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茹 茍焱 謝麗 余永麗

【摘要】 目的:研究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全程護理。方法: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的104例喘憋性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以不同的護理方法作為分組依據,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2例。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結合全程護理,對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和部分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對比。結果:觀察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高達94.2%,對照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僅為78.8%,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強化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全程護理,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優化護理質量。
【關鍵詞】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 小兒喘憋性肺炎; 輔助治療; 全程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4-0088-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4.048
小兒喘憋性肺炎具有發病較快、臨床癥狀較嚴重等特點,可能還會導致患兒出現呼吸衰竭,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頻咳以及發作性喘憋等[1]。因此,要求臨床必須進行緊急救治,同時予以患兒全程護理,避免由于患兒病情的進一步惡化而發生臨床并發癥狀。本次研究采取對比分析法,研究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全程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的104例喘憋性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以不同的護理方法作為分組依據,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2例。其中觀察組患兒男30例,女22例,年齡3~43個月,平均(26.1±2.5)個月;對照組患兒男28例,女24例,年齡4~42個月,平均(25.8±2.1)個月。患兒臨床癥狀均表現為喘憋、頻咳以及呼吸困難。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予以抗炎、抗病毒等相應治療,所有藥物借助于氧氣霧化泵轉化為霧化液給藥,依據患兒年齡,選擇適宜面罩,予以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
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護理,主要依據患兒病癥特點予以常規基礎護理;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強全程護理,具體如下。
1.2.1 治療前 護理工作者應將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的應用效果、應用方法以及優點講解給患兒及其家屬,確保可以得到全力的配合。在給藥前,護理人員對雙手進行徹底清潔并佩帶一次性醫用手套;治療前需吸凈患兒痰液,保證患兒呼吸道暢通,以防影響到霧化治療效果;及時、徹底做好霧化設備的清潔、消毒工作,霧化液應隨用隨配;治療前,仔細檢查霧化器,是否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下,霧氣產生后即時囑患兒吸入,避免發生倒吸。
1.2.2 治療中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過程中,應選擇在喂養前60 min進行,這樣可有效避免由于患兒哭鬧而使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預防窒息的發生;若患兒為仰臥位,可能會降低氣體交換量,不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因而盡量取患兒坐位,確保霧化液可盡快進入支氣管;若患兒病情嚴重無法支撐坐位可選擇側臥位,采用可調式病床,適當抬高床頭,提高潮氣量;先連接霧化器,再根據患兒姿勢調整噴霧器位置、角度,注意盡量保持向上,增強噴霧效果,依據患兒各不相同的情況相應的調節氧氣流速,一般為4.0~6.0 L/min;若流量較小,會使噴霧量變小,不利于藥物的吸入與其在肺部的擴散;但如果流量過大,則可能會造成患兒肺部不適,會使患兒對霧化治療產生抵觸,不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另外,護理工作者還應密切關注患兒是否發生了不良反應,噴霧是否正常,及時更換堵塞的噴嘴。
1.2.3 治療后 治療后,應首先將氧氣總開關關閉,再將流量表關掉,徹底清洗、消毒藥杯、霧化器面罩,晾干。由于患兒年齡較小,身體各項功能還未成熟,因而無法自主有效排出痰液,護理工作者可借助于翻身、叩背等方法,幫助患兒排痰,必要時還可使用吸痰器進行輔助吸痰,在上述一系列過程中均應注意避免發生窒息。囑患兒家屬幫助患兒做好口腔護理,做好皮膚清潔。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患兒的護理效果和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臨床療效評價標準:治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胸片檢查結果正常;有效,患者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喘鳴音減少;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2]。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高達94.2%,對照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僅為78.8%,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5.283,P<0.05),詳見表1。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部分血氣分析指標變化對比
觀察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與組內治療前比較,P<0.05
3 討論
喘憋性肺炎多數起病于嚴重喘憋,患兒主要表現為喘憋并陣發性加重,其起病急驟呈爆發性流行,屬于呼吸道感染范疇,2歲以下小兒為多發人群[3]。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是指借助于氧氣,將藥物變成霧狀微粒,在呼吸作用下吸入患兒肺部,藥物直達病灶,繼而有效、快速發揮出藥物。
借助于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操作,均是由護理工作者進行的,因此,護理工作者的綜合素質非常重要[4]。護理工作者應熟練掌握護理技術,在整個護理工作中,密切觀察患兒病情,發現異常,應立即上報醫生并做出相應處理。
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時會產生一定的疼痛,容易使患兒發生哭鬧,因此在治療前,需向患兒家屬做好相關的解釋、說明工作,向患兒家屬介紹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的優越性,爭取患兒及其家屬可全力配合治療和護理。此外,要合理安排治療時間,盡量在患兒空腹的狀態下進行治療,避免由于嘔吐物導致患兒發生窒息;霧化吸入時盡量使患兒保持坐位,進而增大潮氣量,提高治療療效。另外,要求護理工作者應密切關注患兒呼吸情況、癥狀變化,一旦發現患兒有出現呼吸急促等癥狀,應及時終止治療。為控制患兒感染的發生,應做好室溫的調整。在上述護理基礎上,還囑家長注意患兒的飲食,由于患兒普遍年齡較小,應保證飲食合理搭配,進而確保營養均衡。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高達94.2%,對照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僅為78.8%,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這也進一步表明,全程護理應用于強化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優化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鳳偉,郭秋菊,陳小萌,等.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全程系統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4):37-38.
[2]李玉梅.三聯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高原嬰幼兒喘息性肺炎的觀察和護理[J].醫藥前沿,2014,8(5):260-261.
[3]田桂英.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2):74-75.
[4]蘭宏.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性肺炎的效果及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8):75-76.
(收稿日期:201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