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在京開幕
2016年8月8日,第四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CHCD2016)在北京清華大學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國際論壇,由國際文化遺址記錄科學委員會(CIPA)、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ICOMOSCHINA)、清華大學、海淀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美術學院,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共同承辦,以“重現生機(Re-vive: Heritage Coming Back to Life)”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機構、300多位參與者出席會議,獲得海內外數十家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的廣泛報道,反響極為強烈。
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CHCD),由清華大學數字遺產團隊清城睿現(Re-relic/ THID)發起,創立于2010 年,已成功舉辦三屆,是文化遺產領域基于學術、面向社會、整合資源、對話全球、代際傳承的國際知名會議品牌。2016年的第四屆國際論壇,已遠遠突破了一次會議,而是為期一年的系列活動,包括“數字遺產中國行”、首屆“數字遺產最佳實踐案例競賽”、首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培訓班”等多項預熱活動。
本屆論壇主席團陣容強大,包括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主席古斯塔夫.阿羅茲先生,清城睿現名譽院長、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郭黛姮教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執行委員、國際文化遺產記錄科學委員會(CIPA)副主席馬里奧.桑塔納先生等國內外多位嘉賓出席,并發表主旨講話。此外,主會議分多個會場進行多場專題報告、青年計劃和跨界對話,嘉賓們發言踴躍,會場氣氛熱烈,討論成果顯著。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清城睿現名譽院長、CHCD榮譽主席郭黛姮接受媒體采訪
本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不僅是一個學術圈的交流盛會,更是一個文化創新的跨界交流平臺。會議集結了傳統文保行業和新興高新技術等多領域的行業翹楚,促成跨領域合作交流,順應文化遺產的價值亟待研發企業挖掘、研發企業渴求文化遺產價值反哺的趨勢,幫助文化遺產重拾活力、重現輝煌,幫助研發企業將遺產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共享的可消費產品。讓文化遺產的價值精髓融入民眾生活,把文化遺產保護變成一項全民事業,使人類歷史文明的載體亙古長青。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袁駟講話

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發表講話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古斯塔夫·阿羅茲發表講話