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晴
芻議電視劇《木府風云》文化傳播的成功因素
□鄭一晴
引言:電視劇《木府風云》兩度在央視黃金時段熱播,都受到專家、媒體、學者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我們認為有五個方面的因素促成其成功。
電視劇《木府風云》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播出時曾創下單集最高收視率2.92%的好成績,之后在央視綜合頻道再次播出時收視率依舊不錯,《木府風云》兩度在央視黃金時段熱播,都受到專家、媒體、學者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是電視熒屏久違的一部民族題材力作。為何作為大眾文化載體的電視劇能夠同時得到大眾、精英的贊賞?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對傳播效果會產生影響,如何才能做到雙贏,電視劇《木府風云》的創作方法和傳播方法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思路,它沖破了當下電視劇在文化傳播方面的窘境,讓人耳目一新。
通過對電視劇《木府風云》文化傳播過程的分析,我們認為,其取得成功的因素有以下五個方面:
“木府是麗江土司衙門的俗稱,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于世?!钡牵捎跁r代的變遷,以木府文化為代表的納西族文化被人們遺忘,漸漸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然而當你踏入麗江古城時,你會被這古老文化的與眾不同而折服,進而會想要去深入的了解。《木府風云》是在麗江古城拍攝的,很多鏡頭都對麗江優美的環境進行了表現,同時也將麗江一些特有的文化進行了貫穿,使觀眾能夠深入了解麗江和納西民族。
值得關注的是,電視劇并沒有只停留在表層文化的敘述和再現,而是追溯了這種神秘文化的緣起。在劇中,徐霞客離開麗江之前對木增說:“金錢導致的繁榮只是假象,早晚有一天會幻滅,只有文化產生的昌盛才能真正使麗江傳承悠遠流長,海納百川的文化才是真正的興盛根基。”木增深受啟發,感慨地說:“先生給我打開了一扇新的門,整個世界完全不一樣了……我不僅要刻印大藏經,我還要引進中原的儒教孔孟文化,還有道教、禪宗,再加上醫術、律法各種學術典籍,再加上白族、侗族、佤族等華夏所有民族的文化習俗,這些都要在麗江流傳。只有這樣,才能讓各民族成為真正的手足兄弟,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也只有這樣,麗江才能成為文化匯聚之地,永遠繁榮昌盛,生生不息。"通過這樣一個橋段的安排,展現出納西族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木增作為文化傳承人,代表了這個民族的文化追求,同時也是文化的一種自省和自覺,正是這種動力造就了納西族文化的風貌,而這種文化的吸引,則又使觀眾對電視劇的故事情節發展和主人公命運變化倍加關注,從而產生持續不衰的收視率。
《木府風云》在演員陣容的安排上,按照不同類型觀眾的需求遴選演員,既有于榮光、潘虹等扎實、沉穩的表演,又不缺少俊男靚女的時尚元素組合。同時,為了滿足當代觀眾對宏大、火爆場面和復雜、糾結情感的追求,編導們選擇特定的歷史事件,例如阿勒邱和木增、木坤的三角戀情,羅氏寧和阿勒邱的矛盾,木隆和木增對土司之位的爭奪等,這就使這部劇的看點大大增加,并且融合歷史劇、言情劇、宮斗劇等元素,實現了類型劇的多元融合。
好像大家都有這樣的定論:電視劇是商業化的產物,它是一種消費形式,僅供娛樂。它有很強的功利性,如果上升到要要求其文化品位,那就是奢侈和做作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雖然電視劇不像文學形式那樣多種多樣,但我們仍然不可小看它在當今社會的文明教化作用。
所以,正是由于以上幾點,《木府風云》在弘揚國家主流價值文化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取得了雙贏。
作為大眾文化的表現形式,電視劇在滿足人們感官需求的同時,更需要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的情感需求,其中蘊含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對廣大受眾的精神生活要起到引領作用。因此,電視劇在提供給觀眾娛樂的同時,也肩負著詮釋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貢獻正能量的責任。
《木府風云》中的主人公阿勒邱身在富貴的木府,她的命運卻一路坎坷,但她依舊沒有忘記納西族人優秀的品質,依舊保持著心中的那份善念,相信自己的善良最終能夠化解仇恨、嫉妒和欲望。劇中,一直想害死她的羅寧氏最后被這份大愛所感動,阿勒邱成為了木府的主人,繼續保護這古老的民族,維持麗江的穩定與繁榮,化作納西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據制片人蔣曉榮說,納西博物館館長在看完《木府風云》后,感動得熱淚盈眶,認為該劇“終于實現了整個納西民族的愿望,將納西族善良、寬容、大度的精神文化和品德傳播出去,用以告訴大家,納西不僅僅有好玩的麗江古城,它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p>
《木府風云》不僅展現了納西族的精神文化,而且詮釋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借助納西人無疆的大愛,對本劇的人文精神進行深層次的豐富,表現出對“人”的尊重,從而倡導人文關懷,追求人文精神。
“《木府風云》是中央電視臺的定制劇,作為定制劇,它有性價比很高,資源的整合利用和控制力很強,廣告投入和開發的力度較大等多項優勢”。
想要取得傳播優秀文化的成果,只對當下電視劇在文化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是遠遠不夠的,《木府風云》的成功還依靠了制作體制的優勢和優秀的制作團隊。
在劇本創作的初期,導演和央視的責任編劇對《木府風云》這部劇關注度很高,經過研究和考量,決定以定制劇的標準對本劇進行制作,派遣專門的人員負起責任和工作人員參與演員選擇、前期拍攝、后期剪輯等階段,對每一個階段都用心考量,深入思考并及時開展宣傳。在追求收視率和經濟效率的同時,也要力求弘揚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筑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樂園。
正是立足于國家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和構建人文精神的使命感,央視電視劇頻道把《木府風云》作為定制劇,安排在黃金時段進行播出,充分展示了麗江納西族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文化,引導廣大受眾和電視劇行業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關注與支持。
所以,《木府風云》在文化傳播上取得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與其定制劇的身份有關,是央視定制劇體制下的成功力作,該劇不僅在我國電視劇市場建立了標準和風向標,滿足廣大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在提升央視在電視劇方面的市場額度,取得經濟效益方面也收獲頗豐,實現了雙贏。
《木府風云》選取了納西族有代表性的飲食、服飾、建筑等文化內容,對于飲食文化編導并沒有有意的去展現,而是在鏡頭組接時插入了納西族人食用的細節鏡頭來表現。劇中演員的造型,也充分展現了納西族的服裝文化,如主人公阿勒邱服飾上象征太陽、月亮和北斗七星的轉盤,以及其身上佩戴的銀飾等。同時,也把麗江特有的木府建筑進行了展現。
在《木府風云》中,觀眾對納西族神秘的“宗教文化”和“殉情文化”也有強烈感受。納西族特有的神明是“三多神”,劇中木增和木坤接受“三多神”的考驗,與神武士決斗,勝利的話就能夠得到神明的赦免,可見“三多神”在納西族人心中的崇高地位。此外,納西族經常會有男女殉情現象,成為納西文化的一大特色。劇中編導設計了木增與阿勒邱為避免人民受戰爭之苦而殉情的情節,用唯美主義的手法去展現有著悲劇特征的納西族“殉情文化”。
《木府風云》還表現出編導對特有民族文化科學的認識和深入的思考?!拔孜幕笔羌{西族文化發展源泉之一,在納西人生活和精神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劇編導在表現“納西文化”時,有選擇地突出納西的物質文化和先進的精神文化,舍棄了包含迷信元素的“巫術”和“巫文化”。此外,在阿勒邱和木增殉情時,阿勒邱能夠挽救木增生命的行為,表現出編導對“殉情文化”的批判意識。因此,在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播時,電視劇的制作者要意識到自己身上有著文化傳承和引領的重大責任,要對每一個細節進行考究,才能夠取得文化傳播的成功。
(河南周口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