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
?
應加強對網劇、網絡的監管
□侯坤
在2月27日舉辦的“2015全國電視劇年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在主題報告中強調,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加強管理網劇和網絡自制節目,并對網絡劇審查做出一系列規定。(2月28日《新京報》)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恪守道德法律底線、宣揚正確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責任義務上,應與電視等傳統媒體一致。因此,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強調線上線下標準一致,網絡與電視的審查標準統一,應當成為網絡時代的共識與常態。網劇乃至網絡的監管不能等閑視之。
首先,網劇傳播廣度已經十分廣泛,部分網劇傳播范圍之廣、受眾群體之大與電視不相上下。據悉,一些熱門網劇的總點擊播放次數已經達到數十億次,相當于全國人民平均每人都觀看了幾次,如此傳播數據令人震撼。這種情況下,網劇的監管審查務必引起重視,最終實現與電視標準統一乃是大勢所趨。
其次,網劇的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加強網劇監管審查,規范網劇傳播制作,對于引導輿論風向、端正社會風氣意義重大。當前,一些網劇傳播廣泛,導致許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深受影響,不僅網劇情節人物等成為人們口中的熱點話題,網劇中宣揚的一些價值觀念和道德意識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因此,網劇必須加強審查監管,使其中的糟粕內容得以剔除,更多地向公眾傳遞正能量,對社會進步發揮有益的促進作用。
其三,網劇的“經濟規模”已經不容小覷,牽涉眾多的經濟利益鏈條滲透其中,極易導致網劇因過分逐利而迷失方向,故而加強監管審查勢在必行。由于傳播范圍廣且影響力十足,當前網劇的營銷體系初現端倪,通過廣告、平臺播放權及用戶觀看權等的售賣,網劇已經具備一定的“經濟規模”,未來很可能形成產業化格局。因而,及時積極地對網劇加強監管,避免網劇的營銷方向誤入歧途,既是有關部門應盡的責任義務,也是對網劇未來發展有益的前瞻舉措。
總之,互聯網時代的網劇已經逐漸擁有了不遜于電視的傳播廣度和影響力,對其的監管不能再等閑視之,有必要以嚴格標準管控網絡內容,實現對網絡空間的全面有效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