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彩虹+王烈喜


【摘要】從高職院校保健品開發與管理專業建設出發,介紹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實踐模式以及實訓基地建設進行交流、分析,為高職院校保健品、食品及相關專業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專業建設 課程體系 實訓基地
【基金項目】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重點專業建設經費。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foo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view,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teaching practice mode and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for communicatio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food, food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ourse system; training base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51-02
近年來,保健食品行業發展迅速,廣東省又是中國保健食品生產和消費大省,強大的產業發展催生了具大的用人需求。然而高職院校中設立保健品開發與管理專業的院校較少,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之前發表的文章分享了專業特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本文從課程體系、教學實踐模式以及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進行分享,以期和業內人士進行交流和學習。
1.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凸顯模塊式技能培養特色,填補我院食品大專業群的空白
保健品開發與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以食品類課程體系為平臺進行構建。作為學院食品專業群開發建設的子專業,在申報之初將產品定位于保健食品開發與管理,既符合珠三角地區的用人需求,又能完善和填補食品類專業群建設的開發空白;既可面向整個產業鏈中的各個崗位,又能在食品范疇內構建和整合整個課程體系。
本專業經過近5年的建設,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凸顯出模塊式技能培養特色,如圖1所示,分為:基本技能、職業技能、專業技能、創業技能這四大模塊,基本技能模塊突出培養外語應用能力、語言文字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職業技能模塊突出培養學生頂崗能力、職業技能;專業技能模塊突出培養保健食品開發能力、保健食品生產能力、保健食品分析檢測能力、保健食品營銷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創業技能突出培養學生創業管理能力、創業實務能力、創業項目開發能力、創業市場調查能力。
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中,強化基本技能模塊的奠定,重視專業技能模塊的實施,注重職業技能模塊的提升,凸顯創業技能模塊的運用。
2.逐步深化階梯式環環相扣的保健食品專業教學實踐的多種模式
本專業在專業教學與改革過程中,實行“3+1+0.5+0.5”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實踐環節始終遵循“早實踐,多實踐,課程實踐不斷線”。前3個學期學生完成基礎文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學習和訓練,第4學期根據就業市場需求,通過專業知識的進一步學習,通過多種實踐形式:充當保健食品展會志愿者,保健食品企業短期實習,保健食品相關課程實訓等,多方位強化專業方向職業技能培訓;第5學期通過專業崗位實訓,模擬真實崗位實訓,保健品專題設計等,強化專業方向職業技能培訓,使學生為下學期頂崗實習做好充分準備;第6學期學生主要在企業頂崗實習,加強崗位技能訓練,培養職業能力。
教學實踐遵循階梯式,分成環環相扣的四個層次,見圖2。第一個層次是專業基礎實踐部分(隨堂實踐),該部分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完成各門課程的相關教學實踐環節,強化學生對專業課程相關內容的理解,幫助鞏固和提高專業理論課、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這一層次實踐內容也包括學生參加行業內的相關展會,以及教師帶領學生前往食品企業參觀,學生在校內、校外實習基地進行相關課程隨堂實踐,讓學生對功能食品生產加工領域有一個初步、整體、全面的感性認識,還增加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個層次是進行強化實踐部分即教學實訓周(整周實踐),通過教學實訓周的實施,進一步充實教學實踐環節,強化培養高技能型的功能食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第三個層次是創新實踐部分(校企合作),結合專業優勢,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校企合作項目”“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創業班培訓”、“挑戰杯”等科技創新活動或技能大賽,積極進行創新性思維,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第五個層次是專業崗位實踐,通過職業崗位模擬實訓,以及保健品專題設計,強化專業方向職業技能培訓,為第五層次打下堅實基礎;第五個層次是綜合實踐即企業頂崗實踐(校企合作),即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假期和畢業實習定崗實踐,進行實踐性學習,并撰寫實習報告。通過這五個層次的實踐訓練,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豐實和強化,從而滿足社會對保健品開發與管理專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3.實訓基地建設對接崗位需求
在本專業開設的近三年過程中,我院逐步加大對本專業的資金投入,專業教學的教學實施、教學條件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也初具規模。保健品開發與管理專業立足于我院食品專業群開發建設,為了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落到實處,實施以真實或仿真工作項目為中心的課程教學,運用以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做”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不斷加強校內外實踐條件的建設,通過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建設兩條腿走路,已基本滿足保健食品生產開發、保健食品原料加工、產品檢測、保健食品營銷等職業崗位技能的培養需要。
(1)校內實訓室
我院共有8個校內實訓室,總面積2000余平方米,各類教學儀器設備(單價800元以上)總值超過500萬元。其中有3個相關專業通用實訓室:微生物培養與檢測室、理化檢測實訓室、化學檢測實訓室;5個保健食品食品生產技術相關實訓室,包括功能性飲料生產實訓室、純水生產實訓室、保健食品GMP車間生產實訓室、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實訓室、食品發酵生產實訓室、保健食品營銷實訓室(共建)。已開發功能性成分提取實訓、活性檢測技術、保健食品生產等實訓項目近70項,項目開出率達到98% 。校內實訓條件的逐步完善為學生打造了具有良好職業氛圍的實踐教學環境。
(2)與行業、企業聯合建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
依托學校職教集團,與集團成員聯手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有效地促進了校企共建、產學結合,為推進本專業的工學結合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近三年來,已在校外建立了超過20家聯系緊密的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為實踐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本專業的專業見習及專業實習都在校外實習基地完成,效果良好。
通過校內外實習基地的不斷完善,逐步形成“隨堂實踐(校企合作)-校內整周實踐(校企合作一體化實訓中心)-校外實踐(校企合作)-綜合實踐(企業定崗實習)”四個環節,階梯式上升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實踐教學體系,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實踐運用能力、綜合執行能力。
我院保健品開發與管理專業經過幾年的建設和沉淀,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然而專業建設是一個動態持續的過程,隨著建設的不斷深入,建設內容的不斷提升,將更好地適應產業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李世敏,劉冬,朱俊晨等.《功能性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改革的實踐[J].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3:85-88
[2]楊武英,黃波,丁菲. 高職食品加工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思考[J]. 科學教育論壇,2005,20:126
[3]趙芳.高職食品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6(2):73-75
[4]張鐵濤,楊波.培養應用型食品專業人才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 瓊州學院學報,2013,20(2):74-76
[5]王海云.高職食品專業“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探究-以《功能食品加工技術》為例[J]. 科技視界,2014,1:20
[6]侯愛香,李宗軍,周紅麗. 建設“食育、食踐、食創、食語”食品科學類專業特色教學體系的探討.[J]. 輕工科技,2014,12:140-142
[7]陳衍.處在探索期的我國高職教育產學研合作.[J]. 職業技術教育,2015,6(36):36-36
作者簡介:
許彩虹(1976- ),女,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保健品開發,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保健品開發與管理專業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