具體追責情形,將“難以名狀”的“雙責”量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指標。
二是督促整改,確保責任落實無死角。2016年4月1日,市紀委發出《關于進一步推動“兩個責任”落實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黨委針對自身主體責任落實現存問題,開展深入剖析和整改,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三是制度配套,讓“加壓”成為常態。針對落實“兩個責任”的重難點環節,專題報告、約談、通報、述責述廉、檢查考核等6項配套制度相繼建立,形成了壓力傳導鏈條。
“雙責”的擔子,就這樣穩穩地落到了各級責任主體肩上。
江北區郭家沱街道黨工委書記廖光洪,已感覺到了肩頭擔子的分量。
今年以來,廖光洪聚焦“主業”出新招,努力讓主體責任履行到位。
“僅廉政約談一項工作,今年就已經對135名街道干部、102名村社干部進行了約談,收到了良好效果。”廖光洪說著,臉上顯出一絲自豪。
“固本”激活力
2015年2月,秀山縣平凱街道武營社區。
通往社區辦公室的小道上,6名縣科協機關干部快步走來。
此次到社區,他們肩負著一項特殊使命。
6人“鉆”進服務中心,徑直找到黨支部書記:“縣科協機關干部服務隊,今天來社區報到!”
很快,6名“新人”就接到了各自任務。
“機關黨員到社區后,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認領‘黨員先鋒崗和‘黨建監督崗——我們認領了‘黨員先鋒崗。”一位科協干部笑道。
近三年來,秀山縣委緊盯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能力建設,打造出“機關黨員到社區報到”“基層黨員設崗定責”“非公組織黨員承諾踐諾”等一系列黨建品牌。
如此大好局面,源自重慶全面從嚴治黨的另一戰略目標。
對此,市委強調,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的“神經末梢”,是黨執政大廈的根基。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好、把基層黨員干部作風塑造好、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作用發揮好。
為此,市委為基層支了三招。
把基層黨建工作與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突出抓好領導班子建設,選好配強“帶頭人”,下功夫整頓轉化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提升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和服務群眾本領。
更加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切實減輕基層負擔,關心和愛護基層干部。
沿著這樣的戰略導向,“神經末梢”活力奔涌。
北碚區以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為目標,開辟出工作責任分解、黨員考核倒逼、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等路徑,打響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基層攻堅戰。
渝中區針對本區域商業樓宇和非公企業密集的特點,打出一套非公黨建“組合拳”,贏得企業主和黨員一致好評。
長安集團、四聯集團等大型國企,通過黨員評星定級、承諾踐諾等形式,推動企業黨員隊伍真正成為技術創新、凝聚人心的主力軍。
在白溪社區,李祖倫和社區黨員也在“發光發熱”。
參加完組織生活,李祖倫和黨支部成員們又轉戰戶外——為社區義務清掃大街。
盯著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李祖倫不禁感嘆:“經過全面從嚴治黨磨礪,社區黨委煥然一新。就拿義務勞動來講,現在你不說,黨員們也都會爭著來——有了規矩,就有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