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帆
(山東省臨沂市第一中學,山東 臨沂 276000)
高中生海洋保護意識調查
金一帆
(山東省臨沂市第一中學,山東 臨沂 276000)
我國擁有三百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積,但當前國民海洋意識整體上較為淡薄,己經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中學生作為未來海洋開發的主力軍,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認識海洋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價值,可以增強未來公民的海洋意識。該文在系統梳理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界定了海洋意識的基本內涵、考察了高中生海洋意識現狀及影響因素,從學校、社會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培養對策。
高中生;海洋意識;現狀;培養對策
我國擁有三百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積,但當前國民海洋意識整體上較為淡薄,己經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中學生作為未來海洋開發的主力軍,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認識海洋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價值,可以增強未來公民的海洋意識。
本次調查以臨沂一中的高中生為主要對象,采用現場隨機抽樣和調查問卷的相結合的形式收集本次調查的數據。在問卷調查設計中,筆者對學生的生源結構和性別比例情況進行了說明。具體而言,在生源結構方面,城市和農村學生均要占到一定的比例;在性別比例方面,保持男女生數量比例2:3,即男生占到總人數的2/5,女生占到總人數的3/5。現場隨機抽樣調查是在校內設置專門的采樣點,隨機抽取學校高中生作為調查對象,進行現場的采訪。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有效問卷920份,回收問卷有效率超過了90%。目的是為了了解高中生海洋意識的現狀,發現高中生海洋教育中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影響因素,提出加強高中生海洋意識的對策,為國家、社會和學校培養高中生海洋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高中生海洋意識總體狀況很不樂觀。僅僅有29.3%的同學比較了解二十一世紀是“海洋世紀”的說法,23%的同學沒聽說過這一說法,42.7%的同學表示雖然聽說過這一說法,但詳細情況不知道。這說明大部分的學生海洋意識較差,而且大多數同學對海洋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并未進行深入的了解。
(一)海洋常識整體比較缺乏:調查問卷中設計10個海洋常識的問題,包括世界海洋日的時間、我國領海界限等問題,在所有被調查者中,僅僅有28.7%的學生能正確答出世界海洋日的時間,48.2%的學生表示不清楚世界海洋日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對海洋相關的重要紀念日幾乎沒有關注。當代的高中生并不清楚我國海域劃界問題,他們的海洋權益和海洋國土意識較為薄弱。值得一提的是,在對一些同學進行跟蹤訪談時,部分同學表示混淆了我國領海和專屬經區的劃界范圍。
(二)海洋權益愈識十分強烈: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多數高中生有著極其強烈的海洋權益意識。在所有被調查者中,表示贊同“沒有強大的海權就不會有強大的中國”的比重高達95.2%,其中表示非常贊同的學生占72.8%。當問到“怎么看待我國與其他國家島嶼領土糾紛”時,90.4%的學生表示“我們應該寸土不讓,寸島必爭”。因此,高中生對我國國家海洋權益的關注度較高,同時也表明高中生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雖然高中生有著非常強烈的海洋主權意識,但是對于中日東海劃界問題,僅僅有35.8%的同學表示比較了解,33.8%的同學只是聽說過,30.4%的同學表示不了解。而且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高中生表示不了解“專屬經濟區”和“領海”的范圍,能正確答出2oa海里專屬經濟區劃界范圍的僅僅占460l0,僅僅有21.9%的學生了解我國擁有12海里領海海域。這充分說明了當國家面臨領土糾紛時,高中生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但是有關海洋國土、海洋法律的知識非常欠缺。
(三)較為關注海洋資源開發:海洋資源調查問卷共設計三個問題,包含對海洋資源地位的評價、對我國海洋資源種類的認知和海洋資源利用狀況的評價三個方面。
根據問卷調查,目前高中生己經認識到海洋是資源寶庫。74.9%的學生表示認同“海洋資源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會超越陸地”這一觀點,21.4%的學生表示不認同。但問到學生海洋中有哪些資源時,大多數同學只能列舉出漁業資源、鹽類、藻類、石油資源,只有少部分同學能認識到海洋資源還包括潮汐能,幾乎沒有同學能列舉出可燃冰、錳結核等資源。
明清以來“禁海”政策的推行,強化了中國人“重陸輕海”的傳統觀念,同時也使中國人認識海洋、利用海洋的本領進一步弱化。因此加強海洋教育首先要突破傳統觀念,在思想觀念上高度重視海洋的發展。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黨的十八大提出,要高度關注海洋安全,增強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海洋安全、海洋和平,建設現代化的海洋強國。經過調查發現,高中生的海洋國土意識和海洋環境意識十分強烈,因此學校可以以海洋國土和海洋環境為切入點進行海洋教育,從而引起學生對海洋發展的重視。教師可利用地理課堂向學生闡述我國海洋國土面積的劃分,利用歷史課向學生講述我國海洋資源被其他國家掠奪的歷史,利用生物課分析海洋環境惡化的原因,從而讓學生了解我國海洋國土和海洋環境的基本現狀,樹立海洋危機意識,強化學生重視海洋的觀念。
任何教育活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教育是人類認識活動的重要構成內容,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支持,海洋教育也是如此。為了加強學生的海洋教育,除了學校、教師的付出外,還需要國家、社會、學校三個層面相互協作、共同努力。如果說學校面對的是學生,那么社會面對的就是包括家長在內的成年人,他們對海洋教育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海洋教育的成效。因此,依托社會輿論的宣傳力量來展開海洋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1]黃純艷.宋代海洋知識的傳播與海洋意象的構建[J].學術月刊, 2015,(11).
[2]韓增林,李彬,張坤領,李璇.基于CiteSpace中國海洋經濟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J].地理科學,2016,(05).
[3]王列輝.全球海洋知識樞紐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人文地理,2012,(01).
金一帆(1999-),男,山東省臨沂市第一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