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藝
莫言《蛙》日譯本文化負載詞翻譯研究
□劉文藝
引言:自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莫言作品得到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其作品被翻譯為四十多國語言出版。本文擬以《蛙》的日譯本為中心,從文化負載詞角度研究譯者吉田富夫教授的翻譯策略選擇。以期對莫言文學作品翻譯研究起到一定的幫助。
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出生于山東省高密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1980年代中期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11鳴
年憑長篇小說《蛙》(日譯本翻譯為『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的創作特色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作家。是中國文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被稱為中國的加西亞·馬爾克斯。
《蛙》于2009年12月于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以鄉村醫生與計劃生育為選題展開,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樸實的文字落腳于中國社會的一隅。
廖七一教授在《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中這樣定義文化負載詞:所謂文化負載詞是指標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語。這些詞匯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蛙》作為莫言極有影響力的作品,其中包含了大量文化負載詞,大量使用了四字成語、諺語、歇后語和俗語。這些文化負載詞的使用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真實鮮明的體現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如何準確地翻譯這些文化負載詞就顯得尤為重要。
①直譯
原文:這風氣因何而生,我沒有研究,大約是那種以為“賤名者長生”的心理使然,抑或是母親認為孩子是自已身上一塊肉的心理演變。
譯文:こうした習わしがどうして生まれたのか、調べたこともありませんが、おそらくは名卑しき者は長生きするといった心理からきたか、ないしは子供はおのれの肉體の一部だとする母親の心理の変形でもありましょうか。
分析:原文中“賤名者長生”,譯者吉田富夫將其譯為「名卑しき者は長生きする」,采用了直譯的翻譯方法。作品中高密東北鄉曾有一個古老的風氣,生下孩子,以身體部位和人體器官命名。例如陳鼻,趙眼、王腳、吳大腸、孫肩、李手、陳眉等。譯者的直譯譯出了原語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源語的文化色彩,與此同時,也很好的向讀者詮釋了小說當中人物名稱的緣由。
②意譯
原文:你可別出去胡噦噦啊,八字還沒一撇呢!
譯文:ぜったい言い觸らしたりしないでね。まだどうなるか、分からないんだから!
分析:“八字還沒一撇”相傳出自《通俗編》:“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不自領會。按今有八字不見兩撇之諺,似又因于此。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現在通常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原文中指姑姑與飛行員男朋友的戀情還不夠確定。吉田富夫將其譯為「まだどうなるか、分からないんだから」,“八字還沒一撇”在日語中沒有對應的詞語,也沒有對應的文化背景,因此,吉田富夫采用了意譯的翻譯方法進行處理,便于譯語讀者理解并接受源文內容。
③代換
原文:但她在王肝眼里是天下第一美人,說文雅點,這叫情人眼里出西施;說粗俗點,這叫王八瞅綠豆,看對眼了。
譯文:ところが、王肝の目には彼女は天下第一の美女なのです。上品に言えば、惚れた目にはあばたも靨 汚、 く言えば、スッポンの一念で食らいついたら放さない、と言いますか。
分析:“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喻由于戀人雙方有感情,不論對方如何都覺得對方無處不美。譯者將其譯為「惚れた目にはあばたも靨」,使用了代換的翻譯方法。「あばた」是“麻子”,「靨」指酒窩,「惚れた目にはあばたも靨」字面意為相互鐘情的人麻子也看成是酒窩。“情人眼里出西施”只存在于源語文化中,日本不存在這個詞匯,但是吉田富夫使用代換的翻譯方法將其譯為「惚れた目にはあばたも靨」正好與源語詞匯的文化功能對等,使得譯語讀者理解與接受。
結語:本文主要從文化負載詞的角度分析莫言作品《蛙》日譯本的翻譯策略選擇,文化負載詞反映了一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往往是翻譯工作中最棘手的問題。正確翻譯這些文化負載詞成為譯語讀者正確理解原著內容及原著中所蘊藏的豐厚文化底蘊的鑰匙。在今后的研究中,將從語篇角度繼續對《蛙》的翻譯策略進行解析,以期對莫言作品翻譯研究起到一定的幫助。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