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琴
本文對何為翻轉課堂及其形式與其在初中化學教學模式中的形態作 了相關介紹,就如何進行翻轉課堂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具體落實與應用的相關建議.
目前,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國內不斷受到重視——Flipped Classroom,即翻轉課堂.該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規則,以學生在家通過授課視頻自主學習為主,傳統教師負責教學視頻的制作及課間幫助學生理解指導,使教學效果得到不斷強化.
一、“翻轉課堂”實踐背景
翻轉課堂,并非只是在沒有指導老師的情況下單純依靠視頻來獲取教學內容,而是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的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富有效率與個性化的師生溝通方法.學生可以通過教師安排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制作的授課視頻進行學習,不再只是學生單方面通過教學文本枯燥地自學,相對于傳統方式而言,翻轉課堂通過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學習計劃調節教學視頻的節奏,達到個性化教育的目的.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當代青少年接觸新事物的速度要遠高于過去,他們的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比較開放,能夠較好地理解和消化新型教學模式,所以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更有利于師生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
化學作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其教學內容極具魅力,但若只是一味通過課本為學生灌輸知識,缺少實驗過程的輔助課堂教學會失色不少;而且,初中化學是以啟蒙者姿態存在于學生的學習歷程中,“翻轉”課堂的核心詞是“問題、探究、互動”.因此,若要制作一堂精彩且高效的化學翻轉課,教師需要在規定的教學目標下,預先錄制好學習內容、知識要點、涉及到的實驗現象以及相關實例等,通過展現這些內容來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讓線上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和高效.例如,滬教版九年級化學課本中有一章節是《性質活潑的氧氣》,在該章節中涉及到的實驗比較多,為了更好的闡明它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教師需要從氣味、可溶性、密度、性狀、氧化性等方面來對其進行說明與闡釋,可適當從網上查找相關圖片及視頻,在講解時作一個有效的穿插,使學生在字面理解的基礎上在腦海中形成更加具象化的記憶,以便于他們對知識要點更好低理解.
教師制定課堂學習目標時,要盡可能明確具體、通俗易懂,另外在講解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問題,發散學生思維,讓他們能夠對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堂中就能及時靈活、有效運用.此外,還需對學生進行課堂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能當場給予反饋指導.
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是翻轉課堂實施的關鍵,考慮到某些初中生自理能力較弱,因此,在制作課程過程中,不能僅從知識點的選取來考慮,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趣味性,教師還要選擇性地插入一些實驗視頻,整個頁面的編排及Flash動畫等相關元素的設計制作,最好能夠緊扣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留下深刻的課堂教學印象,教師還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加入翻轉課堂學習,通過家長監督,使學生展開自主探索學習.
從上述分析看,人們針對“翻轉課堂會降低老師在課堂中的作用”的質疑會有所減弱,老師和學生通過角色翻轉,教師承擔的責任更大,不僅需要針對性地展開教學,還需通過自己的智慧讓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活潑,教師也需對自己的授課視頻加以改進,以供學生課后查閱與下載.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我們一直秉承的教學理念就是“因材施教”,但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傳統教學中,每個班級成員的學前基礎各不相同,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對于同一知識點的講解,學習效率高的學生可能很快就能理解,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可能需要講解兩三遍才能有所了解,而一堂課的時間又控制在了45分鐘內,如何才能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制定教學計劃呢?此刻,翻轉課堂的優勢就十分明顯,所有的教學進度都由學生一手掌控,特別是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還可以暫停,重復觀看,學習進度較快的學生也可以合理利用其他時間來鞏固自己的知識點,從而實現了“優、差統一”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視頻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任務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拿初中化學課程中的“燃燒”教學任務來講,教師在翻轉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微視頻的制作帶領學生進入廚房,通過燃燒中有關氧氣、二氧化碳、氫氣、一氧化碳以及防火、滅火等化學相關原理的講解,提高學生的生活認識能力,以及化學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在制作微視頻時,會涉及到諸如腳本設計、案例制作、微課視頻的錄制等相關環節,因此過程相對復雜、繁瑣、有時甚至要錄上好幾遍才能達到教學目標,但教師應該注意,視頻的制作時間不應過長,重點通過案例分析與講解激發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讓學生通過交流得出化學課堂中的教學結論.因此,教學課件的制作語言應該精煉、內容明確,化學微課視頻教學重點包括以下環節:分組交流——學生根據交流內容鞏固學習成果——不斷提出困惑,解決困惑,通過以上環節,讓學生自我設問.
此外,在翻轉課堂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不斷加入實驗案例教學讓學生對自然科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得到有效培養.所以教師在翻轉課堂的實驗教學中,要不斷引發學生進行案例思考與探究,通過實驗現象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例如,實驗一:教師對沾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花朵噴水;實驗二:教師將沾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花朵放在二氧化碳氣體當中;實驗三:將這朵沾有紫色石蕊試液,噴過水的花朵,通入二氧化碳氣體.通過上述三個實驗環節讓學生對這三個實驗的化學反應現象進行觀察,通過學生的課堂分組討論,最后得出:讓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的物質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后生成物碳酸.在上述實驗中,學生經過認真的觀察與分析,最后得出相應的化學結論,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方式,能將學生的探究精神很好的激發出來,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在今后的化學教學中如果再遇到類似不了解的知識,他們就會積極主動的進行分析與探究,直到最后自己通過探索得到結論,從而對化學知識中的疑難點以及困惑點進行深入的了解并自己感悟有效吸收.
綜合上述案例分析,可以得知,就化學學科的教學過程而言,相較于其它學科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化學學科的教學除了教授理論知識點外,還需通過相關的實驗環節來拓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除了規范操作程序外,更離不開系統的理論基礎,因此,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還需將所學知識進行整合,讓知識更加系統化,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運用.
初中化學教學沒有特定的教學模式,對于翻轉課程而言,在課程制作的過程中,不在于教師用了多少精彩的課件材料,而在于真正能使學生受益的知識點有多少,翻轉課堂的一切目的就是以學生受益為主.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在其影響下展開變革,翻轉課堂亦是其不斷發展的產物之一,從教學理念的提出到每一次實踐過程,都需要師生不斷進行探究,其最終的理論形態與發展結果依然值得我們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