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p>
你好!
我今年上大三,20歲了。前一天考完期末,收拾第二天回家的東西。看到一條短信說我的航班被取消了,需要改簽或者退票。我想都沒想就按短信上的電話打回去。結果很明顯,我被騙錢了,騙了3000多元。事后我不斷地責怪自己。告訴了父母,我的媽媽也很心疼錢吶,但是她更心疼我,讓我爸爸別因為這件事情責罵我。成年人了,每天都還在給他們添堵,我有一種自己除了讀書,什么的干不了的感覺。老師,你覺著我往后在生活中該怎么長點心眼,怎么在生活里面努力才對呢?希望你能百忙之中回信,謝謝你!
小潘
小潘:
你好!十分理解你的心情,也想給你講講我自己經歷過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大概十年前,我剛從我的故鄉第一次到杭州時,在一個月里丟了兩個手機,第一個手機是在上班路上被人摸掉的,之后我花了兩千多買了一個當時最新款的三星手機。過了幾個星期,我去上??匆粋€朋友,朋友一見我就拉著我去聽講座,并且堅決要做公交車,結果我上車以后發現我剛剛新買的手機又不見了。當天晚上,上海下著大暴雨,我在丟了手機后,又被淋成了落湯雞,那真是一個糟糕的夜晚,而朋友對我說過的唯一一句話是,你怎么這么笨!
我要給你講的另一件事,是發生在幾年前,那時候我要幫我母親去美國改簽機票。就在網上搜索我母親機票的美國航空公司,然后找到電話打了過去,結果可想而知,這是一個騙子網站,當時沒有網銀,騙子提出我的機票改簽,還可以多退錢給我,要我去ATM機上操作,我當時剛剛起床,外面很冷,我的咖啡還沒喝,蓬頭垢面,腦子其實并不完全清楚,就一時犯懶,就說一會再去。把電話掛掉后的兩秒鐘,我才意識到了這可能是個騙子,再在網上查了一下這個電話,果不其然。
所以你看,遇到這種糟心事兒的人,其實不可能是你一個。有句成語叫做智者千慮,必有一疏,再聰明的人,想一千件事,還有一次疏忽的時候。何況我們只是普通人,每天日常的生活中瑣碎的事情實在是太多,而騙子是干什么的?他們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想著怎么騙人,怎么找人性中的弱點和漏洞,怎么在人們最疏忽的時刻、場所去尋找機會下手,所以普通人會中招,這其實很正常。我并不贊同你在受騙之后的自責與羞愧,也不贊同當年我那個朋友對我的責備。當年看《半澤直樹》時,當半澤告訴一位廠長,他的工廠倒閉是因為他被欺騙了的時候,這位老實的大叔絕望而傷心地說:“半澤,我是個沒文化的人,果然是因為我自己蠢才會被騙的吧?!卑霛烧f“不是,可惡的是行騙的人,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竹下先生?!?/p>
這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因為日本在這一點上和我們中國非常相似,有一種國家性的文化,那就是恥感文化。恥感文化這個詞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對日本文化做了大量研究后,概括出來的。大意就是一種注重廉恥的文化心態,特征就是這種文化特別在意別人怎么說,怎么看,怎么議論。如果外界對自己的行為和反應不佳,內心就會產生一種羞恥感。而我們有這樣的恥感文化的傳承,是和我們的恥感教育方式分不開的。比如一個孩子數學不好,母親在輔導他學習的時候,就會羞辱他的智商為什么這么低,這么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一個學生上課不遵守紀律,老師會從人格上羞辱他。這種事在成人世界里也常常發生,比如很多時候我們在網上看到一些案件,有女生被性侵,有人被騙走幾萬元,公眾的反應,首先是去責怪那個受害者太不小心,品行不端,卻不是去責怪那些犯罪分子。
話說回來,生活中出了這樣那樣的事情,難道自己沒有責任,就不應該反省嗎?當然要反省,要認真地去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否則人怎么能進步呢??墒?,很多人都搞錯的一點是,用羞辱別人或是自我羞辱來讓別人和自己感到羞恥,這不是理性的反省,這喚起的是一種糟糕的感覺和負面的情緒,情緒本身解決不了任何實際的問題,情緒本身不會幫助人總結經驗,它除了沒必要的人格羞辱和否定外,根本不會真正地使他人或者自己有進步。真正的自省,需要的是理性,不是情緒;恰恰相反,糟糕的情緒反倒可能導致當事人不愿意面對失敗,是理性反省的一種阻礙。
我也反省過一個月被連續偷兩次手機那件事。我發現我之所以疏忽大意,是因為我從北方來,雖然一向小心謹慎,但是對防盜這件事全無意識,很多習慣不好。北方城市的犯罪從類型上來說,明搶的比小偷更多些。鑒于此,我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需要習慣的動作,比如任何貴重物品不往衣服口袋里放,在人多的時候一定要把包包抱在胸前,等等。
所以你看,這些方式方法,生活中小細節的不斷積累經驗和生活習慣的自我改善,都是理性分析和自省帶來的,羞恥教育只能帶來羞恥的情緒,并不能促成理性的思考。我曾經教過幾年中學,在我教過的學生中,天分極高和真的很笨的孩子加在一起都很少,而大多數學生智力水平雖然不同,也沒有那么巨大的差距,但是就在這部分智力水平相當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卻有很大的差別。那些學習好的同學,常常十分自信,但他們不是因為學習好才自信的,而是因為自信才學習好的。而我也看到過很多并不笨的孩子,因為打小被大人進行羞辱教育,最后被搞得徹底喪失了自信和自尊不說,學習成績也并沒有進步。有時候看到本來聰明伶俐的孩子,陷入在恥感的泥沼中,讓人心疼,我這個當老師的,想撈都沒法把他們撈出來。大人們總覺得這樣可以讓孩子知恥而后勇,從此努力上進,結果適得其反,搞得很多孩子最后開始厭學,這是恥感教育的一大誤區,就是在該理性的時候表達的全是情緒。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就是非理性的、情緒化的,結果致使這種自我羞辱在孩子的心中根深蒂固,以后沒有家長陪伴,自己就能對自己進行羞辱,繼續用情緒代替理性去解決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生活也是一所大學校,只有那些沒有失去自信的孩子,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一些失誤與錯誤,才能夠有勇氣去面對那些錯誤,仔細琢磨它們,從中得到教訓,吸取經驗,學到東西,得到進步??墒怯脨u感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怎么樣呢?反倒可能因為一想到這件事就覺得羞恥,狠狠地責備自己一番后,開始在內心逃避這件事,不愿意再聽到別人提它,不愿意自己再想起它,或者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在這樣負面情緒的影響下,人反倒是無法真正的去自省的??抟煌?,罵自己一通,最后反倒需要別人來安慰你,這些有什么用呢?
古人云,圣人也得每日三省吾身,可見圣人尚且犯錯,也需要反省,何況我們普通人,不過這個反省可不是每天罵自己三遍,把自己羞辱三遍啊。你我都當不了圣人,犯錯更是在所難免,不必太自責,但為了把自己生活過好,也得像圣人學習點方式方法吧。姑娘,3000塊錢咱們丟了,可以再掙回來。但更重要的一點,不要因為犯錯誤就自我羞辱,人都是會犯錯的,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學習也有能力反省,有能力找到方法,讓自己成長和進步才行啊。因為你只有相信自己,這些事才有可能真的發生。
水木丁
水木丁,女,著名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