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鵬
摘 要:在新媒體語境下,人們的視野以及對新生事物的探尋和思考得到了不斷的拓展,紀實攝影也開始向著帶有觀念的多元風格方向轉變,這是社會進步和文化藝術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多元化的紀實攝影并沒有偏離紀實攝影的本質特征,仍然依附于紀實攝影的主流文化之中,并在相互融合中不斷發展。紀實攝影作為攝影文化的一個分支發展前景依然無比寬廣。
關鍵詞:當代紀實影像;時代特點;記錄為本
在攝影的眾多拍攝方法中紀實攝影是用真實的記錄方法,捕捉社會中各類現象和社會問題。作為一種記錄性語言,它詳細敘述事情的功能常常會使人進行深刻的反思,讓公眾剖析出社會中隱含著的諸多問題。拍攝主體通過使用相機來展現社會中的人生百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紀實攝影的影響層面來說,它可以促進普通公眾的命運發生重大變化,也可以運用攝像的手法來記錄、品評歷史,從而為助推國家相關制度的完善、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紀實攝影是一種記錄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拍攝方式,其表現出來的記錄特性可以使現在和過去的諸多變化和問題明顯呈現出來,從而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況,提升生活品質,推動制度的更新、健全,為群眾提供異彩紛呈的生活方式。例如,解海龍的《大眼睛》。他將農村兒童的生活現狀和貧困地區的教育現狀記錄下來,他樸實的攝影作品帶給國人極大的震撼,使大眾開始關注中國教育現狀,促進了中國社會的健康發展。
在新媒體語境下,由數碼相機、計算機以及全球化的信息技術等組成了一個不同于以往任何時期的一個嶄新空間,這同樣也擴展了紀實攝影的發展范圍。我國經濟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得益于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由此展現出中國的獨特魅力以及發展活力,聚攏了國際上大多數頂尖攝影師,中國也成了眾多攝影師爭相拍攝的一個熱門國家。近年來,在世界舉辦的眾多新聞攝影比賽中,大部分獲獎作品都是真實反映中國現實狀況的作品,如2015年度獲獎的陳榮輝等。在專業紀實攝影師關注中國的同時,由于攝影設備的全面普及,攝影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出現了越來越多用手機拍攝的佳作,促使專業化的攝影技術突破了自身的束縛,使得紀實性攝影得到了一個嶄新的、更廣闊的展現空間。
紀實攝影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拍攝理念。生活在當今時代的紀實攝影家們除了要立足當前的社會發展實際外,還要以科學的思維和眼光來探析紀實攝影的深刻內涵。這使攝影家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進而影響紀實的多樣化風格。
最近幾年紀實攝影發展得如火如荼,一些具有創新意識的攝影家們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想掙脫傳統紀實要求的約束。但事實證明,傳統紀實攝影具有的主導性、客觀現實性等特性則是永遠無法逾越的。改革開放之后,越來越多的年輕攝影家開始發現紀實攝影的重要性,開始轉向對社會發展的樸實記錄中。
如今,紀實攝影開始轉變創作思路,將復制變為理解創造,主觀語言也早就突破了照片本身所蘊含的意味。這些探討包括國家、性別、欲望等,觸及當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樣的主觀紀實攝影的出現也反映了中國紀實攝影多樣化的趨勢。
紀實攝影在經過轉型之后,使人們觀察的角度無限量地擴大了,通過對原有藝術形式的創新,使人們從另一個角度觀看世界。在紀實攝影的過程中,秉持不同的理念便會直接影響其創造的特色。例如,慢慢地擺脫了自身的約束,被業內看作異類的紀實性攝影作品,并逐漸為攝影家所利用,成為他們表現思想理念的一種極其關鍵的方式。與此同時,視覺藝術家也將觸角伸向了攝影行業,從而使紀實攝影愈發觀念性。攝影師馬良則通過戲劇性再現的方式創作作品,他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理念通過作品盡情展現出來。他運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將一些并不是真實存在的景象重新展現出來。這與以往的再現事實的表現手法有所不同,但是他展現出的作品具有鮮明的表現力,能將想要表達的內容充分表現出來,這也是獨屬于他自己的作品。
在攝影領域里都在討論、研究新的理念取代傳統理念的問題。回首紀實攝影發展的這些年,出現了布列松、弗蘭克等大師級的人物,他們利用鏡頭表現出的驚人瞬間給我們留下了一種了解世界的全新方式。多樣化的紀實性攝影是很難動搖傳統紀實攝影的固有地位的,它們也最終會在結合中取長補短、共同向前推進。但不得不肯定的是,當代和傳統的紀實攝影的區別變得越來越突出,攝影的內在特征也變得愈發不明朗。運用多元化的方式來展現紀實性攝影不是簡單地利用技術或者利用采光構圖等方式,而是需要依靠自己的想法來構建一種全新的畫面。多樣性的紀實攝影不是由其自身產生的,而是在經過不斷發展之后進行的改革。
實際上,不論是思維的轉化還是表現方式的變化,當前紀實攝影的基礎仍舊是傳統的真實記錄理念。因為傳統紀實攝影的美學形式概念是平衡、和諧、理性,具有邏輯性和辯證關系的。傳統紀實攝影的審美理念要求作品要比現實更強烈、更完美、更具有欣賞價值,向觀看者傳達一種正面積極的理念形式。所以,當前的攝影家要想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就需要深刻理解傳統紀實攝影蘊含的內在特征、美學理念以及熟練運用現代高新技術,在保持自己本色的同時彰顯攝影中富有的藝術魅力。
單一性朝著多元性的方向發展成了攝影藝術發展的總態勢。新世紀紀實攝影具有的特點會體現在風格、技能技巧、觀念、心理構成以及多樣化思維方式等方面,紀實性攝影將由傳統的模式逐漸發展到開闊的、理性化的模式。從國內的一些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出,其已經在朝著運用思維、進行理性思考的方向進行發展。始終保持著攝影的激情、使自己充滿社會責任感、用心來體味社會等都是攝影師們必須具有的素質。現在的紀實攝影可以說是藝術和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雖然拍攝的畫面是通過現代化技術展現出來的,但是卻能夠深刻反映出拍攝這一畫面的攝影師當前的心境。在攝影的藝術發展之路上,其展現形式的多樣化乃是其發展的最終一站。因此,當前攝影師們應該主要研究怎樣對多元化社會題材進行把控。
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更新促進了攝影的產生和發展。在攝影藝術產生的早期,攝影師們往往被限定在技師的范圍內,不被其他藝術類別認可。但是攝影師們并沒有感到孤立無援,而是將攝影具有的內在特點發揮到極致,經過無數次艱難摸索后,人類的生活終于離不開攝影了。紀實攝影也由原來的單一化的方式演變成了具有不同特色和風格的表達方式。當代紀實攝影改變了攝影單純復制的命運,也改變了人們記錄生活的方式,拓寬了人們認識世界的途徑,在提高人們生活品質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紀實性攝影的內在特點始終是真實記錄。我們只有深刻、全面、系統地了解了傳統紀實攝影的本質屬性及美學特征,才能更好地運用先進的技術創作出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內涵的優秀紀實作品,才能在當代藝術領域中更好地與其他的藝術形式相結合,既保持了自身的屬性,又體現出了攝影具有的藝術魅力,長久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一可.攝影術的歷史[M].重慶出版社,2008.
[2]瓦爾坦諾夫.攝影的特性和美學[M].中國攝影出版社,2001.
[3]伊夫安·杰夫里.攝影簡史[M].三聯書店,2002.
[4]羅蘭·巴特.明室:攝影縱橫談[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
[5]海杰.照鏡子的人:16位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訪談錄[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