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忠華
【摘要】自主游戲是幼兒園的主導活動,它能滿足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要使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在游戲活動中獲得全面的鍛煉與發展,最關鍵的是要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
【關鍵詞】幼兒園 戶外 自主游戲 環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24-01
師法自然是我們做教育的所遵循的,回歸童真是人性的本我所在。幼兒園的戶外自主游戲開展有兩三年了,自發、自由、自主的游戲狀態讓孩子在戶外自主游戲中不斷體現出不同領域的發展和創造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的把“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作為教育原則之一,正說明了游戲環境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創設怎樣的戶外自主游戲環境才有利于幼兒的發展呢?
一、戶外自主的游戲環境劃分的合理性
1.根據地理環境劃分游戲場地。
教師要提供有準備的環境,在戶外自主游戲之前教師應該對孩子今天要去的一個自主游戲的環境有一個了解,先對場地進行全面規劃和分析,準備劃分哪些區,應當在什么地方設置,周圍環境怎樣利用,要投放什么輔助材料可以引發幼兒自主游戲,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這個學期我們班的戶外自主游戲是在一個鵝卵石地,一個種著幾顆桃李樹的小草地。于是我在寬闊的鵝軟石地旁邊準備大型的積木,在桃李園草地上準備地墊、小舞臺表演用的服裝道具……孩子們一到這樣的一個環境,就自然引發了在鵝卵石地玩建構游戲,在桃李園草地上玩小舞臺游戲。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他們在戶外愜意溫馨的陽光下與新鮮空氣中,自由選擇伙伴,自主選擇區域自發選取器械,或表演、或過家家、或建構,井井有條,全身心投入,在這過程中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
2.捕捉幼兒興趣劃分游戲場地。
教師應積極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捕捉孩子自主游戲亮點。比如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在戶外自主的時候最喜歡提著籃子在大樹下撿樹葉,他們把樹葉當成蘑菇,自己就是采蘑菇的兔媽媽,而到了中班,我發現孩子們喜歡把撿來的樹葉用小樹枝串起來當燒烤的烤串,把大樹葉當成了燒雞燒鵝。
二、戶外自主游戲材料的豐富性
1.根據孩子們喜歡的游戲準備材料。
在戶外游戲中,有時候是根據孩子自發的游戲來為孩子準備游戲材料的,比如在幼兒園戶外有木屋、草地、樹林,在這樣環境中,孩子們會不由自主的扮演起自己熟悉的故事中的角色,比如小班的時候,孩子們聽完《小兔乖乖》的故事后,他們來到草地上的木屋里扮演起兔媽媽與小兔子們,于是我就為孩子準備了兔子的頭飾,還有籃子、鍋鏟、竹筒等,兔媽媽提著籃子去撿樹葉(蘑菇),兔姐姐用鍋鏟竹筒等做飯。
2.自然環境中的低結構材料。
自主游戲的材料區別于個別化學習的材料,材料更多的是低結構材料能引發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如果園里的角色扮演中,平時收集的樹葉成了孩子們大膽創造和想象的材料,小舞臺的演員們用樹葉裝扮成裙子和頭飾;大大的葉子則擺在燒烤臺成了烤鴨,拿在手里成了孩子們的扇子。豐富的低結構的材料成就了孩子們無比歡暢的想象空間,帶給我們一個激情飛揚的世界。
3.收集多種材料用于戶外自主游戲中的替代品。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會不斷的生成新的游戲,需要隨時增減材料,引導游戲進一步發展,有的時候會不知道孩子在游戲中會出現什么問題、需要什么,不能及時增加材料,為了及時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我便和幼兒共同協商,在活動室的一角設立百寶箱,收集塑料瓶、小盒子,飲料罐,紙筒等,一些比較輕巧容易搬到戶外的材料,比如有一次戶外自主游戲中,有幾個孩子在草地上發現了幾棵特別高大的植物,他們說要當菜農,要給這幾棵菜澆水施肥治病,沒有灑水壺怎么辦,于是他們來到百寶箱里,找到塑料瓶裝水給“菜”澆水,用紙筒當作針筒給菜治病……
三、戶外自主游戲環境中材料取放的有序性
在自主游戲中,有戶外固有的游戲材料,也有室內拿到戶外的游戲材料,游戲結束收拾材料是個很令人頭疼的事情,在游戲中我們注重培養孩子們一定的規則意識和合作意識。
四、戶外自主游戲環境的安全性
保護幼兒的身體乃至生命是我們開展各類游戲的前提。如需要孩子們引起注意的地方掛上孩子們自制的警示符號,高處跳下的地方我們鋪設厚厚的海綿墊等等。每一次組織游戲活動時,我們都要先檢查活動的區域和器具的安全性再進行游戲活動,并在游戲過程中始終用聲音和視線關注孩子。
五、戶外自主游戲環境的愉悅性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我們要賦予戶外自主游戲愉悅的要素。如在小樹林里的角色扮演中,孩子們在木磚圍成的池塘里進行釣魚游戲,小醫生們拿起針筒和鹽水袋為果樹看病的游戲等等,教師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及時反思調整,創造有利條件來滿足幼兒游戲的實際需要,從而提高幼兒游戲水平,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享受快樂,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