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珊珊
(沈陽師范大學糧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我國糧食貯存問題探討
許珊珊
(沈陽師范大學糧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糧食儲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保證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文中分析了我國糧食儲存的現狀,并對目前糧食儲存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說明,同時進一步對糧食儲存的發展方向進行了闡述。
糧食儲存;現狀;問題;發展
(一)糧食儲存設施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長期以來,我國對糧食儲存工作都較為重視,自九十年代初期開始我國開始儲存網絡,使糧食儲備體系得以建立。
(二)新技術及新裝備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糧食儲存工作的不斷進行,大量新技術、新裝備在糧食儲存中得以快束賓發展和應用,使糧食儲存的技術水平有較大程度的提升,對提高糧食儲存的質量和減少糧食的損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糧食儲存管理形成較為規范的模式。我國的糧食儲存工作主要由國家、地方、企業和農戶四個部分來完成的,在儲存的過程中,國家和地方地糧食的儲備在設施設備、技術和管理水平方面都高于企業與農戶對糧食的儲存。隨著中央儲備糧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在糧食儲存中的管理也越來越規范化,隨著糧食的高產豐收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糧食倉儲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做好糧食防蟲防霉,還要防止糧食的污染和保持糧食的品質。所以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加強,儲糧技術也得以快速的提高,人們對儲糧的理念有了科學的認識,從而使糧食儲存技術和管理開始向現代化、科學化和集約化的方向發展。
(四)糧食儲存技術標準規范逐步完善。長期以來我國就制訂了我國糧食儲存管理和儲存技術相關的標準,這些技術標準的分布對我國的糧食儲存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糧食儲存技術的水平不斷的提升,原有的技術標準已無法適應當前糧食儲存技術發展的需求,近年來,我國對原有的標準進行了重新的修訂,同時還對于缺乏的部分進行了重新的編寫,對糧食儲存精細化和規范化管理方面的標準更是進行了嚴重的規范和編制,從而使我國的儲存工作納入了更加規范的軌道,對我國糧食儲存事業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農戶儲糧損失仍較為嚴重。在我國糧食的整體儲存環節中,農戶是儲糧的最薄弱環節,由于沒有好的儲糧用具,同時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較低,所以對于農戶產后的糧食在儲存過程中損失數量較大。農村是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區,但在糧食豐收后,農戶普遍用編織袋、圍囤等裝滿糧食后進行露天存放,這樣鼠害、霉變、禽畜啃食等情況經常發生,使糧食受到了較大的損失。另外由于農民對糧食儲存的觀念和加強糧食保管的品質都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在對糧食儲存的倉具、技術等方面也很少進行投入,從而使糧食在儲存過程中損失較為嚴重。
(二)糧食儲存設施設備結構分布不平衡。近年來,我國的糧食建設數量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但在結構上還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糧食需要進行多次的中轉環節,這樣就導致儲存的成本較高。同時我國新建的糧庫中各項配置設備都較為先進,儲存的技術處于較高的水平,但一些原有的糧庫無論是設備還是技術還都處于落后的狀態。還有一些建設年限較長的糧庫還在使用當中,這部分糧庫還存在著露天食糧的情況,一些破損的糧庫在閑置過程中破壞程度越來越大。急需進行維修和改建。
(三)糧食儲存標準規范體系建設還遠未完成。盡管注重了糧食儲存標準規范的編制,但編制、修訂的速度還是落后于快速發展的行業技術進步和管理要求提高的狀況,還未形成科學完整的標準規范體系,不利于糧食儲存規范化、精細化管理,不利于設施設備優化配置和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使用。
(四)糧食安全生產事故仍時有發生。隨著我國各級部門對糧食的重視程度不斷的提高,在地方行政管理部門和企業中都會定期對糧食工作進行相應的檢查,從而保證安全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在一些地方還會針對于安全生產進行競賽及演練,從而保證我國糧食的安全。從整體上看,我國的糧食安全生產的形勢還是較好的,但在取得較好成績的背后也要看到在安全生產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為糧食的安全生產工作埋下了隱患,影響到安全生產形勢的良好發展勢頭。
(一)加強我國糧食儲存的精細化管理,提高整個糧食行業的規范化管理水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加強對全社會糧食儲存行業的標準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管理,增強糧食宏觀調控能力,以提高糧食安全管理水平和品質提高為重點,發揮行業管理優勢、設施優勢、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提高整個糧食行業的管理水平。
(二)開展糧食儲存管理方式和技術的先進適用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探討、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增強創新意識,努力實現“綠色儲糧”和“生態儲糧”。
(三)重視農戶儲糧的技術開發及指導,減少糧食產后損失
要組織技術力量開發適用于農戶儲糧的成本適宜、效果良好的新型技術和裝具,推廣適合農村使用的干燥處理技術和設備,開展農村糧食產后減損及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集成,加強指導和示范;發揮各層面糧食科技隊伍力量,開展新形式的倉儲業務,探索“代農儲糧”、“助農儲糧”等新的惠農儲糧措施。
(四)加大糧食倉儲設施的必要投入,提高倉儲設施的整體水平
糧食在儲存過程中對倉儲設施的要求較高,倉儲設施也是保證糧食安全儲存的基礎。雖然我國現在在糧食儲存的整體狀況表現還較為良好,但從長遠來看,國家在保證糧食安全儲存方面還需要不斷的加大資金的投入,把糧庫建設與維修改造內容納入規劃當中,進行必要的資金安排,既要包括預算內投資,也要包括銀行貸款。同時,也要鼓勵社會各類涉糧企業進行的糧庫建設,要千方百計采取措施,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和維修改造的投入,提高倉儲設施的整體水平。
[1]周浩,王莉蓉,林風剛,王弘,曹陽,唐學軍,高彬彬,吳躍萍,張俊生.法國糧食儲藏技術及工藝概況[J].糧食儲藏,2009,(06).
[2]郭榮,薛國屏.有機大米生產關鍵點及控制措施[J].寧夏農林科技.2009,(03).
[3]李月,李榮濤.談儲糧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J].糧食儲藏,2009,(02).
許珊珊(1993-),女,漢族,安徽馬鞍山人,沈陽師范大學糧食學院,研究方向:糧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