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仁怡 鄭壬
摘 要:快餐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這種消費理念、生活方式,同時也使我們喪失了主題意識。這種“快餐文化”在其他領域的濫用需引起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在對“蘭客”餐盒的包裝計中本文有意識地采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意義的圖案與文字,盡可能將中國古典美學及本土文化的審美特征體現出來。旨在通過對具有中國地域特色的快餐傳統文化的研究,引發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思考。
關鍵詞:快餐;快餐文化;“蘭客”;美學價值
20世紀80年代,隨著“快餐”進入中國,一股追求“快捷”的風尚席卷了整個社會,“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逐漸成為國人行事的總則。在此語境內,以快速、短期為主要特征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現象逐漸滲透到國人的生活中。當下,“快餐文化”逐步被推廣到了醫療、教育等眾多領域,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了嚴重影響。
1 快餐與“快餐文化”膨脹式的發展
“快餐”作為當今社會一種快節奏、快時尚的生活方式,已經徹底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20世紀80年代,“快餐”一詞隨著美國的麥當勞快餐店傳入中國,因其方便快捷、新鮮時尚的特點,很快就被華人所接受。到了21世紀,肯德基、必勝客等一系列快餐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快餐”迅速成為國內時尚人群社會生活的必需品與追趕的潮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步加快,快餐飲食的概念已被推廣到了其他領域。當下,所謂的“快餐文化”已被推廣到了醫療、文藝、教育等眾多領域,出現了類似于快餐學習、快餐周刊、快餐醫療、快餐服裝等一系列的快餐形式。“快餐”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問題,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公共藝術公共性的喪失,媒體行業的“快餐化”等。這種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漸麻痹我們的神經,吞噬我們的思想。
2 “蘭客”餐盒包裝設計中的美學價值解析
“蘭客”是一個快餐盒的品牌,筆者希望通過對“蘭客”的藝術價值、美學價值的探討引起讀者的反思,面對本土文化,我們應該如何對其進行更好的傳承與保護。前面我們談到了“快餐”,也涉及了“快餐文化”對傳統文化造成沖擊的問題,筆者在開篇也提到本文只是提出此觀點,希望引發讀者的關注,本文主要探討“蘭客”餐盒包裝設計中的美學價值。我們都知道,商家在對快餐盒的選擇上大多都是采用一次性塑料口袋、塑料飯盒為主,“蘭客”作為快餐盒同以往的快餐盒的區別在哪里呢?
2.1 “蘭客”餐盒的材質選取
“蘭客”餐盒不同于以往的餐盒主要在于其對材質的選擇上,“蘭客”沒有選擇與普通餐盒一樣的一次性塑料材質,而將材質選定為竹制。梅、蘭、竹、菊被譽為“花中四君子”,是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因此,“蘭客”在選擇材質方面特此選擇了具有文人氣質的竹子,從形式方面更加貼近文人墨客的審美形式。
2.2 “蘭客”餐盒的外觀設計
在外觀設計上,“蘭客”以蘭花作為主要圖案。配合中國傳統的萬字紋、壽字紋,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樣式相結合,全方位凸顯中國文化。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征。對于中國人來說,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蘭花,那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就受到國人的喜愛。
2.3 “蘭客”餐盒的文化寓意和美學指向
“空谷生幽蘭”,“幽”是蘭最令人傾倒之處,因其生長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凈那種綺麗香澤的姿態,以清婉素淡的香氣長葆本性之美。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屬于林泉隱士的氣質,更是一種文化通性,一種“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格,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蕩胸襟,象征著疏遠污濁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質。蘭花從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華都市,一旦離開清幽凈土,則不免為塵垢玷污。蘭花只適宜于開在人跡罕至的幽深之處,只適宜開在詩人們的理想境界中。因此,“蘭客”從形制到圖示的選擇都是為了接近古代文人詩情畫意的生活方式。
3 “蘭客”餐盒包裝設計中獨特的設計理念
“蘭客”餐盒在包裝設計中,采用了系列化的包裝設計理念,涉及藝術學、消費心理學、空間展示等多個學科,通過借鑒國外優秀的研究成果和設計實例,結合我國快餐食品系列包裝設計中存在的實際情況,總結得出了快餐食品系列包裝設計的創新理念探索。以商標為主體,將同一商標統轄下的所有商品,在形象、色彩、圖案和文字等方面采取共同性設計,使之與競爭企業的商品產生差異,更易識別。
筆者通過大量的實踐調查,結合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歸納總結出了國內快餐食品系列包裝現存的幾方面問題。第一,快餐食品的包裝沒有從整體形態去構思設計;第二,在餐盒的設計中缺乏文化價值形態的體現;第三,包裝形式過于單一,材質的選擇手法大同小異。因此,“蘭客”在包裝設計中將企業產品價值和文化價值盡可能做到有機統一,既促進產品銷售又能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要,是品牌信息的載體,是消費者識別產品的重要依據。
4 結語
快餐給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快餐文化”也在逐步消解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是個不可回避的話題,筆者希望通過提出這一問題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蘭客”餐盒在外觀包裝設計中之所以選擇具有中國本土文化意義的蘭花一則是出于對“蘭客”品牌概念的理解,更主要的是為了表達一種反“快餐文化”,反“快節奏”生活的理念。當然,囿于個人能力和時間,本文的探討也只能以點帶面,浮光掠影,更多的是基于一名包裝設計者的角度對快餐食品系列包裝設計的一些探索思考,最后敬請學界同仁批評指正,期望有更多的設計師繼續做更加深層次的研究和設計。
參考文獻:
[1]李思.中國當代餐具設計中的文化元素研究[D].吉林大學,2015.
[2]宋瑞波,鄭蕾.中式快餐產品包裝設計的定位分析[J].包裝工程,2012(12):129-132.
[3]張建民,富浩.“快餐文化”對我國社會傳統主流文化的影響[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3):44-47.
[4]羅兵.快餐包裝設計的訴求與發展[J].包裝工程,2015(14):28-32.
[5]涂代惲.當前快餐文化現象的文化社會解讀[J].藝術科技,2015(05):293.
[6]現代中式快餐餐具設計的感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