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喜
摘 要:中國畫作為一種民族形式,是由幾千年的深厚文化作為基礎的。以線造型是中國畫區別于其他繪畫藝術形式的主要特點之一,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識,是富有精神內涵的個性表現。中國畫的線是我國民族繪畫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是中國畫造型之骨,也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體現,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為東方繪畫藝術的代表。
關鍵詞:線;中國畫發展;繪畫藝術
中國繪畫藝術中最便利簡單的表現手法是線,最困難神秘的也是線。從我國遠古時期的象形繪畫(文字)到顧愷之、黃賓虹、齊白石等各代名家的繪畫藝術,皆是以各種線的變幻組合與擴展延續構成的。線是藝術峰巔的支點和骨架,是畫家一生探求的最根本的課題之一。
中國畫始終保持著以線造型的特點,這與中華民族的思想、精神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受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心理的支配。中國封建社會閉關自守、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延續了幾千年,而這種閉關式的生存空間卻給中國民族繪畫藝術個性的強化創造了自我完善的條件。
線是人類最古老的造型語言,線條的結構和形式美感,形態和組織,是線藝術最基本的表現特征。線具有很強的便利性、直接性、概括性、簡煉性,所以人類最早的造型是線的語言形式。經過幾千年的磨練,它已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造型語言。
中國繪畫的藝術一筆一墨都體現著作者的藝術修養和功力,寄托畫家的感情的意境。這樣,線更具有豐富的形式和趣味性,更有藝術強度和力度。因此,線條的內涵、品格與人的修養、人格有內在的聯系。
中國畫講究書寫,中國畫的線就是書寫出來的。由于線條的力度、速度對表達畫家的情緒氣質有直接的影響,所以畫家們不但強調線的書寫性和繪畫的效果,而且十分注意線的運行過程,通過對運筆提按頓挫、剛柔輕重、方圓緩急、粗細變化、濃淡干濕等不同的處理來表達情感。畫家齊白石,他追求畫面線的博大古樸深沉。隸書的雅掘趣味,石鼓文圓轉渾厚的運筆特點和狂草的豪放、自如,甲骨文和金文細辣的線條靈活運用于畫面后,形成了畫面的韻律節奏之美,并運用線的虛實交錯疏密,使畫面達到了豐富又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
中國畫的線都有藝術修養和功力,寄托畫家的感情意境。線具有豐富的形式和趣味性,更有繪畫藝術力度。所以說,線的品格內涵與人的修養有聯系。
中國繪畫中的線,以線本身的藝術變化去體現物體形態,運用不同個性的線去適應事物不同的神態、質感,并將畫家對事物的不同情感有機地融合其中,用線的強弱輕重、曲直頓挫、長短粗細、虛實變化,塑造多姿多彩的自然物象,以達到形神兼備的造型要求。中國畫的線不是反映式的描繪,而是畫家的筆墨功力、涵養、造型能力、理解與感覺的結合。中國畫的線在表現自然狀態時,將繁雜無章的物象經過一定的主次取舍,變成有秩序、規律性、裝飾的形式美感。線以審美的需求,在一定的程度上顯示出不同物體的肌理效果和質感。
最早的原始繪畫是粗筆型的巖畫,是屬“意”筆型的。實際上,這些簡單、稚拙、粗獷的繪畫,是人類尚未認識繪畫規律時朦朧的思想印記,這是符合人類發展和認識規律的。隨意而無規律的粗筆型,先于嚴謹又有規律的工筆,這些簡單、稚拙、粗略的線是人們感情沖動的反映。因此,線是畫家們最直接抒寫胸臆、抒發感情、表現個性的手法,其簡練概括而變化無窮,有個性。畫面上所呈現的線,不但能夠描繪形象,而且還有著不同的美感、不同的審美意識。中國傳統繪畫里強調“意象”,“以形寫神”造型是傳統文化審美特征的產物?!耙狻笔侵袊嬍滓木駜群呛饬拷缍ㄖ袊嫶嬖趦r值最重要的標志?!靶巍笔菫榱诉_意。“神”是造型的主導,形神兼備。線是最直接、最簡單的作畫方式,只要以線造型,便能夠在宣紙上自由地“造物在我”。
隋唐五代是我國工筆畫達到最高峰的時期,帶有粗筆某些特征的繪畫或粗筆型的繪畫已有概括能力,用筆已有起止收放,線條粗細相同,抑揚頓挫之變化,具有一定的繪畫表現力?!耙狻笔侵袊嬍滓木駜群?,也是界定衡量中國畫存在價值最重要的標志。中國是個有著幾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道家、佛家、儒家、文化的交流結合體,宗法觀念的影響和文人思想文化的發展,推出了中國畫“尚意”的造型原則,創造有意味、有美感的“形”。中國畫的線原本不是客觀物象的真實存在,而是抽象虛擬性的亦真非真的視覺語言,線超越了一切具體物象造型形式的制約,也強化了物象的特征。
從歷代著名畫家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對線的發展有一個認識。最初,創造美術作品的大多是畫匠,慢慢發展到文人等,有一定學識修養的人參與美術創作,將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中。如東晉顧愷之,在理論上提也了“以形寫神”的人物造型原則,他的作品《洛神賦》《列女傳》《女史箴圖》中,線條流暢,線的造型達到了最高的藝術境界。唐代的閻立本融入宏偉氣度,吳道之一變中鋒的圓轉,將書法的提按挫融入“線描”中,使線更具有獨特的繪畫藝術魅力。到宋代李公磷時,他的線包含著文人士大夫的情趣。明代畫家陳洪綬強調用線的金石味,使線更富于內涵。
中國畫的線是毛筆和水墨,這種特殊的表現手段和特殊的工具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西畫是色彩和體面的交響,中國畫是線的節奏。長期以來,中國精巧地制作了各種不同的毛筆,畫家們利用毛筆的輕重緩急和頓挫在宣紙上創作出富有魅力、變化多端的各種線。中國畫的線與西方之線的根本區別是中國畫寫意觀與西畫寫實觀的差異,雖然西方畫家也利用線條塑造形象,表現節奏、韻律,但他們更側重于表現量感、空間感和質感。西畫線是從屬于所表現對象的,離開了所要塑造的形體、結構等具體內容,線自身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但是在中國畫中,線遠遠超出了“塑造形體”的要求,而成為表達畫家的意念、情趣、思想的手段。它根據自己的表現內容創造了變化多端的線的表現形式,這就是線的虛實相生,疏密相間的對立統一。線的力度、速度的掌握也造成了中國畫線的抽象性和裝飾性、抒情性,使線獲得了獨立的審美價值。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精神歷來是勇于吸納的,但它以線造型繪制的表現形式無動搖,它的面貌呈現出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特色。
中國畫的線是一種表現形式,線是輪廓和結構線,也是畫家情感波動的記錄,是畫家反映在畫面中的情感。但線在每個畫家不同的表現手法中又能引起神色差異的形象聯想和意境神情,這一切也屬于線條的奇妙變化。中國繪畫的線是包容一切,又獨立、有著強健生命力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