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2016年9月29日,國慶前夕。
豐都縣城平都大道,人頭攢動,商戶的叫賣聲不絕于耳。
“這里是豐都最繁華的大道!”豐都縣委非公工委副書記、縣工商局副局長李祝平說。
在這條商業街上,2000多家商戶秩序井然、誠信經營。
2015年4月,在豐都縣委組織部的牽頭下,縣工商局深化拓展“三亮”活動,“點亮”了平都大道的“非公黨建示范一條街”。
“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要落實在每個支部、每名黨員身上——非公組織黨員自然也在其列。”豐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非公工委書記陳明武說。
“三亮”
平都大道上,一家美容院里,“豐都縣博麗康女子會所黨支部”的標志牌和店鋪招牌并肩而立。
店鋪里,黨支部書記、老板隆玉蓮正招呼客人。
在她胸前,一枚黨徽頗為惹眼。
“這是最美的胸針。”隆玉蓮笑道。
在“非公黨建一條街”上,一共有22戶黨員業主通過佩戴黨徽,向顧客亮出了黨員身份。
而這,源自縣工商局推動的“三亮”行動。
“2015年初,我們對平都大道上的4個黨支部、22戶黨員業主逐一走訪、座談,發現黨建不規范,黨組織、黨員作用發揮不夠等一系列問題。”縣工商局非公黨建科科長譚華祥說。
針對這些問題,縣工商局將“三亮”活動確定為“非公黨建示范一條街”建設的突破口。
何謂“三亮”?
一亮身份——堅持“一企一特色、一企一亮點、一企一品牌”要求,使黨員身份“亮出來”、陣地“靚起來”、活動“實起來”。
二亮承諾——引導黨員經營戶亮出個性化承諾。
三亮職責——創新“雙幫雙培雙帶”行動,使非公經濟組織在創新創業中履行黨建職責。
隨著“三亮”迅速推進,業主黨員們參與黨建的熱情也被一一“點燃”。
模范
2015年7月的一天,豐都某黃金店。
“你們要原價賠我!”一名20歲的女顧客高聲嚷道。
“怎么回事?”豐都縣鑫達公司黨支部宣傳委員、公司經理黃榮華急忙陪著笑臉,上前問詢。
原來,該顧客從海南買回了一塊黑色玉石,委托給該黃金店加工,卻不想被店員弄壞了。
了解原委后,黃榮華當場承諾:“你放心,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一定賠償。”
而黃榮華的“爽快”,源自對黨組織的鄭重承諾。
在示范街建設中,22戶黨員業主示范經營戶,分別作出了“保持獲獎榮譽、消費糾紛先行賠付”等具體承諾。
“這代表了企業的形象,更是一個基層黨組織的責任——我們要帶頭誠信經營。”黃榮華說。
經及時協商,這起糾紛順利解決。
而在不遠處的吉芙斯麥蛋糕店,黨支部書記、店主王如斌也銘記著這樣的承諾。
每天,王如斌都會提醒員工:“做食品,就是做良心!”
2015年5月,在亮出個性化承諾時,王如斌更是立下了“軍令狀”:“要是發現不誠信經營,就把吉芙斯麥的商標摘了!”
除了帶頭誠信經營外,黨員業主還帶頭開展公益活動,積極回報社會。
2016年7月,隆玉蓮發動自己的朋友和愛心人士,籌集了2.8萬元助學金,圓了19歲貧困學生陳玲梅的大學夢——這已經是她和朋友幫助的第6名貧困學生。為此,她累積募集善款十余萬元。
2016年9月,王如斌與豐都縣就業局達成意向性協議,組建烘焙專業學校,為促進就業提供支持。在此之前,王如斌的蛋糕店已免費培養了近20名當地貧困群眾。
聚力
2016年6月30日一大早,大雨傾盆,“豐都縣非公組織黨員示范街”微信群炸開了鍋。
“啷個辦喲?活動還搞不搞?”
“去還是要去吧,都通知別個了。”
“等雨小些再說吧!”
這天,“非公黨建一條街”上的黨員們決定組織“送溫暖、送技術”下鄉慰問貧困黨員。
沒想到,天公不作美。
一個小時后,雨依然在下。
黨員業主們坐不住了,于是拎著早已準備好的慰問品出了門。
這次非公黨組織集體活動共有16家黨員商戶參加,籌集慰問金6000多元。
這天,黨員們走訪了4個鄉鎮,慰問了8名困難黨員。
盡管被淋成了落湯雞,黨員業主們卻感慨良多。
“看著困難黨員在艱難的生活環境中,依然保有純潔的黨性,很讓人受教育!”
“以后應該多組織這樣的集體活動。”
“以前支部活動都是單打獨斗,現在我們有了組織,開展活動就是不一樣!”
為規范非公黨建,豐都縣工商局利用非公黨員微信群、QQ群等媒介,建立每季度交流學習、每半年集體座談等長效活動制度,在凝聚人心的同時,也形成了合力。
轉化
2015年12月,鑫達公司員工江漫莉樂開了花。
“我提交的‘金點子評上了獎!”江漫莉說。
在公司組織的“金點子”評比中,江漫莉提出的建議,和其他9個“金點子”一起脫穎而出,獲得了公司嘉獎。
而“金點子”評比,僅是鑫達公司探索推行的“聯、比、送”黨建工作法的創新之一。
2015年4月開始,在縣工商局幫助下,鑫達公司將黨建與公司文化、管理工作相結合,創新了這一工作法。
“聯”——支部書記聯系支委成員,支委成員分別聯系黨員,每名黨員聯系三名員工,在思想、學習等方面給予幫助。
“比”——開展“我為公司獻一策”活動,每年評出“金點子”,并給予一定獎勵。
“送”——開展“三看望一慰問”活動,關愛困難群眾,積極參與社會公益。
“這一工作法使得我們的管理更加規范,也讓黨建成效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黃榮華說。
2016年6月,鑫達公司員工代春梅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顧客更信任胸戴黨徽的店員,我要向他們看齊!”代春梅說。
和代春梅一樣,越來越多的員工向黨組織靠攏,鑫達公司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相得益彰。
“讓黨建優勢轉化為非公組織的發展優勢,這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李祝平說。
2015年底,鑫達公司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公司黨支部獲評市級“黨建示范點”。
【啟示】
近年來,雖然我們加大了在非公經濟領域發展黨員和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力度,但是空白點和薄弱環節還很多,尤其在規模以下企業和“小個專”市場主體中,情況不太樂觀。這也正是我們非公黨建工作的重點。所以,針對各個類型的非公組織,我們有針對性地先后啟動了創建示范“一條街”、打造黨建“一條線”、建立服務“一張網”等工作,加大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的力度,真正實現黨建工作與非公企業發展同頻共振,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達到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
——豐都縣委非公工委副書記、縣工商局副局長李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