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兵

根據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地位必須要落到實處,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亦不能例外,那么,我們當前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怎樣的問題,又該如何有效落實新課程理念呢?本文就該話題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自己的思考,觀點不成熟之處,掛一漏萬,還望各位專家同行雅正.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不和諧之處分析
縱觀當下的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不少,與生本教育理念相悖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1.化學教師觀念上存在誤區
“講實驗”、“背實驗”代替“做實驗”的現象尤為嚴重,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教師觀念上的問題,被中考指揮棒影響,講實驗、背實驗的“考試”效果良好,因此出現了教育“短視”,忽視了學生實驗素養的發展.
(2)多媒體“便捷式”教學手段的濫用,很多動畫、課件很直觀地呈現了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教師以此為提高課堂容量的重要抓手,在提搞課堂容量,提高課堂形象化教學的同時,也拉開了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
2.缺乏實驗方法的必要指導
新課程雖說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但是對于教師的主導性作用亦有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準確的解讀新課程容易在指導上出現誤區,方法指導的缺失導致實驗過程亂、效果差.筆者從教學實際來看,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教師缺乏對實驗教學方案設計上的優化,實驗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方法存在形式單一、陳舊的問題.
(2)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是為了讓學生觀察到“目標現象”而安排演示實驗或分組實驗,這種看似目的明確的實驗教學,但是學生缺乏了設計實驗和方案比選過程的參與,導致學生的實驗素養、實驗能力培養不成體系,沒有計劃,實踐經驗表面,在實驗教學環節中,教師越是包辦,那么,學生的能力越是容易出現問題,學生的動手、動腦,以及實踐、創新能力均被教師的思維所代替,無法最大化、最有效的發展.
3.學生實驗時間的缺乏
教師除了教材中的實驗,而且是考試的重點不得不做的實驗外,很少再安排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實驗探究;課后的時間學生被化學作業填的滿滿的,課外小實驗、小制作根本沒有,課外實驗的忽視導致課堂實驗與生活出現了脫離,STSE的滲透不到位,自然也就談不上課后學生去日常生活中探究與化學有關的現象及規律了.
二、對應的策略分析
1.注重問題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化學實驗的興趣
學習并非孤立的行為.注重問題情景的創設能夠帶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實驗興趣的有效提升.首先,應該明確問題情景創設的目的,很多教師在問題情景的創設上目的是存在問題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情境為了烘托氣氛,課堂上熱熱鬧鬧的,但是下課了效果甚微,筆者認為我們的教學情景創設應該立足于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心理兩個方面,即通過情景的創設激起學生主動探究教學核心概念、核心規律、教學重點的強烈欲望,缺失了對學生認知的分析是低效的,[HJ0.95mm]缺乏了對教材的分析與教學重點和核心概念背離是無效的.那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而言應該如何創設情境呢?
(1)問題情景要“實”.
“實”有聯系生活實際和真實問題兩層含義,“實”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筆者在和學生一起學習有關“溶液酸堿度”的實驗教學時,從實際生活出發拋出一個真實的問題:“同學們,首先回憶一下,在現實生活中是我們是如何進行頭發護理的?”
(2)問題情景要“新”.
“新”有問題所包含的信息“新”和內容“奇”兩個方面,這些內容由于比較新、比較奇,容易激發學生的實驗探究欲望,可以作為情境并遷移到實驗室探究中來,如何組織呢?
如今是信息化時代,互聯網上有很多最新的信息,鼓勵學生搜索最新的與化學知識相關的信息和現象,激發學生也想一探究竟的欲望,有助認知情趣的發展.
2.開展多樣化實驗
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趣味化學魔術.
“魔術”都是假的,但是支撐魔術的是科學!里面包含了物理知識,也包含了化學知識,如果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尤其是演示實驗中能夠將魔術引入進來,那么能夠有效調動學生探究和分析的積極性.
例如,筆者和學生一起演示“燒不壞的手帕”實驗,并和學生一起揭秘燒不壞的原因,繼而對“燃燒條件”有新的認識.
(2)生活化的小實驗.
生活即教育.實驗探究的問題源于生活,例如:“如何除去熱水壺中的水垢?”實驗探究也可以選擇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化學實驗,如,和學生一起探究PH值實驗,我們也可以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質作為實驗試劑.
(3)微型化學實驗.
微型化實驗是創意的體現,也是綠色化學活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這個方面的思考,不僅僅可以減少污染,還能讓更多地學生有動手、動腦去挖掘生活中學習資源的機會.
3.改進實驗
改進實驗充分體現了生本教育的理念,通過實驗的改進讓我們的實驗更適合學生實際,通過實驗的改進,化學知識的呈現更為合理.此外,筆者認為還可以分步呈現實驗改進的過程,啟迪學生的思維.
例如氨分子運動實驗,筆者和[HJ1mm]學生從如圖1所示的實驗出發,分析該實驗的優缺點,討論后發現.圖1的實驗的優點有:直觀、形象,缺點有:濃氨水的實驗需要量比較多,導致整個實驗的過程消耗量較大,實驗過程中有大量的氨氣揮發出來,彌漫在教室內,對環境的污染嚴重,學生課堂上一直聞著刺激性氣味較大的氨氣,學習情緒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
然后思考改進的方法,如圖2所示,注意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的觀察,總結出與圖1實驗一樣的結論:“該實驗說明氨氣分子和氯化氫分子都在不斷運動”,學生還可以通過觀察分析得到其他結論.
實驗是化學學科最為本真的元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的化學實驗教學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盡可能地體現化學特點,這樣在發展學生認知的同時能順利實現化學學科素養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