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詩賞+趙廷虎
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已達7.1億,位居世界第一。
新鮮有趣的社交軟件、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功能多樣的客戶端……互聯網生活方式,已經讓人們習以為常。
然而,在便捷炫酷的光芒下,互聯網卻也藏了不少“坑”。
木馬病毒入侵、賬號或密碼被盜、個人信息泄漏、網絡詐騙……一個不小心掉進“坑”,傷心鬧心者有之,破財喊冤者有之,甚至有人因此被壞了名聲、誤了性命。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化解網絡風險。近年來,一系列維護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編織起了一道網絡安全防護網。
黨和政府放“大招”,廣大網民也不能閑著。
要維護個人網絡安全,不僅需要政府善治嚴管,同樣也需要每一個網民積極參與。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那么,對普通網民來說,該如何避開網絡上的各種“坑”,共筑網絡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