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0)
以學生權利為本位,規范高職學生管理
劉曉慶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當下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就目前發展現狀而言,在實際人才培養中還存在有不少問題。高職院校對學生的管理普遍存在忽視學生權利的現象,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滿足并實現學生的個人意志。本文就以學生權利為本位,在規范高職院校學生的相關管理方式中進行探討。
學生權利為本位;規范高職學生管理;規范高職學生管理意義;教育改革和發展
以學生權利為本進行規范高職學生管理的意義首先有第一是為了迎合未來教育市場化的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自身的文化教育程度將會越來越重視,未來各類高校必定會有著迅猛發展的態勢,沒有一個良好的方式進行管理是很難使得市場能夠有秩序的進行,因此,當下進行對以學生權利為本位的高職學生管理策略的研究是為了今后教育相關制度約束走向至更加順利與科學的道路上,這也是未來高職學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在當下進行對規范高職學生管理的相關研究能夠凸顯以人文本的重要性,以及將學生權利放在問題中心的指導思想,能夠為今后的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向指明方向。
結合當下高職學生管理現狀來看存在有很多忽視學生個人權利的現象,對學生的不同程度的約束使得學生難以自由、健康成長,且高職學生本身就處于一個較為叛逆的時期,越是加大管制力度,就越發叛逆,這種惡性循環使得正常教學活動難以展開,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受到影響。不能在營造的一個和諧學習氛圍下學習與生活,很難保證對學生的妥善管理,在實際管理環節中會或多或少都出現一定缺漏與問題。管理方式不當也是當前高職學生管理存在的一個弊端,另外相關管理指導原則不夠精準,總會存在理念或者技術上的缺漏,這也導致了對高職學生管理的效果不佳。
(一)滿足高校學生個性發展
在應用以學生權利為本位來規范高職學生管理方法研究中,首先要滿足高校學生的個性發展,要充分發揮學生應當的權利,將學生權利放在考慮的首位,通過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而來強調學生自主權利。并將這種個性發展體現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管理中,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個性尊重,進而能有著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學生在所提供的沒有約束的平臺上就能盡情發揮自己的特色,利用此方法還能發散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更具創造性。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并不是毫無管制與約束的任其自由發展,是要教師正確引導下的個性發展,這點需要注意,教師作為板正學生思維觀念的重要指引人,對其教育教學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促進高校學生和諧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推行
應用以學生權利為本位來規范高職學生管理方法研究中,還有要促進高校學生和諧發展中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推行。要讓不止老師以及學校有關領導都能認識到對學生培養的重要性,要將學生的發展放在教學工作任務的中心點上。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內容有包括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還有學生自主能力的增強,將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貫穿對學生的管理與教學環節中,實現對學生的自我約束,以及教學與育人同步進行。
(三)培養高校學生自主發展
另外,應用以學生權利為本位來規范高職學生管理方法研究中還要注意培養高校學生的自主發展,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各個方面中,都應該注意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包括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自主實踐的能力等,學生只有在基于一定程度自主能力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做到自身綜合能力的增強,而這也會對學生未來工作與生活中產生巨大影響,將是伴隨其一生寶貴的財富。在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環節中要多給予學生一定自我發揮的空間,鍛煉其自己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其自主能力,要給學生塑造起完善健全的自主意識,學生在這種觀念引導下就能夠逐漸端正自身在學習生活中較依賴的行為。
綜上所述,在規范高職學生管理內容中,強調以學生權利為本位主要是為了塑造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以此原則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指導,以學生為本除了是對學生自身權利的尊重外,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質量保證。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發揮空間,要能夠讓學生思維與特長得到充分展示,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得高職學院教育變得更加可持續、持久與健康穩定的發展。尤其是在學生管理方面上,本身高職院校的學生就缺乏一定自覺性,為了使其變得更加有自律性,在教學的過程中育人,要利用以學生權利為本位的管理方式,讓其自身分辨到是非,自己體會到如何束己,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全面性培養,增強學生的綜合實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今后,我們還將深入探究有關規范管理高職學生的相關內容,以提出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策略,從而促進我國高職院校發展以及培養出更多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做努力。
[1]范潔.試析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就業觀[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秀論文匯編[C].2008.
[2]陳國敏.遠程高校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及對策研究[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
[3]瓜荔荔,錢建華.學術交流與高校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A].學術交流質量與科技研發創新——中國科協第三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
[4]胡明,俞學明.當代高校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問題探析[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
劉曉慶(1984-),女,漢族,江蘇南通人,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管理信息系學生管理干事,思政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