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如美

【摘要】 目的:探討在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綜合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旨在提升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將60例患者隨機均勻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主要進行臨床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主要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研究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有效情況。結果:經過研究分析,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且在患者臨床并發癥發生情況上,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情況和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重癥心肌炎; 并發; 急性胰腺炎; 綜合護理; 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42.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4-007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4.040
為了探討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現狀和有效護理方法,本文主要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相關研究和相關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相關資料和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22~65歲,平均(40.0±2.0)歲。對照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23~64歲,平均(40.1±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在臨床上均存在心悸、腹部脹痛、惡心以及嘔吐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兩組患者均進行了專業臨床診斷,且均符合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臨床診斷標準,經過腹部CT診斷顯示,患者胰腺均存在腫脹現象,且患者也均存在腹部積液現象[1]。
1.2 護理方法
對于兩組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來說,對照組患者主要接受臨床常規護理,護理人員要加大對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變化情況的監測力度,一旦發現異常,就要及時采取相應有效的處理措施,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病房護理,保證患者護理環境完善,護理人員還要加強對患者的常規生活護理和常規用藥護理。
觀察組患者主要接受綜合護理干預,第一,護理人員要加大對患者的癥狀監測力度,對于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來說,往往存在比較明顯的腹部疼痛癥狀,另外還會出現腹水等癥狀。護理人員必須加強對患者的腹部情況觀察,嚴格按照醫囑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胃腸減壓操作,還可以采取有效的腹部外敷藥物操作和生大黃注入操作[2]。第二,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日常飲食護理干預,給予患者有效的營養支持,在對患者進行胃腸減壓操作之后,還要采取有效的禁食和禁水操作,要嚴格按照醫囑要求,進行靜脈營養支持操作,還要采取白蛋白等輔助治療措施。在患者胃管拔除之后,要給予患者流質飲食,觀察患者是否存在不適癥狀,多讓患者進食軟食。第三,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用藥護理,尤其是特殊藥物,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藥物應用,觀察患者用藥后是否存在不良反應,一旦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要結束藥物治療或采取有效措施。第四,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日?;顒幼o理,當患者入院治療之后,要保證患者臥床休息時間充足,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肢體按摩措施。在治療3 d后,要引導患者主動翻身,在患者入院治療4 d后,要引導患者坐起,患者入院治療兩周之后,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進行適當的室內活動[4]。第五,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針對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來說,其情緒往往比較煩躁,內心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有的患者甚至無法配合臨床護理。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要主動和患者交流溝通,加強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教育,多為患者講解成功案例,給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和親情支持,控制患者不良情緒。第六,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出院后指導,保證患者和護理人員聯系密切,還要加強對患者的后期病情隨訪,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診斷標準
(1)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患者病情分為明顯有效、基本有效及無效三個標準。有效率=(明顯有效例數+基本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情況,用SAS評分和SDS評分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分數與心理狀態成反比,即分數越低表明心理狀態越好。(3)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4)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用日常生活質量和日常活動質量評分,分數與改善情況成正比,分數越高說明改善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對比
兩組患者經過臨床護理后,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3.230,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情況比較
經過心理狀態專業評分,在患者心理狀態評分結果上,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過研究分析,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9.352,P<0.05),詳見表3。
2.4 兩組患者后期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
經過患者質量改善情況評分,在后期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上,觀察組日常生活和活動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重癥心肌炎患者發病率越來越高,當患者產生心肌炎癥之后,如果長時間不治療的話,就可能會引發心肌壞死,最終導致患者心律失常[3]。對于重癥心肌炎患者來說,往往會出現一系列臨床并發癥狀,在多種臨床并發癥狀中,急性胰腺炎是比較常見的,當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后,必須進行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不然患者病情加重后,不僅會出現休克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猝死[4]。
對于重癥心肌炎患者來說,往往會在臨床上出現組織水腫以及出血等一系列癥狀,當被確診時,往往病情已經比較嚴重,當合并急性胰腺炎之后,將會增加臨床治療和護理難度[5]。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來說,臨床發病率比較高,患者死亡率也比較高,導致急性胰腺炎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是人體內胰酶和毒物釋放引起的人體炎癥[6]。因此當患者患上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后,必須及時進行臨床治療,在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還必須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護理。
在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的觀察和監測,還要加強對患者相關指標變化情況的監測。針對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來說,身體承受的疼痛感是比較大的,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對其的臨床疼痛護理,要引導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7]。護理人員還要加強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多為患者補充維生素,給予患者必要的營養支持,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教育,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使得患者了解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日常注意事項[8]。護理人員還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加強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主動詢問患者是否存在疑問,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屬提出的問題,要多為患者講解成功治療案例,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強患者的臨床治療自信心,讓患者快速適應治療和護理環境[9]。
總之,對于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來說,進行臨床綜合護理干預是比較有效的,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還能優化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患者病情。
參考文獻
[1]朱紀芳,汪小華,陸敏霞,等.2例重癥心肌炎并發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9):1150-1152.
[2]施祖芬.重癥心肌炎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應用床旁血液過濾的護理[J].中國循環雜志,2014,9(1):224-225.
[3]王磊,孫靜.應用Roy適應模式理論對1例重癥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3):2863-2864.
[4]馮亞楠,陽凡,段俊滔,等.激素在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現狀[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2):110-111.
[5]楊麗娟.分析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病情以及護理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4(8):226-226.
[6]方耿娜.預見性護理對重癥心肌炎并發心律失常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4,8(16):193-194.
[7]丘增梅.急性重癥心肌炎的病情觀察和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23(8):200-201.
[8]王桂春.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5,8(2):118-119.
[9]周雪梅.急性重癥心肌炎合并多臟器衰竭的護理[J].北方藥學,2013,34(12):191-192.
(收稿日期:20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