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恒炳 范金露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的一門學科。因學科教學的特點,體育學科教學比其他學科教學存在更多不安全因素。本文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效預防安全隱患的對策和措施,確保學生在安全的教學環境下,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
第一招:熟悉學生 建立常規
第1式 知己知彼:全面了解學生
每學期初,教師首先要了解自己任教的學生,通過訪談、問卷等形式了解他們的既往病史,健康狀況等。提前安排,以防止學生因既往身體原因在體育課上發生突發事故。每節課開始前,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安排見習生,針對特殊學生,課堂上要做到區別對待。如面對患有哮喘病的學生,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準備活動時,應避免這些學生參與運動強度較大的運動或與其他學生進行區別指導,如其他學生進行跑圈練習時,患哮喘的學生可以讓他參與“走”圈練習。又如在進行“雙腳跳過障礙物”的練習中,膽小學生練習時可以采用降低障礙物的高度來逐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消除他們想過又不敢過,過時又怕受傷的心理。
第2式 有條不紊:強化課堂常規
良好的課堂常規,是體育課重要的安全保障。體育課堂常規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課前常規:要規范學生的穿著,鼓勵學生穿輕便的服裝和運動鞋。絕對不能讓學生穿著涼鞋、皮鞋,佩戴校牌,口袋里藏著尖銳的物品等來上體育課。課中常規: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學生參與練習和游戲競賽時,教師要盡可能把學生控制在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組織學生參與各項身體練習應規范學生的行為,聽從老師的指揮,活動時要按照安全預案的設計進行。課程結束前要安排放松活動,特別是進行運動負荷較大的內容之后,不要因為課堂時間安排的不合理而省略放松活動,避免學生因肌肉酸痛、勞累等原因影響第二次上課,增加運動損傷發生的幾率。課后常規:教師要全面觀察學生,檢查學生、了解學生課后的身體反應狀況。有序地安排學生整理場地,歸還器材。
第二招:樹立意識 安全防范
第3式 循序漸進:樹立安全意識
加強認識,是減少運動損傷發生的重要前提。教師不僅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制定學期計劃時,要從教材的角度分析安全隱患,提出防范措施。每學期要安排相關的課時和講座,讓學生學習安全教育內容。安全教育不光是口頭上的事,還要讓學生在行為舉止上有所體現,確保從身體到心理都做到“萬無一失”。體育課上,小學生由于身體心理方面的原因,相互之間的推拉、碰撞在體育課上經常碰到。學生集體活動時,跑著跑著就因為相互之間的推拉、碰撞等原因摔倒。教師應時常提醒學生,告訴他們推撞會帶來的后果,遏制他們因為好玩、好勝而造成的傷害事故。小學體育課堂安全意識的樹立應該從細小的事例開始,循序漸進掌握體育運動安全防范的技能。
第4式 一絲不茍:消除場地器材隱患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提前安排好場地器材,并仔細檢查場地器材的安全性。對布置不合理的地方要馬上進行調整,及時更換已破損的器材,避免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場地和器材。在需要使用大量器材的課堂教學時,教師應事先對場地器材進行試用和逐一檢查,排除一切安全隱患。教師還應該注意合理使用場地器材的策略,如在剛下雨過后不能安排沙坑、肋木、爬竿等室外場地和器材,防止場地器材因“滑”等隱患造成安全事故。
第三招:見招拆招 合理安排
第5式 及時調整:用合理的組織確保課堂安全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練習效率是促進學生掌握技術水平的重要保證,而練習效率的提高必須依靠場地器材和合理的組織安排。合理的組織安排既能提高學生的練習效率,又能保證學生練習的安全性。
在一節輕物投擲課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面對面投擲練習。組織一方投另一方撿和雙方同時投再同時撿二種形式,出現了以下三種情況:首先,面對面的距離有沒有足夠大得讓對方砸不到?其次,每個人的力量和方式不同,會不會投偏而砸到對面的同學?再次,投擲有快有慢,快的學生投后馬上去撿輕物而慢的學生剛出手,會不會砸到撿球同學的身上。面對上述情況,有經驗的教師馬上會變換隊形、調整口令。第一種組織練習,讓學生背向站立,同時朝兩個方向進行投擲。第二種組織練習,把學生分成四小組成正方形站立,聽口令后向四周投擲。兩種組織練習方式在統一口令下(第一聲哨,投擲,第二聲哨,撿球),避免了被砸到或砸傷,學生奔跑時碰撞等安全隱患。
第6式 化險為夷:掌控課堂教學環境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偶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師要及時掌控教學環境,以防意外的發生。
在一節籃球胸前投籃課上,教師講解了雙手胸前投籃的技術要領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學生躍躍欲試,都跑到籃下投籃,由于框少球多。一時間,筐上的球像雨點一樣砸了下來,撿球的學生有閃躲的,有砸到的,有哄搶的……這時,教師及時用哨子阻止學生活動。并對剛才的現象進行了提問:“同學們,這樣練習危險嗎?你們有什么辦法來處理這樣的‘危險嗎?”“那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到籃筐下排成一路縱隊,按順序進行投籃練習。自投自撿,撿完球后排至隊尾,依次進行。”教師的及時阻止和提問消除了學生練習時存在的危險,讓存在的隱患及時得到化解。
第四招:冷靜應對 正確處理
第7式 成竹在胸:掌握急救方法
教師要了解并掌握簡單的急救和處理方法,當體育課堂上出現學生擦傷、扭傷、摔傷、出血等傷害事故時,不要驚慌失措、亂了陣腳,憑借掌握的急救和處理方法冷靜應對可能出現的傷害事故。
第8式 正確處理:積極面對事故
體育課中難免會遇到意外,當意外來臨時,我們不能退縮,應積極面對。首先,用學到的傷害事故處理方法進行判斷,一些輕微的擦傷、出血等傷害事故能做到及時處理。其次,對一些嚴重的傷害事故要做到及時送醫,請醫生診斷治療并與家長或通過班主任與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第一時間知道情況。第三,要向學校做好匯報工作,通過學校和班主任及時與家長做到溝通、向學生表示慰問。第四,多關注學生傷愈的情況、學習情況及學生傷害保險的賠付。
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不安全因素。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未雨綢繆,做到防患于未然。既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又要認真設計、安排教學內容及每個環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用正確、合理、科學的方法來預防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文小英.多一份用心,少一份危險——對體育安全事故的 反思[J].青春歲月,2010(22).
[2] 李新.體育課堂安全事故發生的成因與對策[J].考試周 刊,2010(55).
[3] 司朝昕.如何預防體育課中的安全事故[J].中學時代,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