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冰冰
摘 要:通過系統分析中國傳統提盒的設計特點,著重探討中國提盒在功能、造型及結構方面的特點,從而提出其對現代中式箱盒類家具設計的啟示。
關鍵詞:傳統提盒;現代中式箱盒類家具
箱盒類家具是儲物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來儲存衣被、書籍等雜物,自古至今在人們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目前市場中的現代中式箱盒類家具大多為仿古型,大多產品造型受傳統中式家具造型的約束,結構及工藝上過分遵循傳統,甚至排斥機械化及新技術的應用。中國傳統提盒是傳統箱盒類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研究提盒的發展歷程及設計特點,歸納其設計思想,為現代箱盒家具的設計創造提出建設性意見。
1 中國傳統提盒的設計特點
1.1 中國傳統提盒的功能設計
提盒在漢代是貴族饋贈食品的盛器。在宋代時期開始流行,人們普遍將它作為一種便于運輸的盛具來使用,古人在外出游玩時用于盛放餐具酒菜的提盒和在婚禮時盛裝嫁妝的提盒稱之為扛箱,茶樓酒肆和尋常人家用來外送食品的提盒和出游時作為盛放行李的小型提盒稱之為食格;明代提盒的功能在前代的基礎之上又有所發展,形制和裝飾上改良之后,還常被文人用來放置文房四寶以及玉石印章等,使用十分方便。[1]
1.2 中國傳統提盒的造型設計
中國提盒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藝術特色,漢代提盒浪漫神奇,宋代提盒簡潔娟秀,明代提盒古雅精美,清代提盒雍容華貴,各個時期的提盒均反映出當時的時代氣息。[2]
漢代提盒多為樸素型,北方多用木材,南方采用竹材,木質的提盒多采用髹紅漆飾金字進行裝飾;竹材質提盒的盒幫上用細竹篾編成各種花紋圖案,在立柱、提梁和周圍的看面上雕花進行裝飾。[2]
明代的提盒整體風格簡潔明快,素雅大方,裝飾適度。一般店肆常備素提盒,由白木涂漆或竹子制成,形制較為粗糙;后期在文人的參與下,開始使用紫檀、黃花梨、雞翅木、紅木等名貴木材制作。這類提盒在四角鑲嵌銅裝飾,既美觀又增加了牢固度,在提梁兩側淺雕簡單的紋飾,兩側站牙裝飾對稱云板,起固定作用的銅條有的也采用云頭造型;另一些提盒不用銅飾件加固,而采用明、暗榫接合,主要依靠自身材質的美觀性以及各部件的合理搭配體現美感。[1]
清代提盒多為豪華型,常通體雕飾。裝飾上主要分為百寶嵌、雕漆兩種形式:百寶嵌提盒多以名貴木為基地,再用象牙、白玉、蜜蠟、綠松石、瑪瑙等各種名貴寶物鑲嵌成各種傳統吉祥圖案;雕漆提盒上精美的浮雕從上到下貫穿整個提盒。[3]百寶嵌提盒裝飾紋樣主要有山石花卉草蟲以及生活場景等,按設色所需進行嵌料;雕漆提盒裝飾紋樣主要有靈芝紋、云紋、錦紋或山水花鳥紋等;漆層由厚而變薄,花紋也隨之由密而漸疏,由錦紋來填充空隙。
1.3 中國傳統提盒的結構設計
中國傳統提盒泛指有提梁的箱盒,一般由底座、站牙、立柱、橫梁、盒體組成。
漢代的提盒多為上下兩層,上部有蓋。提盒以長方形框或圓形框作為底座,兩側有立柱,另有站牙相抵夾,上部有橫梁,結合處打孔用細藤條扎牢。[4]
明清時期提盒形制就豐富起來了,多為兩層和三層,較少有四層。形制大的有山游提盒,高一尺八,長一尺二,深一尺;較小的有食格和盛放文具的提盒等。在這一時期,提盒方形的形制被固定;長方形框作為底座,下層盒體坐落在框槽內,提盒每層沿口均起燈草線,層層相摞;底框兩側樹立柱,有站牙相抵夾;盒蓋兩側正中打眼,立柱與此眼相對應部位也打眼,以銅條貫穿,銅條一端有孔,可以加鎖固定。[3,5]
通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中國提盒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地發展,從盛放食物的單一功能性用具發展成為文人寄托情懷的雅致物件,其功能隨著人們的實際需求而發生顯著變化。
第二,中國提盒在裝飾上采用多種元素進行設計構思,注重基礎材料與裝飾部件的搭配運用。但是到清代后期提盒裝飾手法多樣,工藝極其精巧,但忽視了其本身的使用功能,且裝飾過度,逐漸走向了奢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提盒的產業化進程。
第三,中國提盒的外部尺寸隨著使用功能的變化而變換,尺寸較小的提盒盛放的物品數量較少而雅,尺寸大的盛放物品多而雜;提盒的基本結構變化不大,細部構造及裝飾部件日益精巧。
2 對現代中式箱盒類家具設計的啟示
中國傳統提盒多為儲物之用,而且制式隨著朝代的變遷開始多樣化,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其在功能、裝飾、結構等方面的特點,對于現代的木質箱盒類家具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2.1 開發使用功能,拓寬使用人群
傳統提盒由于其豐富多樣的使用功能被人們廣泛使用,在家具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現代中式木質箱盒類家具功能較為單一,使用人群較少,市場占有率較低。因此,需要創造出適合不同場所、不同消費需求的現代中式箱盒類家具類型;針對不同消費水平,設計開發多種檔次的箱盒類型,以適合上層人士以及合普通大眾的消費需求。
2.2 創新產品類型,造型裝飾適度
傳統提盒的選材較為講究,在裝飾手法上運用雕刻、鑲嵌等多種手段,取得了極大的藝術成就。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傳統提盒的造型樣式逐漸從精道雅致發展成為雕縟繁重,雖然技藝上顯得高超,但卻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風骨。
目前市場中的現代中式木質箱盒類家具大多停留在傳統裝飾元素的拼貼、混合,缺少現代設計的巧思。因此,在現代中式木質箱盒家具的造型設計上,要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傳統提盒的構造規律、裝飾手法、裝飾圖案等構成特點,將與現代審美需求和與時代精神相符合的元素直接應用,將不相符合的予以改良或摒棄,使作品兼具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與現代藝術特色。
2.3 繼承傳統設計理念,有機結合現代工藝技術
凡能夠流傳至今的傳統提盒,大多使用紫檀、黃花梨、紅木、酸枝等木材,此類材料的材質材性極佳:其質地堅硬,使得精密嚴謹的榫卯接合得以實現;其色澤柔和、紋理優美,使得提盒色彩含蓄深沉、意境悠長,具有優良的外部視覺效果,實現了加工工藝與材料的完美結合。
在現代工業社會中,新材料不斷被研發,新型加工方法隨之不斷涌現,為了體現鮮明的現代特征,可以將現代中式箱盒類家具的材料及工藝與時代相接軌,用現代的材料工藝詮釋中國傳統家具的內涵,從而實現新中式箱盒類家具設計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鄭春興.中國古家具寶典[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2] 強小寧,楊君順.淺析明清家具藝術文化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08(21):163-165.
[3] 王世襄,袁荃.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4] 宋兆麟,高可,張建新.中國民族民俗文物辭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5] 王世襄.明式家具萃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方海峰,薛偉,田靜.我國基于木質材料包裝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森林工程,2006,22(3):66-68.
[7] 趙彤,成穎.當前我國企業產品包裝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業文化,2008(11):161.
[8] 付小平,文佳才,姚佩伶.中國近年來土特產品包裝設計研究評述[J].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6):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