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秋



分析、解決問題是一門科學,因為它擁有經過驗證的科學步驟和方法;同時,它又是一種藝術,其中每個問題都有獨特性,如果只照搬固定模式和工具是不夠的,要根據問題的特點,靈活選擇方法并加以組合。因此,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客觀、系統、結構地思考,才是分析問題的必殺技。
分析問題本質,是指找到隱藏在問題背后的根本原因,若只關注表面現象,就不會發現導致問題的關鍵。這就好比醫生在診斷時需要根據癥狀做一系列檢查,才能確定病因,治好頑疾。分析的過程就是將問題的現象層層撥開,直到露出問題的核心面貌為止。
關鍵:說清楚問題
我們每天都被各種問題包圍,小到“今天出門穿什么鞋”,大到蘇格拉底關于“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著名人生三問。盡管這兩類問題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必須找到解決策略并實施解決。美國著名的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說過:“把問題說清楚,就等于解決了一半。”因此,在真正開始尋找解決方案之前,需要確定并描述清楚問題是什么。
所謂“問題”,就本質而言,是指現狀和期望或者現狀和目標之間的差距(見圖表1),描述問題也要從現狀和期望兩個維度展開。比如,某企業希望提升銷售額,這表明該公司目前銷售額的完成率并未達到預期的標準。因此,在提到問題時,提出者要很理智地問自己:“我想要達到的期望值究竟是什么?這樣的期望值是否合理?”同時,期望值的合理性也決定了問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找準切入點
分析問題從確定問題本質開始,要想發現本質,就要關注整體,客觀地運用系統和結構的新認知方式。從認知角度來說,我們看待事物都要經歷從“理解—重構—呈現”的過程,分析問題也不例外,但通常在界定清楚要解決的問題之后,對于復雜問題還是會無從下手。這便需要根據前期數據的分析,把節點聚焦到少數1~2個切入點上,并建立合理的假設。
抓住本質問題,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所謂大處著眼,是要考慮問題的整體;小處著手,即要找關鍵點,需經過前端的分析,將問題聚焦到某些切入點上。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尋找問題本質。
合理運用框架選擇切入點
如何將問題層層分解,找到關鍵點?前人經過多年實踐,總結出很多成熟的“框架”,我們只需找到問題所對應的框架套用即可。在討論企業經營問題時,運用最多的框架有:分析業務戰略的3C模型、行業分析的五力模型、組織分析策略的7S模型、擬定營銷策略的4P模型,以及有關利潤的模型等。
比如,A是一家經營小商品的店鋪,座落于旅游一條街上,和同地區的類似店鋪相比,A的銷售額中等偏上,但幾乎沒有利潤,由于員工獎勵是和利潤掛鉤的,所以員工的士氣不高,流失率很高。
在這個例子中,問題引發的現象有三個:銷售額尚可但利潤低,員工士氣低,員工流失率高。首先來看三個現象之間的關聯性:員工離職和員工士氣低都是由激勵差造成的,激勵差是由店鋪無利潤造成的,因此三個現象都可歸為無利潤這一點,問題可確定為“如何提高利潤”。
接下來要討論利潤的構成,可借鑒利潤的模型:利潤=銷售額-成本。跟同行業對標后發現,銷售額并不是本店最大的問題,要想提升利潤就要從削減成本入手。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組成,需要列出所有成本科目,判斷其中哪些可控,哪些不可控,再從可控的成本項中選出占總成本比例較大的科目進行分析,從而選擇一個作為切入點。分析到這里,問題便成功完成了轉化,將“如何提高利潤”的問題變為“如何控制某項成本”。
分解到此程度也未必足夠,分析越是深入透徹,接觸到核心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為找到切入點,適當了解、參照一些常用模型提升成效是很有必要的。
使用MECE方法構建框架
對于沒有現成框架可借鑒的問題,需要利用MECE工具進行分解,“將事物進行分解,用結構去理解全體”正是MECE方法的思考精髓。
運用MECE方法搭建的框架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流程框架,即把事物按照發展脈絡的先后順序進行分解;第二種是邏輯框架,將分析對象按邏輯進行分解;第三種是二維矩陣框架,即使用縱軸和橫軸,將分類后的兩個獨立變量搭建成矩陣,如做性格測試時使用的DISC和PDP方法,都是采用二維矩陣框架去分析的。
在沒有框架的問題中,使用流程框架的問題占較大比例。比如,某企業的項目審批進度總是超預期,如何改進流程、加快審批進度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列出流程,用MECE的標準衡量是否有步驟出現了重復或嵌套的情況;再列出每個流程的耗費時間,判斷哪些步驟是可控步驟,哪些不可控;然后,在可控步驟中選出占時最長的環節,該環節正是選定改變的切入點。
要注意,框架是為解決問題而服務的,千萬不能“為了框架而框架”,有些問題看似可以借用框架,但在分析之后會發現并非如此。例如,一家生產原材料的企業試圖進入一個新市場,需要預測市場的容量和前景。這似乎是一個關于市場進入的問題,很容易想到應用“五力”模型去分析整個行業,但事實上,我們不需要運用“五力”模型,只需考慮原材料制成的終端產品市場大小即可。因此,在確定問題時要清楚每一種框架的定位,只靠分析問題的工具不足以解決問題,藝術性地運用科學的方法才是解決問題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