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雨芹
莎士比亞喜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詹雨芹
莎士比亞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圍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莎翁本人也成為世界文壇的“巨匠”之一。在其塑造出來的眾多角色中,尤以喜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為廣大讀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而這些個性鮮明的女性角色也反映出處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女性所具有的智慧、勇敢、獨立的品質與風貌。
在莎翁創作的喜劇作品中,一個巨大的突破便是將女性角色賦予了新的意義,其不再作為男權的陪襯,而是成為具有獨立精神、高尚品格、頑強意志的個體,這些光輝偉大的女性角色,同樣成為了故事中的主角,這也對長久以來女性受到束縛、忽視的情況作出改變,也為沖破傳統寫作內容的桎梏創造了有益條件。
在文藝復興之前,文學作品中關于西方人物的形象設置通常是較為單薄的,而自莎翁之后一個個靈動、飽滿的角色躍然紙上,而優秀的女性形象的加入,更是為喜劇作品增添了最為靚麗的色彩。在其早期創作的喜劇作品中這中特色就已經顯現出來,《皆大歡喜》、《無事生非》以及《第十二夜》三步作品也被讀者用“嬌艷明媚”來予以形容。這些故事通常以家庭、婚姻、情感為主題,而這些女性角色卻是一改過去“花瓶”類的存在效果,具有了可愛的個性、高尚的情操,既美麗大方又機智過人,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女性角色所散發出的耀眼光芒[1]。
以《威尼斯商人》為例,文中的鮑迪亞便是一個兼具了美貌與智慧的女子,智計多端的挫敗頭號反派夏洛克的陰謀,使得商人安通尼奧免于災難;《第十二夜》中薇奧拉在女扮男裝之時也讓伯爵小姐產生傾慕之情;《皆大歡喜》里的羅瑟琳外表美若天仙,文中形容她是世間的珍寶都不能同她相比,作者也對其給出了最高的贊揚;以及《終成眷屬》中的海麗娜,不僅美貌,而且受過高等教育,其具有的優美品質、溫婉的言辭也讓世人稱頌等等。在對這些角色進行塑造時,莎翁也將自己對于人文思想的看法都注入到作品當中。從這些女性形象中所反映出的進步觀念,包括反對包辦婚姻鼓勵尋找真愛、反對禁欲提倡追尋世俗幸福、反對封建傳統壓迫追求精神自由等,也都是作者對于自由、個性、平等思想的期望。
在莎士比亞的喜劇作品中,通常都是男女主角經過自由選擇、戀愛到最終修成正果而結束,而在當時的西方,仍然存在較多的封建道德的壓迫與宗教要求的禁欲束縛,當時的整個歐洲長久都處于男權社會與教權社會的壓迫統治之下,因而當這種環境出現較較大的變革之時,人們對于愛情、自由、思想等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改變。而這些女性角色敢于同困挫折作出斗爭,也為在反抗中的人民提供了一定的精神鼓舞。
以《仲夏夜之夢》為例,文中的赫米亞在家庭提出選擇愛人或死亡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離家出走。這也書寫出愛情的偉大與女性角色的勇敢形象。這些女性角色堅定的作出選擇,同封建、傳統的道德理念、風俗習慣作出切割,為努力尋求自己的“真愛”,不惜以身犯險沖破層層阻礙,并最終都收獲美好的結局。并且這些為自身爭取權益的故事也成為一段段引人贊嘆的佳話[2】。
莎士比亞的經典作品不僅在西方國家等有著重要地位,同時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國家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其塑造的有勇有謀、德才兼備的女性形象打破了傳統文學中對于女性形象的刻板偏見,也正是這些巨大的進步因素也為莎士比亞喜劇作品的成功奠定了最為堅實的基礎。
注釋:
[1]安洪霞.莎士比亞喜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文學教育(中),2011,09:23-24.
[2]段海霞.莎士比亞喜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1:58-60.
(長沙市周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